1月11日,随着局势逐渐稳定,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宣布集安组织维和部队在哈萨克斯坦的反恐行动结束,维和部队从1月13日起从哈萨克斯坦分批撤离——跟来的时候一样,以俄军空降部队为主的集安组织维和部队走的时候也是连个磕巴都没打,相当利索。
复盘一下整个事件过程:2022年1月4日,哈萨克斯坦局势开始失控;1月6日,集安组织理事会决定向哈萨克斯坦派出维和部队,维和部队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五国派出;1月6日即作出出兵决议的当天,集安组织维和部队开始集结并飞往阿拉木图,俄军先头部队当天即抵达阿拉木图机场;1月7日,维和部队已部署到各个重要地点,辅助哈萨克斯坦安全部队恢复和维持秩序;7日夜,哈萨克斯坦基本恢复秩序正常;1月9日,维和部队指挥官安德烈·谢尔久科夫宣布已在哈境内完成维和部队部署。
从头到尾,从作出决定到解决问题,普京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
普京能以雷霆手段平定哈萨克斯坦局势,离不开从苏联时代就是东方阵营代表性快反力量和特种力量的空降兵,这支在二战时就有辉煌战绩、冷战时以标志性的海魂衫和蓝色贝雷帽闻名的部队,是苏联军事力量的象征之一,也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有些相似,都是隶属最高决策层的快反力量,可见空降兵的苏/俄军中的地位。
冷战中苏联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少不了这些身着海魂衫的矫健身影,其标志性的战术就是以快速突袭的方式夺取战略要点为后续部队开路,如1968年“布拉格之春”和1979年入侵阿富汗,都是空降兵先在机场机降为后续部队占领桥头堡,之后迅速控制首都——这次在哈萨克斯坦其实也是这个套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外干涉行动依然没让空降兵缺席,从1999年夺取普里什蒂纳机场到第二次车臣战争的776高地战斗,从克里米亚到叙利亚,俄军空降兵一次又一次冲锋在俄罗斯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前线。
既然这个套路屡试不爽,俄罗斯也持续强化战略投送和部署能力。
首先,俄罗斯空降军并不隶属空军,而是和四等马润一样是独立军种,下辖第7、76、98、106这4个近卫空降师,第31、56、83空降突击旅、第11独立空降旅、第45特种作战旅和第38通信旅这6个旅,另有梁赞空降兵学院和第242空降兵训练基地这2个旅级单位,总兵力4.5万人,总司令即此次哈萨克斯坦维和行动的总指挥安德烈·谢尔久科夫上将。
负责投送空降兵及其装备的运输机部队严格来讲与空降兵并非一个单位,但每支空降兵部队都有对应的运输机部队和预案,例如一旦命令下达,某支部队直接上车往某个运输机团的驻地跑就行了,至于伞兵战车、卡车、通信车等装备往哪架运输机装,每架运输机装多少,怎么装也都有预案,装上直接起飞就行了。
值得一说的是,俄军运输机数量一直不是很清晰,处于服役状态的安-124为12架,另有14架左右被封存,伊尔-76机队规模一直是个谜,有说200多架的,有说140架的,有说120架的,还有说100架出头的,说法不一,不过从这次俄军出动了70架伊尔-76来看,俄军至少也该有120架左右,否则不足以支撑战略预备队所需的数量。
从任务难度来看,这次维和哈萨克斯坦基本可以算“EASY”级别——哈萨克斯坦本就是俄罗斯的友好国家,也是集安组织成员国,离得也近,但一次性快速出动如此数量的精锐部队,还是显示出俄罗斯空降兵相当的实力和俄军近几年军改的成果。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从此之后,对于如何快速平息境外势力鼓动的大规模国内骚乱提供了一个可行性很高的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