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美女与野兽》正在火热上映中,有很多父母会带着孩子去看,然后就有网友遇到这样的“奇葩”事儿:

前排妈妈带着孩子来看。开始小孩还能认真看,可是过不了多久小孩儿就按捺不住了,站起来在通道里走来走去的,偶尔还尖叫,孩子的妈妈开始还能喊下孩子,后面自己想看电影干脆不管孩子了,任孩子玩耍,自己在那全部看完,自己是看完了,可是周围其他人全部被吵到没法看了。

相信大家看完只想说一句,哪来的熊孩子,真没教养。

1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妈妈随处丢垃圾,孩子看到了以为这是没错的,下次可能就会跟着学做。爸爸在公共场合大声嚷嚷不顾别人,孩子也是看在眼里。生活中这种父母自己是反面教材的例子我们所处可见。

为人父母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的孩子在餐厅里,或者是高铁、汽车、飞机这些公共的地方,总会不小心打搅到他人,或者被其他的熊孩子打搅。

这样的行为如果父母不去及时帮孩子改正,久而久之可能成为了习惯,那是害,不是爱!

2

父母的修养,是孩子的教养。小时候,没把孩子教好的,殊不知,长大后,你不教育的社会总会替你教育。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父母,打着孩子“天性自由”或者孩子“还小”的旗号,让孩 子肆意妄为,明明是自己孩子的错,却在打扰或损坏别人利益后心安理得的说“我家 孩子还小呀,哪个小孩不是这么调皮的,你别跟他(她)计较!”

殊不知,你自己不教育好的孩子,可能这次冒犯了别人,别人会不跟他计较,但是下次遇到的人未必就脾气那么好会放过他!我们来看几个“熊出没”的经验帖:

沫沫:

楼下有个熊孩子跑上来我家丢鞭炮炸我家二哈,我避着门边监控的死角放 开了 二哈的狗绳,二哈追着熊孩子到他家,把他家里新买的古董花瓶都撞碎 了,他父母 骂骂咧咧上我家让我赔,一看监控是他家孩子先炸的二哈,都不敢 再吭声就回去 了,那天熊孩子的哭声响彻小区,从此熊孩子再不敢来我家了, 哈哈!

Fan:

有次三岁堂妹往我的电子琴里倒水,我三叔还解释说是孩子想帮我洗琴。我强压心中的怒火转身给了她一颗糖,告诉她这是奖励她的,谢谢她帮我洗琴她做的对。后来听说有次三叔带他逛商场的时候,她把橙汁倒在了人家商场大厅展演用的钢琴上,据说那架琴价值十多万,都闹到派出所去了。

当他生气或者不小心打了小朋友的时候,你会跟别人说我孩子还小,打几下没什么的,那如果是换做你自己的孩子被打呢?你又会怎样?

帮助孩子慢慢发展出同理心,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孩子才不会成为一个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令人生厌的人。

3

从来就没有天生就任性妄为的熊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影响着孩子.

而教养更是与贫富无关,与年龄大小无关:

在地铁上遇到一对父子,孩子不小心吃错东西不舒服,吐了一些出来,事后父亲赶紧拿着纸巾把孩子身上和地上擦干净,然后拉着孩子跟地铁上周围的人道歉。

真正的教养与家境无关,看到这个拉着孩子一起道歉的父亲,也许他们不一定很有钱,但以后孩子一定也会是个有教养的人。

还在嫌您家的孩子太小吗(我家孩子还小是呀)(1)

4

有一个学生,走路慢慢吞吞做很多事总爱迟到,并不以为然,却喜欢钻研奥数,同学 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奥特慢”,后来他被父母送到英国念高中。有一次回国,他给我 们讲了个小故事,说假期去一家华人开的中餐厅打工,第一天上班就迟到了五分钟, 于是他被解雇了。

他没有想到,第一次因为迟到所受到的严厉惩罚,竟是丢了饭碗。而最令他醍醐灌顶 的,是那个华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 界有多残酷!”

在中国式教育的娇宠之下,学生迟到也许可以不以为然。但多年以后,因一种积习所 引发的重创,该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小时候,没把孩子教好的,长大后,社会终将还以响亮的耳光。别总是说我的孩子还小,别跟他计较!下次换来的也许就是“他还小,所以别放过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