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境的时候怎么办才有出路?面对困境该如何处之(1)

有人问我,面对困境,该如何处之?

我答曰,困境人人皆有,乃人生常态,既然是常态,就要去接纳它。好比黑夜,无论你喜欢与否,其总是客观存在,唯有接纳,才会思量如何度过漫漫长夜,迎来黎明。

接纳以后,大概有几句话可以分享:

过去已逝,未来未知,现在不住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活在当下

放下

遇到困境的时候怎么办才有出路?面对困境该如何处之(2)

“过去已逝”,过去的已然过去,无论辉煌或凄惨,其已然被埋葬在我们的历史深渊里,不要再对此念念不忘或牵肠挂肚。

不要总觉得自己以前很顺利,而现在因为种种原因,有了一点小小的失意,便总想念昨日的好,便唉声叹气今日之差。

这样的心态,于事无补以外,只会让自己更难受。作为智者,必须抛弃这样的留恋心态,无论昨天是好是坏,就让其随风飞舞去吧。

“未来未知”,对于未卜的未来,因了大环境之际遇,不要过多地担忧,因为未来的真实情况如何,我们毕竟也不太清楚。

记得卡耐基先生在其书里说过,人类的担忧,百分之九十九都不可能发生。是的,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以往所担忧的事情,有几件是的确发生了的?

退一万步讲,即使所担忧的事情发生了,那请先做好应对的预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狭路相逢勇者胜,有了预案,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遇到困境的时候怎么办才有出路?面对困境该如何处之(3)

另外,担忧是一种非常负面的情绪,时间久了会伤害到自己的心灵,使得心灵紧张、恐惧,这样不仅会阻碍你智慧的流露,甚至有得忧郁症的可能,得不偿失。

未来既然没有到来,就不要让明天的困难把今天的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

很多人不是死于真实的处境,而是死于自己担忧和恐惧的心情,说直白些,是自己把自己吓死了。

当然,此死,不是指肉体之消亡,而是指,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失去了灵气和智慧,便失去了改变目前困境的大好机会,可惜。

明天的困难明天扛,今天的日子今天过,不要让幻想中的困难把自己打倒,这才是明智之举。

遇到困境的时候怎么办才有出路?面对困境该如何处之(4)

“现在不住”,是说无论你留恋过去,或者恐惧未来,就在你留恋或恐惧的这个当下,时间又悄然消逝了。

而这段时间,原本你可以做一些改变命运的事情,比如更努力地去工作,更勤奋地去学习,更理智地去谋划未来,更有效地去拓展人脉等等。

作为一个明智的人,要清楚自己所处的困境,更要学会从困境的思维定式里跳出来,远远地审视,妥妥地努力。

而不是活在昨天或明天的思维意识里,要努力活在每一个当下,则美好的未来可期。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大概便是指拿得起放得下的心态,事来了,我便应对它,事去了,我便忘却它。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在于“物来不应,过去挽留”,即事来了不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应对,结果让自己很悲催,事去了又念念不忘,为此扼腕叹息。

遇到困境的时候怎么办才有出路?面对困境该如何处之(5)

其实,于凡夫的我们,这都是常情,有几个能真正拿得起放得下的?

虽然我们做不到,但可以时时提醒自己,“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所谓余心向往之,久久熏习,自然会有效果。

有一句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因为哭泣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而要做的是,要么竭尽所能不要把牛奶打翻,如果牛奶无论如何都被打翻了,就不要去痛苦和哭泣,而是去寻找另外一瓶牛奶。

这例子大概算是“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的一个注解。

“活在当下”,意思浅显但很难做到,就是面对困境,不要为此忧心忡忡,而是活在每一个当下。

何谓当下呢?便是此时此刻。当下之秋风过耳,当下之满目丹霞,当下之案牍劳形,当下之云开雾散。

便是,要把自己的心念专注到你此时此刻所要做的事情上,不要去想其他。这样,你的心便不会被妄念所覆盖,带去十八层地狱或九霄云外,而是妥妥地安稳在当下。

心安稳了,人所具有的本来智慧便会慢慢生发出来,则更有善巧方便去面对当下之困境。

遇到困境的时候怎么办才有出路?面对困境该如何处之(6)

“活在当下”,于凡夫的我们,亦很难做到,但也可以经常练习,久久为功,我们的心便可慢慢地安住当下。

如何练习呢?想起了一个禅宗故事。

小和尚向老师父请教何者为禅,老师父答曰,就是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

小和尚笑了起来,对老师父道,这么简单,这谁人不知谁人不会啊!

老师父笑着答曰,是的,但很多人吃饭或睡觉时总会想着其他的事情,根本不知自己在吃饭和睡觉啊。

小和尚若有所得,开始收敛了自己的笑容。

这其实就是活在当下的意思。

好比你读这篇文字的时候,是不是整个心念都沉浸在文字里,而不是心猿意马,一会儿考虑明天的工作如何,一会儿又考虑今晚该吃什么,等等。

当你沉浸在当下之念头时,是不是感到内心很安稳,不再火急火燎了?

遇到困境的时候怎么办才有出路?面对困境该如何处之(7)

“放下”,看似简单其实难做。如果我们都能放下,不说成佛吧,最起码可以成一个阿罗汉。

但事实是,我们很难放下。我们放不下功名利禄,放不下款款深情,甚至,放不下我们爱喝的那一壶茶。

所谓“放下”,何其难也!但有些事情,不是你想不想放下的事情,而是,其已成过往,是不得不放下的。

好比我们前文说的,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牛奶打翻已成过往,我们放下也好放不下也好,事实是,它已然打翻。

如果我们不放下,我们的心便永远地处于悲痛之中而不能自拔,我们本来具有的智慧便又被遮蔽了。

何以如此?自己可以做一个实验,当内心被各种忧伤所充满时,你的智慧早已不见,所谓一心不可二用也!

你也可以想想,是否心内会同时有两个念头出现?当你想这个问题时,是不是其他所有的问题都不在了?

也即是,当你忧伤时,你的内心已没有空间储存智慧,因为,你的内心,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念头。

当我们不能放下时,就想一想那杯被打翻的牛奶吧,那样的话,我们或许就可以尽快放下了。

遇到困境的时候怎么办才有出路?面对困境该如何处之(8)

好比一些年轻朋友说放不下曾经的感情,我说,那是因为你还不够痛苦。

好比烙铁还不够烫,当烫得你无法承受的时候,你放不下也立刻就放下了,谁会拿着一个烫手的烙铁玩呢?

“如”,是最短的句子,亦是最难说清楚的。何者为“如”呢?这是佛家的说法,大概可按“锲入真理”理解,亦可按“真心”理解。

此“真心”并非对某人感情的“真心”,而是不着一物而又明明朗朗的心理状态,即内心的“空明”状态。

内心空空荡荡又明明朗朗,所谓如如不动、了了分明,便是佛心的意思。

这很难做到,首先一个人内心很难空荡,心内不是这个念头,便是那个念头。其次空了又呆若木鸡,佛家所谓“昏沉”,便开始对外界没有了反应,好似木头一般。

但也不是全然不能做到,如果有了一定的内省念头的经验,时时关照自己的念头,那个正在“关照”的东西便是,它空空荡荡,又能了了分明。

那么,于凡夫的我们,就从开始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开始,我们虽然不能达到“如”的境界,内心大概也可以得到暂时的清净状态。

有了这种状态,我们的内心便是博大而自由的,是无牵无挂而又灵性十足的,则无所谓成功或失败,也无所谓顺境或逆境,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的分别心在起作用。

遇到困境的时候怎么办才有出路?面对困境该如何处之(9)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佛家说要戒“贪嗔痴”,于一般人而言,要戒“贪”,就要经常去布施,要戒“嗔”,就要去忍辱,要戒“痴”,就要去正念正思维。

这些都是方便法,而不是究竟法。

究竟法是什么呢?便是这个“如”。有了这个“如”,内心空明,则无所谓“贪嗔痴”,因为你的空性已然包含并融化了它们。

再说一个具体的例子。

如果内心空明,即不被外物所控制,那你就不可能去“贪”了,因为,没有了“贪”的动力,即你生不起这样的念头。

意在行前,有了“意”,我们才会有行动的。

好比我写这篇文字,正在于有几个朋友交流这个话题,我觉得可以分享一些东西给大家参考,我有了这个念头,才有了“写”这个动作,最后也才有了这篇仅供参考的文字。

风雨过后是彩虹,面对困境,祝大家遇难成祥!筚路蓝缕,终成正果!

如是,如。愿大家度一切苦厄!

祝大家安好!

遇到困境的时候怎么办才有出路?面对困境该如何处之(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