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的拷问——生命是否有意义?

“生命是否有意义?如果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一直困扰着整个人类的问题,每一种答案都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诠释,一种可能的方向,一种个体的生命体验。问题历经千年,似乎一直没有一个终极答案,而且没有一个答案能够完全解答这个问题。因为每个答案都会随着世界的发展和时空的转换而变化,随着人生不断阶段的感悟的变化而变化,于是,意义和无意义成为了我们丰富的生命中的一部分。

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我们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爱过的人,可能几十年之后就没有人会再记起,甚至按照宇宙学观点,我们所生活的地球都会越来越冷,变得像月亮一样冰冷死寂,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状态都不复存在。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中写道:“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逝中。这是以实验为依据的严格科学研究的结果,它不以人类的意志而改变。”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换个说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1)

意义——决定生命有价值和无价值的关键

这个问题造成的困扰,即便大心理学家兼哲学家的荣格也没能逃脱,虽然深受困扰,但他有些是确定的,即他清楚地意识到关于意义的问题是无法获得统一和最终的答案的,最好的答案在于我们对生命的追寻过程中。面对生命的拷问,荣格的做法是将个人的元素融入到集体中,把个人的创造神话与集体的创造神话相结合,由此,意义和无意义的冲突便会呈现出自己的价值。

在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深入且全面的考察和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更加精细的分析之后,他把研究的重心转向到了审视自己,进入到更深的个人自我冲突中。总之,他是不认可生命没有意义这个观点的,在他看来,生命充满意义和经验,但这种意义和经验却不在现实的标准中,因为人除了客观的思考之外,其主观的价值也在起到重要的转换作用。个人的能力和现实的成就能够带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感,但个人的无能和现实的虚空也起到同样的无意义的推动作用,得失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因此,荣格把人的生命分为了几个阶段来看,就如同孔子把人生分为不同的几个阶段,因而其所感所悟也不尽相同一样。荣格认为,35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龄(孔子把30岁看做而立之年),它标志着人生后半生的开始,在这段时期,人的心理会发生变化,出现心理转变。而这种心理转变正是我们区分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核心所在。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换个说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2)

定向思维与幻想思维

现实的成就容易让人陶醉,很多人往往会把这些误认为有意义或有价值,比如事业成功、财富、地位等,但如果从宇宙的视角往下观望,并非如此,这些统统不值一提,人类依然渺小得如同蝼蚁。近代哲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意识到自己的成就使生命失去意义而在发现和进入到这种无意义或虚空中之后那些曾经被自己忽略的和被历史遗忘的给我们带来新意义的否定之否定之中。我们在探寻意义的过程中,不仅要回到自己的历史轨道上,更要回到民族、世界的历史中。关于意义,我们的心灵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以意象的方式呈现,而意象超越人类理性的认知,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大融合。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思维分为两种:定向思维和幻想思维

定向思维能给出很多确定又客观的答案,例如个人的身份、地位、成就等等,使人认为这些就是生命的意义,但在面对自己时,那种无意义感和虚无感便会自然涌现,无能的部分和人的局限便成为主导,痛苦、死亡、精神的迷茫等,如果刻意忽略这一部分,个人的想象力也会逐渐失去,成为僵化现实的附庸。

探寻意义的过程不是理论思考,它更像是一种哲学式的形而上思考,一种体验式进入,因为意义不存在于理论中,而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体验之中。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换个说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3)

对意义理解上的个体差异

人生世间,属于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道路和性格特征,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人,进而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人生道路。我们只能借鉴,却不能让他人代替。由此,我们每个人面对的意义感和无意义感都是不同的,我们只有深入思考意义和无意义的两极在自己身上的呈现,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现实凸显,并允许来自深层的、无意义的内容自发地涌现,才能把对意义的追寻转化为对生命的体验。

不同的个体对意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也正是对意义追寻的答案无法做到统一的最大原因。和对幸福的看法一样,在你眼中可能极有意义的一件事,在另外一个个体眼中,可能毫无意义。反之,亦然。由于个体的这种差异,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同时也会杂乱无章,无法定型和整齐归一。

一种东方哲学观点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遵循因果律,凡事有果必有因。比如说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一定有原因,这个原因被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就是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任何物体包括天体的运行轨迹。而人的意识也是由因果律决定的,面对人生选择,一个人选择A还是B都是由因果律决定好的。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一环一环地回溯回去,我们一生中的一切念头,其实都是在宇宙之初就决定好的。

既然一切都是决定好的,人类就只能是一个被操控的木偶,我们活着只是听从于因果律的摆布,那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换个说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4)

另一种哲学观点认为,我们之所以认为生命无意义是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人的生命无限,那就不存在这个拷问了。事实真的如此吗?假设我们的生命真的无限长,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一种长生不老的状态,那么我们的生命就有意义了?可以设想,当我们的生命无限长时会出现太多弊端:首先,我们永远不会开始,任何事情都可以拖到明天去做,因为时间无限多,生命无限长,时间在我们眼里,变得一文不值。你总是告诉自己,还有时间,时间很长,你可能永远还在原地打转,那样的话何谈推进和创造呢?其次,就是你的生命永远无法定形,比如,当生命有限时,一个人离开了世界被后人评价时,会说这个人曾经做过什么,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当我们的生命无限长时,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无法成形,无法定论。对于无限来讲,所有已经实现了的目标都是阶段性的,我们没有任何的终极目的。最后就是地球的承受能力,现在地球人口是70多亿,如果都不死,按照目前的生育速度,那么新生命将会不断地降生,估计没过几年,地球上的资源都被消耗殆尽了,无法容纳人类的生存。到时人类要不就是互相残杀,要不就只能是移居其他星球。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正是因为有了生命的限制,才让生命变得富有意义。不能只生,还得有死。万事万物处于生与死、有与无、喜与悲的辩证统一之中。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换个说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5)

阻碍意义探寻的拦路虎——自由意志

如果生命没有自由意志,或许意义的探寻会更加简单和明了,但是生命就是这么奇怪而复杂,尤其是人类,他不仅有思考,而且有自由意志,可以通过自主选择决定自我的人生。

对于人生的意义,康德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天上的鸟认为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自己会飞得更高更快,可是如果没有空气,鸟根本飞不起来。正是由于空气的阻力,鸟才得以飞起来。同样的道理,生命的意义的有无,也是以万物实体的存在为基础。如果没有万物实体存在,人们何谈自由意志,没有了自由意志,意义也就成了一个带着空壳的虚无之物。

结语:人生对事物的追求是无限的,人生有涯,以有涯追逐无涯。庄子说:“殆已”,庄子说的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时间流转了千年,我们应该也有属于自己的认知,在智者看来,以有涯追逐无涯,反而有无限的境界,可以扩大自己的精神辐射。以有意义对抗无意义,反而能证得意义的存在,让彼此的人生变得丰盈和充实起来。毕竟,人活一世,不应给后人留下假恶虚空的东西,而应多留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