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三国时期,真正能决定天下局势其实并不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诸侯,而是他们手下的谋士、军师等人。这些人都堪称是各个势力的“中枢神经”,负责处理阵营中的大小事务,而其中能力最为突出的几人则被称为顶级智囊,三国时期排的上号的几大战役或者政治事件都出自他们之手。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1)

俗话说得好,得此一人可比百万雄师!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在举手投足间灭掉一个势力或者摧毁一个政权对这些顶级谋士来说的确不成问题。那么我今天就来跟大家一起看看三国时期的十大顶级谋士吧,希望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有争议,评论随意哦~

第十位:徐庶

相信徐庶的名字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吧,早期在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指点下加入了刘备势力,成为了其第一任谋士,并且在上任后的第一场战斗中就识破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曹操曾问过手下谋士程昱:徐庶之才比你如何?程昱回答到:十倍于我。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2)

后来的事我们也知道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发誓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谋,之后更是识破了庞统的连环计但并未点出,他因为一生都秉持着“忠臣不事二主”的信念,因此直到最后都没能在曹营得到重用,就连诸葛亮率军北伐时都曾感叹道:“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足见他与徐庶之间的惺惺相惜。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3)

第九位:沮授

沮授是袁绍麾下的顶级谋臣,“少有大志,擅于谋略”的他曾经做过冀州别驾,后来仕于韩馥手下,但胸无大志的韩馥对沮授提出的许多争夺天下的提议都熟视无睹。没过多久,袁绍入主了冀州,沮授本以为自己得遇明主,终于能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了,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袁绍其实是一个比韩馥更大的“坑”!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4)

其实沮授早期是很受袁绍看重的,在他的辅佐下,袁绍也先后夺取了青州、并州、幽州,从而统一了整个河北。但在一些关键决定上,袁绍从来都是犹豫不决,最后便不了了之。沮授先后为袁绍提过四个非常重要的谋略:迎回天子、反对分立、三年疲曹和官渡缓进。可以说这几个谋略袁绍只要听进一个,恐怕曹操势力早已不复存在了。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5)

袁绍大败后,沮授也被曹操俘获,但是他依旧保留了文士的气节,誓不投降。曹操爱惜他的才华,便将其留在帐下厚待之,但沮授仍旧密谋返回河北,最终因事情败露被杀。曹操也曾叹息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从沮授的四大谋略来看,他的战略眼光丝毫不输司马懿、诸葛亮等人,因此被排在十大谋士之一也是理所应当。

第八位:郭嘉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6)

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也常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鬼才、算无遗策、料事如神……”这些都是郭嘉短暂但光辉的一生中留下的称号,《十胜十败》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自不用说,不过“遗计定辽东”这件事确实有点过于夸大了郭嘉的形象,其实这就是曹操自己的计策。至于什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之类的传言,也有点过于荒谬了。

第七位:陆逊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7)

奇袭荆州麻痹关羽、火烧连营击退刘备、石亭之战大败曹休,在跟随孙权的四十余年时间里,陆逊可谓是功勋卓著。以一介书生形象示人的他,对外示弱骄敌,对内示弱宽容,虽置身行伍,却还有一套治国安民的谋略。孙权更是把他比作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甚至能与“王佐之资”的周瑜相提并论,足见他过人的谋略。

第六位:田丰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8)

田丰自幼便天资聪慧,博学多才的他很早就成了冀州很有名望的谋士,与沮授的人生轨迹相似,田丰同样是先入朝为官,后加入韩馥麾下。袁绍入主冀州之后,听闻了田丰的大名,便亲自将其请到了自己的麾下担任首席谋士。

田丰不仅在袁绍拿下冀、青、幽、并四州的战役中功不可没,之后更是帮助袁绍消灭了公孙瓒,成为了中原最大的势力。而且他的战略眼光同样惊人,奉迎天子、稳扎稳打的持久战略都与沮授不谋而合。之后更是在曹操东击刘备时,提出了奇袭许都之计,但都被多疑的袁绍所拒绝。之后袁绍大败而归,本就羞于面对田丰,身边的谋士逢纪还趁机诋毁了田丰一番,恼羞成怒的袁绍便借坡下驴,将田丰在狱中处死。

第五位:庞统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9)

"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这句话是庞统在劝说刘备直取益州之时所说的,千百年来,无数人在提起庞统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将他与诸葛亮作对比,但是比起奇谋百出、治国有方的“卧龙”诸葛亮来说,庞统其实才是真正的“谋士”,在看待每一件事上都只讲成败,不讲立场!正是因为他对刘备说的这番话,才真正治愈了刘备的“道德洁癖”,成为了一个只以成败论英雄的帝王!能够用一句话就改变一个人,庞统之才,不可谓之不大。

第四位:荀彧

“王佐之才”这四个字仿佛都要被三国时期的这些诸侯们给用烂了,孙权说周瑜是王佐之才,刘备称徐庶是王佐之才,到了曹操这,他的“王佐”就成了荀彧。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10)

荀彧可谓是曹操手下真正的战略大师,不仅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提醒曹操奉迎天子以号令诸侯,更是在曹操远征徐州,后方空虚的时候成功抵御了吕布的叛乱,保全了曹操的根据地兖州三城,之后还献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在政治方面,更是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在军事、政治、匡弼、举人等等方面都有建树的荀彧,就连司马懿都称赞其道:“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第三位:贾诩

评判一位谋士究竟能力如何,除了看他有没有献出什么“奇策”之外,他的履历也十分重要。俗话说得好,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的,而贾诩正是三国中的这样一枚“金子”。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11)

贾诩,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素有“毒士”的称号,用计狠辣但往往一招致命。最初他任职于董卓的女婿牛辅麾下,之后又在郭汜帐下任谋士,为其提出了回攻长安的计策;李傕、郭汜反目之后,他又成了张绣的谋士,还两次献策击败了曹操;在张绣兵败后,贾诩又归降曹操,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包括之后大破马超、韩遂的战役中,贾诩都奇策频出,曹操也曾称赞他:“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第二位:周瑜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12)

不得不说,赤壁之战已经成了周瑜最大的标志,但是早在21岁起就跟随孙策南征北战的他,立下的功勋可丝毫不比赤壁之战差上多少,可以说也正是他帮东吴奠定了之后的基业。在孙策死后,周瑜更是辅佐孙权稳定了东吴局势,败黄祖、破曹仁,整个江左地区几乎都是周瑜拿下的。更何况赤壁之战奠定天下三分,周公瑾更是一举改变了天下局势,这是多少谋臣都梦寐以求的。

第一位:诸葛亮

三国真正厉害的十位谋士(三国时期十大顶级谋士)(13)

隆中草庐一计定天下,三顾茅庐才得以出山的诸葛亮成功向刘备,也向天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军事上,“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空城计”智绝群雄;在文学上,《出师表》、《诫子书》流芳百世。在生活中,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的发明更是提升了蜀汉军事作战的水平。诚然,诸葛亮是一个典型的文人谋士,蜀汉后期军事的羸弱与他不无关系,但是,他在历朝历代的贤相中能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已经算是完成了谋士这一行业的终极目标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啦,如果大家想了解三国历史,或者还想知道关于三国杀名将传的最新资讯,欢迎点个关注,谢谢大家,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