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褶纹冠蚌。

开河蚌取全世界最稀有的绿色珍珠(秘境之眼人类之友)(1)

常见河蚌之一

河蚌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所有蚌科软体动物的统称,在世界范围内,已知的河蚌有超过600种。在我国分布的河蚌至少有几十种,其中比较常见的褶纹冠蚌、圆顶珠蚌和背角无齿蚌。

褶纹冠蚌是大型河蚌,壳长可达30厘米,壳质较厚,坚固,膨胀,外形略呈不等边三角形,贝壳两侧不等称。它们的壳面为黄褐色、黑褐色或淡青绿色,壳内面珍珠层呈乳白色、鲑白色、淡蓝色或七彩色。褶纹冠蚌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南京很常见。

喜生活在泥底或泥沙底

褶纹冠蚌耐污水和低氧能力较强,喜欢栖息于泥底或泥沙底,以及水流较缓或静水的河流、湖泊、沟渠及池塘等水体中,以淤泥底水域中数量最多。这些水域有足够的有机物碎屑和藻类,这正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此外,藏在泥沙的底部有利于褶纹冠蚌躲避天敌。

开河蚌取全世界最稀有的绿色珍珠(秘境之眼人类之友)(2)

褶纹冠蚌一年有两次繁殖季节,分别是3至4月和10至11月。脱离鱼体而沉入水底栖息生长的幼蚌,成长20个月壳长可达10厘米。

用痛苦凝练珍珠

珍珠是一种美丽的有机宝石,是一些软体动物由于外套膜里面或下面的层层珍珠质围绕不附着于外壳的外来粒子聚合而形成的稠密凝结物。明朝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说道:“凡珍珠必产蚌腹……经年最久,乃为至宝。”珍珠分为海水珠和淡水珠,其中淡水珠主要是由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等河蚌生产而成。与海水珠相比,淡水珍珠特点是:总体直径较小,颜色丰富,光泽柔和,形状不规则。

优质珍珠大多产于三角帆蚌,但三角帆蚌易发病,采用三角帆蚌育珠风险较大。褶纹冠蚌比三角帆蚌分布广泛,生长快,抗病力强,采取一定的措施,同样也能生产出优质珍珠。中国是饲养河蚌生产淡水珍珠的大国,目前淡水珠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5%。

采写:白雪

制图:杨晓珑

图片: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

编辑: 刘春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