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8月17日下午1点16分,海峡两岸合资的最大石化项目——福建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乙烯装置裂解炉投料,历时31小时后产出合格乙烯,从项目中交到开车成功只用3个月不到的时间,创下近年中国石化大乙烯中交开车的新纪录,聚丙烯粒料计划周内实现产品下线,下周化销公司开始销售。

福建古雷炼化项目(古雷炼化项目官宣投产)(1)

项目背景: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由陆方(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和台方(旭腾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合资方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按50%:50%股比设立的合资公司)和旭腾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八家台湾石化行业公司合资成立的恒凯环球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股比为50% 、50%,项目建设包括百万吨级乙烯装置,以及10/70万吨/年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6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3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30万吨/年乙烯-醋酸乙烯树脂装置、10万吨/年热塑性弹性体装置等9套化工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涵盖乙烯-醋酸乙烯树脂、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等高端材料,是中国石化化工业务坚持“基础 高端”一体推进的具体实践。

看数据,上隆众数据。

2015年国家制定并推行《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集聚建设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福建古雷基地位于泛珠三角地区,面向港澳台,区位独特,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承载腹地。古雷石化乙烯装置按照轻质原料设计,多产乙烯而少产重组分,即可组织国内原料,也可采用进口原料满足要求,原料进厂方式比较完善、灵活,管输 船运相结合,所产固体产品通过陆转海和公路的形式运出,液体海运、公路、管输等多重方式可选择。

古雷石化PP装置选用中石化第三代环管法(ST- Ⅲ)聚丙烯工艺技术(液相本体-气相法),能够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 抗冲共聚物和三元共聚产品,目前授权达50个产品牌号,根据生产需要调整各种品类和产品的数量。产品可以采用散包出厂或整垛出厂,并预留散装出厂的场地,港区有散杂货码头和即将建成的集装箱码头,运输方式完善。

开工初期生产牌号:

表1 古雷石化所产产品牌号及用途

福建古雷炼化项目(古雷炼化项目官宣投产)(2)

古雷石化所产聚丙烯产品由石化华南统销,装置顺利投产后,华南大区产能在上新高度,总产能达到593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19.02%。华南主要生产地区为广东茂名、湛江、惠州,福建泉州、广西北海等地,主要的消费地为珠三角地区及粤东方向潮州、汕头、揭阳一带,从规划现状来看,华南大区将凭借产能规模优势,成为全国聚丙烯行业产能富集区域;同时,华南地区所规划的聚丙烯产能,多数为一体化装置配套或者新兴路线配套终端产能,在成本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价格方面将随着产能的逐渐投放,竞争日渐激烈。

图1 华南地区各省份聚丙烯产能占比图

福建古雷炼化项目(古雷炼化项目官宣投产)(3)

在看福建省聚丙烯产业,目前省内装置包括福建联合67万吨,中化泉化55万吨,中景石化70万吨,2020年国产供应量在147万吨,表观消费量在176万吨,福建省已经成为塑料制品生产及消费大省,中低端产品基本能满足下游行业需求,为了积极推进新兴环保能源的广泛应用,福建省塑料制品结构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茶花、乐扣等国内重要生产企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通过改性塑料产品性能不断优化,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在建筑、汽车、医疗等领域均有改性塑料的身影,未来以塑带钢的进程将不断加快,福建省作为连接华东和华南的通道,近年来新投产装置不断增加,福建联合、中化泉州、中江石化、中景石化等装置,稳定生产,为PP供应保驾护航。

图2 2020年主要省份塑料制品产量数据(万吨)

福建古雷炼化项目(古雷炼化项目官宣投产)(4)

图3 2020年福建省塑料制品分月统计(万吨)

福建古雷炼化项目(古雷炼化项目官宣投产)(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塑料制品产量来看,2020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达7603.2万吨,同比下降6.4%,2020年1-12月全国塑料制品产量前十省市分别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安徽省、重庆市、四川省、、湖北省、山东省和湖南省,福建省占全国塑料制品产量的7.41%,位于第四位,国内塑料制品行业沿海东部及南部沿海产业集群区域已经进入技术驱动、以质量取胜、产品升级的发展阶段,未来主要承担技术创新及引领产业升级的责任。

看数据,上隆众数据。

未来,福建省将突出一体化、精细化发展,着力打造“两基地一专区”,合理增加炼油能力,增强烯烃、芳烃等原料供应能力,推进石化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塑料、橡胶和专用化学品,以湄洲湾和古雷为重点,打造石化一体化产业集群;依托福清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连江可门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等,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福建古雷炼化项目(古雷炼化项目官宣投产)(6)

备注:表中装置为不完全统计,如有遗漏或是投产时间延迟,我们将持续跟踪。

随着中国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炼化一体化项目陆续上马后,催生出以主要消费市场为主要发展趋势的化工省份,广东省成为重要的石化代表省份。其地理位置优越,与东南亚主要国家相邻,便于产品的出口消化,同时也靠近主要的消费市场,便于资源的快速消耗,为当地炼化企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驱动力。预计至2023年新增产能在558万吨,其中广东省新增产能在315万吨,福建省在168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