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由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 津贴补贴三大部分组成。
按照事业单位改革要求, 基本工资占工资收入的比重将逐步提高。 同时, 国家还将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改革后的四类事业单位因各自职能不同, 人员薪资待遇又有以下区别:
改革为行政机构的事业单位的参公事业编人员, 在职级、 车补等待遇上与公务员基本相同。改革为企业的事业单位, 实行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 人员薪酬将与业绩挂钩。
改革为公益一类、 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 其组成人员主要是教师和医疗从业人员。 从目前的改革成果来看, 一是教师工资收入将稳步提升。 “ 保证教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并逐步提高” 是教师工资调整的总基调。 二是医疗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步伐而进行结构性调整, 体现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益性绩效薪酬制度将建立并完善。提升固定薪酬占比, 减少 “ 灰色收入”, 增加 “ 阳光收入”, 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薪酬增长速度, 实现激励与约束兼顾, 稳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
2020 年, 人社部在人才服务专项行动中提出, 鼓励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 协议工资制、 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支持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规定兼职创新、 离岗创办企业。 总而言之, 事业单位改革, 并不是砸掉饭碗, 而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人的潜能, 提升公共服务效率。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政策支持下, 通过我们的努力会点石成金, 将手中的 “ 铁饭碗” 变成货真价实的 “金饭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