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有历史

不胡说,不戏说,不深说

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出处

前几天,在北京公交车上,一位自称是“正黄旗”的北京大妈因为辱骂外地人而火遍了网络。最终,“正黄旗”北京大妈被行政拘留。

今天“辽宁有历史”要说的,就是有关“正黄旗”的事。虽然这位北京大妈自称是“正黄旗”,但不知道她是否真的了解“正黄旗”和八旗制度呢?

正黄旗规矩(北京大妈不知道)(1)

如果要追根溯源,清朝的八旗制度是由努尔哈赤在1601年开创的。当时,努尔哈赤正在辽宁抚顺一带活动,他还不是皇帝,只是少数民族女真族的一位首领。如果细究起来,1601年正值明朝万年二十九年,距离明朝灭亡还有43年。

大家都知道,女真族是一个渔猎民族,因此,努尔哈赤在狩猎编队的基础上,发展起了八旗制度。最开始,所谓的“八旗”其实只有“四旗”,即: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1614年,努尔哈赤又在这四旗的基础上,增加了另外四旗,也就是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这样一来,八旗正式确立。

后来,到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继位,他又在女真人八旗的基础上,发展了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也就是说,虽然名为“八旗”,但实际上是满、蒙、汉一共24旗。由此可以说,24旗里的旗人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不一定就是满族。这样看来,北京大妈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身份,真的还不好说。

正黄旗规矩(北京大妈不知道)(2)

八旗制度确立后,八旗的排序和每个旗的旗主,也就是通俗理解的每旗的“一把手”,是有变化的。

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后,正黄旗和镶黄旗的旗主都是努尔哈赤。其他六旗的旗主要么是他的儿子、孙子,要么是他的侄子。

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继位后,八旗的排序有了变动。不过排名第一的仍然是正黄旗,它的旗主是皇太极。排名第二位的镶黄旗的旗主则是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

到了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正式建立大清。这一年,他又对八旗的排序进行了调整,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是: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在这次调整中,两个红旗的位次后的,这正是皇太极的权谋所致。

大清入关,正式入住北京故宫后,顺治和他的叔叔多尔衮之间还有一次政治斗争。后来,随着多尔衮病逝,顺治再次调整八旗制度,将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划归到皇帝名下,成为“上三旗”。“上三旗”地位高贵,人员众多,是皇帝的亲兵,是八旗制度的核心。与之对应的,则是其他五旗被划为“下五旗”,除了守卫京城外,更多的是被派到各地驻防戍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