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西江月二首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红楼梦的诗词和简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楼梦的诗词和简介(红楼梦里的诗词鉴赏)

红楼梦的诗词和简介

第三回

西江月二首

【宝玉】简再来时,已换了慰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鲜,红丝结束,共攒至预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操,用金八宝坠脚;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绿撒花绫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傅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表,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②,腹内原来草莽⑧.

潦倒不通庶务④,行为偏僻性乖张,

又曰:富贵不知乐业,可怜辜负好时光,

愚顽怕读文章⑥;那管世人诽谤。

贫穷难耐凄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上无能第一⑪,寄言纨裤与膏梁,

古今不肖无双;莫效此儿形状④!

【注释】①无故寻愁觅恨;贾宝玉处在封建制度的压抑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产生“愁”和“恨”是很自然的。曹雪芹用反语表现了贾宝玉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所以借后人之口说他“无敌寻愁觅恨”。②好皮囊:漂亮的外貌。③腹内原来草莽:这是说贾宝玉没经国济民和“补天”的才能。事实上贾宝玉才思敏捷。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以贾政为代表的腐朽儒生们,也不得不甘拜下风。④潦(liǎo料上声)倒:旧时形容人穷困、颓丧、失意。庶务:各种事务。这句词是从反面肯定贾宝玉不愿走“仕途经济”道路和不懂封建社会的人情世故。⑤愚顽:痴愚顽劣。怕读文章:指贾宝玉不愿读儒家的经书和八股文章。但他对《西厢记》等则称为“好书”,非常爱读。⑥行为偏僻性乖张:指贾宝玉的行动与世俗格格不入,思想性格与封建传统观念大相抵触。偏僻:孤僻。乖张:不正常。⑦那管世人诽谤:指贾宝玉对封建势力的攻击不予理采,这充分说明他有较强的叛逆性格。 ⑧贫穷:这里的“贫穷”,前首词中的“潦倒”和《く好了歌>解》中的“转眼乞丐人皆谤”,都是说明贾宝玉将由富贵变成贫贱。高鹗的续书只写宝玉出家,没有写他“贫穷”,看来是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的。⑨可怜:这里是“可惜”的意思。辜负:也作“孤负”,本意是“背负”、“对不起”。这里解为“浪费”似更恰当。⑩于国于家无望;象贾宝玉这种具有叛逆性格的人,当然不是封建反动政权和封建贵族家庭所需要的,一定使封建统治者感到失望。贾政担心他将会“弑父弑君”,就反映了这种心理。⑪能:指可为封建统治者效劳的所谓能力。⑫不肖:鲜才德。封建统治者把不按封建礼教行事的人都诬蔑为“不肖”。

纨渊(wan kù完库);古代贵族子弟所穿的细绢裤子这里喻指贵族子弟,也叫“纨裤子弟”。14形状:样子:模样。

【译文】

无练无故寻找愁和恨,时而似傻时而又诺狂;虽然外表长得很漂亮,却是无用的银样腊枪。

失意颔唐什么都不懂,痴愚顽劣害怕读文章;行为孤僻性情不正常,哪管别人无情的诽谤。

其二

荣华富贵不知守家业,贫穷困苦又难耐凄凉;可惜浪费了大好时光,于国于家都没有希望。

无能他算天下第一个,鲜才寡德古今也无双;奉劝贵族公子哥儿们:不要学这孩子的模样!

【简析】贾宝玉是《红楼梦》中贯串全书的男主角。他是一个不满腐朽的封建制度,敢于向孔孟之道挑战,具有一定叛逆性格的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贵族青年典型。他一方面是安富尊荣的公子哥儿(“富贵闲人”),男方面又是封建礼教、封建道德的叛逆者(“混世魔王”),而后者是他性格中的主流。作者精心制作的《西江月》词二首,用寓褒于贬,似赞似嘲的笔调,对贾宝玉这个典型进行了高度艺术概括。他绝不是新旧“红学派”污惠的什么“情病情种”,而是一个不通封建统治阶级的庶务,怕读孔孟之道的文章,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国,于腐朽没落的贵族之家“无望”的反封建的叛逆者形象。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封建统治,使他们的剥削事业后继有人,无不根据孔孟关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的反动理论,为他们的子孙安排了一条读书做官的道路。贾政,这个贾府的“孔圣人”就曾千方百计地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强迫儿子贾宝玉从小“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以求得“功名奕世,富贵流传”。但是,贾宝玉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看透了这条道路的虚伪、丑恶和冷酷,而坚决拒绝了父母的安排,选择了自己对社会叛逆的人生道路。他蔑视科举功名,厌恶时文八股,反对仕途经济,要求个性解放,所作所为,不仅与封建统治者的愿望背道而驰,而且对他们的阶级及其统治基础以很大的冲击和破坏性。这样一个有棱角、有思想的反封建的叛逆形象,封建统治阶级和它的卫道者们自然既感到失望,又恨之入骨,认为他“似傻如狂”,“腹内草菲”、“不通庶务”、“行为乖张”“无能第一”、“不肖无双”、“于国于家无望”。而这一切,恰恰表明了贾宝玉这个形象批判孔孟之道的进步意义,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道道地地的叛臣逆子,这个形象的本身宜判了封建地主阶级后继无人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第四回

护官符

雨村道:“方才何故不令发签”?门子道:“老爷荣任到此,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来不成”?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门子道:“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所以叫做“护官符'。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得他!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从前的官府,都因碍着情分脸面,所以如此”。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看时,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俗谚口碑,云:

贾①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②.阿房宫,三百里③,住不下金陵一个史④.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⑮.丰年好大“雪”⑥,珍珠如土金如铁。

【注释】①贾:指贾家的宁国府和荣国府。不假:意即名不虚传。②白玉为堂金作马:指贾家富贵豪奢到了极点,用白玉造厅堂,用黄金铸成门前马。③阿房宫,三百里;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三辅黄图》:“阿房官亦名阿城,惠文王(秦半公之子)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后被项羽焚毁。)④史:指金陵(南京)世侯史家,为贾母的娘家。⑤)龙王:旧时相传为兴云布雨之神。王:指京营节度王子腾一族。⑧“雪”:与薛同章,指薛蟠一家。【译文】

贾府富贵豪奢真不假,白玉造厅堂,黄金铸成门前马。

阿房宫啊宽阔三百里,史家住不下,只因财势大无比。

东海龙宫缺少白玉床,龙王到金陵,请求王家来帮忙。

丰收之年漫天飘火“雪”,珍珠当泥土,黄金轻贱如废铁。

【简析】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来专制政治的基础。”这张《护官符》是阅读《红楼梦》的一个提纲。作者采取口碑谚语的形式,运用夸张的手法和贴切生动的比喻概述了金陵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豪华富贵和赫赫权势。它们是一个极度奢侈、无比腐败的封建贵族统治集团,是封建“专制政治的基础。”他们过着豪华、荒淫、奢侈、腐烂的寄生生活,而这种挥霍无度,纸醉金迷的生活,正是建立在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痛苦和死亡之上。这四大家族“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扶持遮掩,皆有照应”。他们飞扬跋扈,草菅人命,上通朝廷,下连州县,以致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必须屈服于他们的淫威,投靠他们,在他们的卵翼下才能保住官职。这种情况,岂止金陵,而“各省皆然”。“护官符”实际上是对整个封建专制政治基础的一个全面解剖。这四大家族就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地主阶级黑暗统治的缩影,具有广泛深刻的典型意义。 正因为作者是以这个“护官符”作为《红楼梦》全书的提纲,生动地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兴盛豪华走向崩溃没落的具体历史过程,展现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因此使《红楼梦》成为一部进步的政治历史小说和封建社会大百科全书,对帮助今天的读者了解什么是封建社会和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回

五绝一首

那宝玉才合上眼,便恍恍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悠悠荡荡,跟着秦氏到了一处。但见朱栏玉砌,绿树清溪,真是人迹不逢,飞尘罕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地方儿有趣,我若能在这里过一生,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管束呢”!正在胡思乱想,听见山后有人作歌曰: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注释】①春梦:指已经见不到形影的事物。【译文】

春梦随着浮云消散,落花追逐流水漂浮;奉劝天下青年男女;何必去找无谓忧愁。

警幻仙姑赋

第五十四页:宝玉听了是个女孩儿的声气。歌音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个美人来,骗概袅娜,与凡人大不相同。有赋为证:

方离柳坞①,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仙快乍飘兮,闻麝①兰之馥郁⑥;荷衣欲动兮,听环珮之铿锵.

靥笑春桃兮,云髻⑩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盼纤腰之楚楚⑩兮,风回雪舞;耀珠翠之的的⑩兮,鸭绿鹅黄。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徊徘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欲颦兮,将言而未语;连步⑲乍移兮,欲止而仍行。

羡美人之良质兮,冰清玉润;慕美人之华服兮,闪烁文章。爱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篆;比美人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

其洁若何:秋煎披霜。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龙游曲沼;

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远惭西子,近愧王嫱@。生于孰地?降自何方?若非宴罢归来,瑶不二;定应吹箭引去,紫府无双者也。

【注释】

①坞(wù务):四面高,中间凹下去的地方。②廊:建筑物中供人行游的地方。回廊:曲折的走廊。③袂(mèi媚):衣袖。④麝(shè射):兽名,比鹿小,雄的脐部有香腺,能分泌麝香。麝香可做香料、药物。

⑤馥(fú服)郁:香气浓烈。⑥荷衣:旧时指隐士、仙人穿的荷花做的衣服。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⑦环珮(pèi佩):古代妇女佩戴的玉制装饰品。⑧铿锵(kēng qiāng坑枪):响亮而有节奏的声音。⑨靥(yē夜):嘴两旁的小圆窝,俗称“酒窝”。⑩云髻(Jí吉):象云彩一样的发髻。髻:古代妇女打在头上的发结。

⑪绽(zhàn占):裂开。⑫纤(xiān千)腰;细腰。纤:细小。⑬楚楚:本义整洁,这里有袅娜的意思。4珠翠:珍珠和翡翠,古代妇女的装饰物。5的的(dì dì地地):鲜艳。⑯嗔(chēn陈阴平):生气。⑰蛾眉:妇女长而美的眉毛。因蚕蛾触须,细而长曲,故用以比美人之眉。李白诗:“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⑱颦(pn贫):皱眉头。⑲莲步:旧时指美人的脚步。⑳冰清玉润:形容人的性行如水之清,如玉之润。21闪烁(shan shuò闪塑)文章:闪烁:火或光闪动。文章:颜色错杂的花纹。

22香培玉篆 huàn转):形容仙姑象香粉塑成、玉石雕就的一样。培:塑造。篆:雕刻。

23凤翥(zhù注)龙翔(xiang祥):龙飞凤舞。24秋蕙(hui会)披霜:秋天的蕙兰盖了一层霜。蕙:蕙兰。披:覆盖。

⑤霞映澄塘:朝霞映照在明净的池塘。澄:明净。26文:文雅。27神:神彩。28西子:西施,春秋末期越国的美人。详情见《西施》。29王嫱(qiang强):西汉的美人。详情见《明妃》、《芙蓉诔》。30瑶池:仙镜,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集仙传》:“西王母所居宫阙,在龟山昆嵛之圃,阔风之苑;左带瑶也,右环翠水”。31吹策:指神话传说弄玉的故事。《列仙传拾遗》:“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萧,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32紫府:古代传说中的仙府,亦名紫宫。 【简析】这两首歌赋是作者对警幻仙姑的优美赞歌。曹雪芹处在一个封建文化专制十分严酷的时代,为了逃脱封建法西斯文网的捕捉,使自己免于生命危险,而自己的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政治态度、思想观点又能够得到抒发,他别开生面,以丰富的艺术想象,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在十分严肃的现实题材上,虚构了一个超现实的“太虚幻境”,把现实中人物的命运在超现实的仙界里找到答案。这一手法,确曾蒙惑过一部分封建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眼睛,使他们眼花缭乱,嗅觉失灵,而广大进步读者,却能透过这迷离恍惚的面纱,看到全书的真正题旨,从《红楼梦》中得到教益,受到鼓舞,成为他们反封建的精神食粮。 应该指出,不少的《红楼梦》研究者对“太虚幻境”多有指责,认为这是作者宿命论的集中反映。诚然,作者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宿命论的观点是有的,但主要不是表现在“太虚幻境”这个艺术构思上。在中国古代小说领域,借仙界演绎现实中的故事是屡见不鲜的,如《西游记》等皆然。曹雪芹虚构了“太虚幻境”,既是对付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也是作品艺术结构的需要,不能因为作者写了这点就认定他相信人的命运是前世注定的。不然,作者既然是受宿命论的支配自然主义地来写书中人物的命运,那么《红楼梦》自然就不可能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而是一部宣扬因果报应的迷信书了!哪里还谈得上它是一部形象的封建社会没落史呢?!这样,就从根本上否认了《红楼梦》的伟大政治意义。赞美超现实中的理想人物,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强烈不满。曹雪芹来自封建贵族旧营垒,对自己的阶级的腐朽、没落、丑恶是感受很深的,因此他要揭露他们,鞭挞他们,厚管是含着晴泪。因此,基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他按照自己的美学理想,用优美的词句,抒情的笔调,真挚的感情,塑造了警幻这个容貌美丽、体态袅娜、性格温柔,品质高沽的仙姑形象。但是由于曹雪芹处于社会大动荡的前夜,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出现新的生产关系,曹雪芹凭他世界观中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虽然看到了封建社会无可挽回的衰败,但还不可能正确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还认识不到决定历史动向的力量所在;他不满现实世界,但理想世界将是怎样也不清楚,因此,在赞美警幻仙姑这个超现实的理想人物时作者的描写重点仅是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在容貌体态上下工夫,而对这个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却揭示的很少。“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这个象春天的花一样美的仙姑的思想是如此消极,悲观,一切皆空。警幻仙姑这种虚无主义思想和厌世的生活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作者世界观中佛老思想在作品中的流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