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音乐科目三考试中,教学技能相关知识占据了考试比重的57%,今天课代表总结了教学设计及教学知识的相关重点,供小伙伴们参考~

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基本乐理卷讲解(音乐教学知识大合集)(1)

音乐教学技能

一、20 世纪音乐教育思想

(一)多元化教学思想:【美】大卫·威廉姆斯——“传统性”、“民族性”音乐教育理论(选用各民族的歌舞、乐曲)

(二)学科性教学思想

1.【美】尤尼斯·柏德曼——“生产性的音乐学习”理论(“音乐学习不是单个行为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意义生产的过程”。)

2.【美】爱德文·戈登——“综合性音乐学习”(①音乐才能 9 岁达到“平衡”;②学习顺序:听唱——理解——读谱——创造③基础:培养其音乐的内在听觉)

二、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

(一)【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1.体态律动:训练身体表达音乐的节奏与动态感。

①34种元素一览表;

②人体本身就是一件乐器;

③顺序:是预备、起奏、延续、恢复。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核心。节奏训练是体态律动的核心。

2.视唱法:训练耳朵,眼睛和声音来表现音高,旋律和和声。

①一线谱;

②改变速度;

③C 自然大调为基础,上行渐强,下行减弱。

3.即兴创作:将音乐元素内化,学生用肢体动作,在歌声或者在乐器上进行即兴创作。(通过游戏的方法,以钢琴为主要媒介进行即兴创作)

(二)【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元素性音乐教育

核心理念: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声势练习:是一种通过有规律地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掌握各种多变的节奏型的练习方法。符干朝上为右(指、腿、脚),符干朝下为左(指、腿、脚)。捻指一般是双手,少数才分开左右,由于不易打出声响,可建议学生用弹舌协助动作发声。

(三)【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坚持音乐教育应该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精神。

1.首调唱名法——“移动着的 Do”

2.手势唱名法:运用“音阶手势”来定位音高,由英国教育家约翰·柯尔文首创。(柯达伊手势)

3.节奏简记法:柯达伊认为,节奏的训练方法应该尽早采用多声部形式进行。

4.唱名简记法:使用唱名的辅音字头,如 d、r、m、f、s、l、t。字母只能标记音高唱名,不能表示出节奏。

(三)【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手势唱名法

节奏简记法

(四)【日本】铃木镇一音乐教学法

1.地位——“铃木镇一教学法”的创始人

2.内容:著名的“才能音乐教育”,以“母语学习”的方式,开发和培养儿童的音乐潜能。

3.铃木镇一的音乐教学法认为,才能不是天生的,能讲话就能学音乐。强调父母在子女学习器乐(小提琴)过程中角色的重要性。

(五)【美国】综合音乐教学法

1.概况:20 世纪 60 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以探索和即兴创作为核心“发掘创造力”的教学法,即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综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基本原则:

音乐共同性因素原则

音乐实践性原则

综合性教学原则(包括全面发展)

3.课程构建基础——音高(A)、节奏(B)、力度(C)、音色(D)、曲式(E)。

4.五个环节: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的即兴创作、巩固概念。

音乐课程性质

(一)义务教育: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

(二)普通高中(实验版)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音响材料的非概念

性、非具象性特征,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有益于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因此,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义务教育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知识梳理

1.审美:美育学科;提升审美能力。

2.兴趣: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

3.落实:丰富教学内容;多元教学形式。

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知识梳理

1.实践:

(1)音乐教学本身就是艺术实践的过程;

(2)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

2.创造:通过主观想象,开发创造潜能;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落实:创设情境;音乐编创。

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知识梳理

1.音乐特点: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与生活密切相关。

2.学科综合:VS 其他学科;使知识形成网络。

3.落实:注意环节设置(导入、拓展、作业)举例。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知识梳理

1.民族:中国音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多样性:外国音乐;拓宽音乐国际文化视野。

3.落实:对比欣赏,交流与讨论,合作。

教学目标·义务教育

1.总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3)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

2.学段目标

1-2 年级的目标要求:

1.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补充:认识简单音乐知识(四分、八分音符、休止符;感受、体验、触摸音乐)。

3-6 年级的目标要求:

1.保持对音乐的兴趣。

2.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

4.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补充:理解基本音乐知识(附点、切分、弱起、记号、6 度以上演唱、词曲结合、双声部问题等)

7-9 年级的目标要求:

1.增进对音乐的兴趣。

2.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积极参与演奏及创造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

4.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5.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补充:理解较深入的音乐知识(双声部、复杂的词曲结合问题、简单的曲式、人文知识等)

高中阶段的目标要求:

1.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2.提高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3.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

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

5.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内容补充:复杂的曲式结构、音乐体裁、音乐要素与情绪情感之间的联系以及丰富的音乐历史知识、人文情怀、音乐的社会功能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感受 (体裁)音乐的美,体会 (情感), (以下三选一)。

(1)(中国音乐)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信;

(2)(外国音乐)

义务教育——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普通高中——理解多元文化;

(3)(校园歌曲)进一步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听结合法、创设情境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演唱能力。

【知识与技能】

理解 (知识),(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用 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进一步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 (知识), (以下二选一)。

(1)(单声部)并准确表达歌曲感情;

(2)(双声部)并演绎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1.教师运用(方式)为同学们展示(内容),请同学们思考:“?(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引出(关联点),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请同学们思考:“听完这段音乐作品你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呢?速度又如何?”学生回答。( 地;速)

2.复听歌曲,请同学们闭目思考:“听完这段音乐作品,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呢?”学生自由想象。

3.(义务)三听歌曲,请同学们跟随音乐自由律动。

(高中)三听歌曲,请同学们自主分享 的人文知识。

【探究音乐】

1.教师弹唱歌曲,请同学们跟随教师的琴声用 la 哼唱/视唱歌曲旋律,发现难点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逐一解决。

知识 1:……

知识 2:……

知识 3:……

2.请同学们加歌词完整演唱,提示学生充分呼吸,咽腔打开,笑肌抬起,气息平稳,唱出的感觉(同时发现词曲结合/情感表达问题并解决)。

知识 4:……

(单声部)

3.分组进行轮唱与齐唱相结合的练习,感受不同演唱形式的艺术魅力。

(双声部)

3.学生分组自行学唱第二声部,教师提示音准问题,并巡视点拨。

4.师生合作,进行双声部合唱练习,教师提示二声部的音色和音量控制,注意双声部的和谐统一。

4./5.教师追问:“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 )

【巩固延伸】

(初/高中)

1.教师为同学们展示《 》,并请学生自由讨论:“这与我们今天学习的《 》有哪些异同点呢?”

2.学生自由讨论,组内分享观点和理由,教师予以鼓励性评价。

3.小组代表自由发言,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

2.请同学们课下 ,下节课分享。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主要包含课堂导入、初步感知、探究音乐、巩固延伸以及小结作业五个部分,以下谈一谈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

首先,初步感知环节中引领同学们先后三次聆听和欣赏音乐作品,按照学习情绪和速度、歌曲内容以及感受律动的顺序来感知音乐作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其次,探究音乐环节中按照“学习旋律—加歌词演唱—深化情感”的顺序来探究音乐。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解决难点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情感升华。该设计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的基本理念。

最后,巩固延伸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立足本课,引导学生拓展欣赏《 》,深化学生对 的感受,最后自由展示评价。该环节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想要获取更多关于考编的内容,请关注我,“17学堂“致力于为您提供有趣有用的资讯与资料,一路陪伴,助您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