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油墨粒径分布测试仪-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厦门科王电子

油墨(ink,printing ink)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或喷绘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油墨是印刷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所以对油墨的性能进行测定有利于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对油墨的某些性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油墨的细度是指油墨中原料(包括填充料)颗粒的大小及其在连接料中的均匀度.油墨的细度既影响印品质量,又影响印版的耐印率。对于调幅加网的高调网点或调频网点的复制,要是油墨颗粒与点子面积的比便较接近的话,则容易使网点定空虚或铺展起毛,甚至出现网点的不光洁弊病。因此油墨的细度越小,印刷品上的网点也越显得清晰和饱满有力;加网线数越高,对油墨的细度要求越高。此外,油墨的细度越好,其着色力也越强。如果颜料粒子太细,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后,可能出现渗入纸张毛细管中的颜料粒子过多,则印刷品也会因为纸张表面颜料浓度过低而显得墨色暗淡;如果颜料粒子太粗,渗入纸张毛细管中的颜料粒子过少,而边结料渗入又过多,则油墨粉化;只有渗入纸张中和存留在纸面上的颜料粒子数量适中,才能保证印刷的质量。

在印刷领域,油墨是一种重要的材料,油墨的细度和纯度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很大.纳米颗粒较小,它的加入会使油墨的细度提高。油墨的细度越高,浓度越大,着色力越强,印刷品上的网点也就显得更加清晰饱满,产品质量越高.同时,如油墨中加入一些纳米微粒,会使油墨具有智能提示,防伪等特殊功能。纳米油墨粒度如何分析呢,一般采用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

印刷油墨粘度自动控制仪的优缺点(印刷油墨粒径分布测试仪)(1)

技术规格参数:

型--号:KWT-N9

测试范围:1-10000nm(与样品有关)

激光:λ=635nm,普通半导体激光器

浓度范围:0.1ppm—40%w/v (与样品有关)

探测器:HAMAMATSU光电倍增管(PMT)

相关器:采样时间100ns-50ms,相关通道1024,最大动态范围1010

散射角:90°

样品池:10mm*10mm , 4ml

温度范围:8-60℃(温度精确到0.1℃)

仪器的安装:

1. 将仪器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周围无强烈的震动及干扰源;

2. 连接 USB 转换线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至仪器的两个 COM 口,另一端连接至计算机 USB

口,并安装 USB 转换线驱动;

3. 连接电源线,接通 220V 电源,建议接交流净化稳压电源;

4. 安装加密狗驱动和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软件;

测试前准备:

1. 连接好仪器的各种连线(包括电源线和 USB 转换线);

2. 打开仪器电源,预热 15min;

3. 启动计算机,并打开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软件;

4. 通过“查找端口”,设置正确的采样端口和控制端口,该项设置只需在第一次应用时进行设置,之后软件将自动设置。

样品制备:

1. 选择所测样品分散性较好的液体作为分散介质;

2. 保证该分散介质要纯净,无杂质,最好用过滤器(滤膜孔径 0.2um)过滤;

3. 如果选用的分散介质为水,建议使用新制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 在 50ml 烧杯中,取 25ml 左右分散介质,加入适量被测样品;

5. 采用超声和均质机将其分散,待充分分散后,观察其乳液浓度,最好是呈现轻微的云雾状或浑浊,如果不是可采用稀释或添加样品的方式使其达到该效果;

6. 取已分散好的样品乳液,加到清洗干净的样品池中,并盖上样品池盖待测试。

样品测试:

1. 掀开仪器上盖,将待测样品池放入其中;

2. 在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软件界面中填写相应的样品信息(包括样品名称和送样单位)和测试信息,包括:

分散介质;用于分散待测样品的液体;

测试温度:测试过程中设定的恒定温度,仪器出厂时其内部温控系统设置的默认温度为 25℃,软件中保留默认 25℃即可;

介质粘度:分散介质在测试温度时的粘度

介质折射率:分散待测样品的液体的折射率;

采样时间:光子相关器采样及延迟时间,默认为 10us;

采样准备:测试持续时间,及自开始测试后,持续该时间后自动记录数据,默认为 60S;

测样次数:样品测试次数,测试过程中软件将根据该设置将自动记录每次测试的结果。

3. 将待测样品池放入仪器后等待 1-2 分钟,便于样品处于完全静止状态,且样品温度达到测试温度;

单击“测试(M)”菜单中的“开始”;或按 F5 键,进入样品测试阶段,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软件界面包括:

样品及测试信息:设置显示被测样品及测试条件、测试结果等信息

光子计数率:实时显示当前的散射光强

相关曲线:光子相关器输出的自相关曲线

测试结果:被测样品的粒度分布图

数据表:根据测试次数记录每次的测试结果

5. 开始测试后观察注意观察光子计数率和相关曲线,要求光子记录率大于 10,相关曲线比较理想,理想的相关曲线为如图 3-1 所示,其前部呈现平滑的下降趋势,尾部为较平的直线,有效通道数在 100 左右。如果有效通道数偏差较大时可采用改变采样时间的方式加以调整,当有效通道数较小时可采用选择较短的采样时间的方式来调整,当有效通道数较大时可采用较长的采样时间来调整,但每次调整采样时间时必须保证其采样时间下的光子计数率大于 10;

6. 改变采样时间时,必须停止测试,即单击“测试(M)”菜单中的“停止”结束后再改变采样时间,否则改变将不起作用,将导致测试结果错误。

7. 选择延迟时间的原则是大颗粒原则长延迟时间、小颗粒选择短延迟时间。

8. 调整好采样时间并开始测试,分析软件将根据设置的测试时间和测试次数自动完成相应的操作并记录每次测试的结果,完成后将自动停止测试。

9. 测试结束后,双击记录的数据可查看其测试结果,即测试报告。

10. 数据存盘、打印测试结果并关闭仪器;

测试完毕后及时清洗样品池,以便以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