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之战,李光弼与史思明两位高手的斗法精彩纷呈。

此战中,史思明眼光毒辣,用兵颇得要领,几乎没有给对手留下什么机会;但李光弼却见招拆招,出奇制胜!

回顾此战,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学习:在常规方法已不可能奏效时,如何通过“拆解”问题,寻找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途径。

突发意外,安禄山遇危机。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自十一月九日起兵,十二月十二日即取洛阳,势如破竹。

可是,安禄山后方突发意外。

常山颜杲卿、平原颜真卿反正。

在颜氏兄弟的带动下,河北各郡纷纷反正。死忠安禄山的,只有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六郡而已!

史思明与李光弼河阳之战(见招拆招常山之战)(1)

颜杲卿、颜真卿起兵,将安禄山集团一分为二。

安禄山集团遇到了自起兵以来的第一次危机。

1、人心不稳。

安禄山军将士家属都在河北。

兄弟们一起造反,不久图给家里带来荣耀、财产嘛,现在老家都危险了,谁还有心思跟着你打呢?

2、补给断绝。

叛军物资都由范阳运来。

当时,安禄山已经攻破洛阳,正准备趁胜追击,攻破潼关,军队已经抵新安,闻此事,十分惊骇,回到了洛阳,并令史思明、蔡希德领军回攻河北。

精明的史思明:如何以2万军压制20万义军,赢回主动。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也。——《孙子兵法.军形篇》。

义军有二十余万,声势浩大。

史思明只有2万多人。(史思明自南方率万余人,蔡希德自河内率万余人,夹击。)

众寡不敌,史思明只有选择关键点,一举打中义军的七寸。

这个七寸,就是常山。

史思明与李光弼河阳之战(见招拆招常山之战)(2)

叛军集中兵力,得地千里。但如常山有失,千里纵深将变成千里正面,随时遭唐军侧击。

1、常山,是义军的关键点。

(1)、攻取常山,可以破坏义军的战略。

此郡应募乌合,难以临敌。宜深沟高垒,勿与争锋。俟朔方军至,并力齐进,传檄赵、魏,断燕、蓟要膂。彼则戍擒矣。——《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七卷。颜杲卿战略。

义军的战略,就是要深沟壁垒拖时间,等待朔方军到来。

常山,正控扼河东与河北的要道。控制此处,就能断绝义军与朔方军的联络。

(2)、攻取常山,可以使义军中的部分势力改变立场。

当初,颜杲卿正是以“朔方军朝夕当至。先下者赏,后至者诛”为号,使各郡附从。

因此,史思明只要攻取常山,控朔方军必经之路,河北各郡抵抗决心将大大动摇。

2、常山,是义军的薄弱点。

平原颜真卿,早已感觉安禄山不对劲,早早就开始修缮城墙,组织兵勇。

而且,颜真卿背靠北海贺兰进明,互为救援,有援可待。

而常山,颜杲卿此前准备不足,仓促起兵。此时,城墙尚未修葺完成。

常山既是关键点,又是薄弱点,自然也就成了义军的“七寸”。

史思明的思路清晰,迅速兵临城下。

正月初六抵达常山,正月初九攻破常山!(三日破城)

果然,一打中关键点,形势就逆转了!魏、博陵、巨鹿等地再次归附安禄山。

随后,史思明进攻饶阳,连续击败来援的各路唐军。

史思明与李光弼河阳之战(见招拆招常山之战)(3)

史思明攻取常山,许多郡县纷纷归附安禄山,叛军重夺河北战场主动。

就这样,史思明2万军,迅速逆转了河北形势,迅速占据了战场主动权。

不久,朝廷下令李光弼率军前往支援河北战场。

常山大战,一触即发。

史思明的策略,使李光弼无法通过常规方法取胜。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护;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孙子兵法.虚实篇》。

对于朔方军的威胁,史思明的思路是:先堵后围。

1、堵。

史思明所率,有两万精锐骑兵,战斗力十分强悍。

而朔方军,兵力总共才万余人。(万余步骑及三千弓弩手)

唐军野战必不是对手,必入城防守。

如此,叛军可以从容等待后续步兵抵达,再发起攻势。

史思明与李光弼河阳之战(见招拆招常山之战)(4)

安禄山造反前,将陇右良马悉数输到范阳。因此,叛军长时间掌握骑兵优势。

2、围。

唐军一旦退入城池,叛军后继步兵抵达,将迅速围攻常山。

常山城池不固,唐军初来乍到,遭遇环而攻之,必难以坚持。

史思明的部署极为精当,他几乎没有留给李光弼什么机会!

如果李光弼只是以常规思维作战,将陷入“不能战,也不能守”的窘境!

李光弼的方略:争取空间,各个击破。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孙子兵法.势篇》

常规路数已经被史思明封死了。李光弼要在常山站稳脚跟,需“出奇”。

二月十五日,李光弼出井陉,抵达常山。

常山团结兵响应,抓住了守将安思义,迎接李光弼。

李光弼礼遇安思义,并咨询建议。

安思义指出:史思明距此不过200里,他昨日也接到信息,精骑明早必到!然后,后续大军会紧接着赶来!李光弼应该先据城而守,再“伺机而动”。

史思明与李光弼河阳之战(见招拆招常山之战)(5)

敌骑兵虽精锐,但毕竟单一。唐军如以步骑协同,有条件先挫败之。

李光弼很清楚:城肯定是要先入的。但是如果只是据城不出,被堵在城内,“伺机而动”不过是一句空话。

李光弼决心:先将敌军骑兵赶离城池一定距离,再“伺机”歼灭敌军后续部队。

叛军骑兵虽然精锐,但兵种单一,唐军有可能可以以多兵种配合,将其赶出一定距离。

只有这样,李光弼才可能获得空间,先以袭击手段,击破史思明的后续步兵。

一句话:李光弼只有以进攻的方式组织防守,才可能站稳脚跟。

以步制骑,逼退敌军骑兵,获得空间。

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矣。——李靖对《孙子兵法.军形篇》中“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的解读。

次晨,叛军2万骑兵抵达常山城下。

李光弼既要依托城池,守住常山,又不可单纯死守,还需要适当反击,将敌人击退一段距离,为后续各个击破创造空间。

这场守城战,分为三个阶段:

1、以正合:常规步弩守城战术,击退叛军。

史思明与李光弼河阳之战(见招拆招常山之战)(6)

唐军以标准的依托城池的城外列阵作战,使叛军“稍退”。

李光弼派步兵五千人出东门列阵。

史思明当然不会轻易撤退,指挥骑兵猛烈进攻,双方杀成一片!

李光弼下令弓弩手在城上射击。叛军骑兵“稍退”。

史思明的这个“稍退”,颇合兵法。

骑兵嘛,来去如风,死缠烂打一点好处都没有。先退一退,组织一下,再杀回来。

他们不知道:李光弼,可不会让他们从容完成战术调整!

2、出奇1:四段击,弩兵逼骑兵再退。

李光弼见叛军“稍退”,立刻派出千名弩兵(对自己军队的拆解),压了出来!

千余弩兵,分为四队,轮番射击,保持持续的火力输出!

以弩兵发起反击,是李光弼的奇招。

一般人不会这么玩,因为:弩兵火力输出再密集,但如果敌人灵活应对,逼近过来,弩兵根本无力抵挡(尽管唐军弩兵一般配备近战武器)。

所以,史思明再令骑兵后退。骑兵一路退到了大道以北。

在史思明看来:机会要到了!

“四段击”之所以管用,是因为攻击正面狭窄,骑兵只要重新调整一下,多路袭来,弩兵根本不够打嘛!

3、出奇2:枪弩协同,稳住战局。

李光弼当然不会让史思明得逞!

史思明与李光弼河阳之战(见招拆招常山之战)(7)

李光弼巧妙的利用“弩枪协同”,时分时合,将敌军骑兵逼退,为后续作战创造空间。

五千枪兵,迅速跟上,与弩兵合阵(“拆解”后重组),直逼大道以南,夹河而阵!

史思明组织骑兵来攻。远处有弩兵射击,近处有长枪伺候,一时竟难以得手!

看来,骑兵这一单一兵种,很难迅速击破唐军了!

史思明只好暂且退却,等待步兵到来!

李光弼,通过对步兵的“拆解”、“重组”,以一波出色的步弩协同,击退叛军,获得了机动空间!

以“无形”击“有形”,迅速歼敌步兵。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孙子兵法.虚实篇》。

此时,村民来报:叛军步兵五千余,从饶阳赶来,刚经过九门,正在逢壁休息!

李光弼闻讯,迅速组织步骑兵各2000,发起袭击。

李光弼偃旗息鼓,行动隐秘,沿河迅速行军,逼近敌军。

趁叛军在开饭时,李光弼军突然杀出,“杀之无遗”。

这次袭击,《资治通鉴》用的是“掩击”(侦查敌军所在,择机冲杀),《新唐书》用的是“伺贼饭”。

可见,李光弼此次,正是在充分掌握敌军情况的情况下,以“无形之兵”袭“有形之敌”,精准选择时机,以精心部署的步骑协同进攻防御松懈的单一步兵,干净利落,一举全歼!

此战后,史思明所期待的步兵已经被歼灭,而单纯依靠骑兵又打不开局面,遂退军九门,再图后举。

李光弼一举收复了常山九县中的七县,站稳了脚跟。

史思明把握重点,保持住战场主动权。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篇》。

僵持期间,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由于史思明精锐皆在常山战场与李光弼作战,河北其他地区的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唐军的变化。

东面,由于叛军力量的削弱,颜真卿与清河、博平军一起,收复了魏郡。

东南面,贺兰进明率军渡河,猛攻信都。

西南面,潞泽程千里开始出壶关,频繁威胁邺到获嘉之间的补给线。

对此,李尊曾对颜真卿说:不过月余,叛军必“内溃相图之变矣”。

大唐朝廷也很有信心,以李光弼为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以颜真卿为河北采访使,以期图取范阳。

史思明与李光弼河阳之战(见招拆招常山之战)(8)

尽管各路唐军都很活跃,但史思明始终坚持以常山为关键点,保持主动权。

此时,安禄山攻南阳、睢阳不利,河北战场又看起来很不利,史思明的压力确实不小。

可是,史思明头脑很清醒:他的重点,依然在常山。

颜真卿、程千里、贺兰进明闹腾的再欢,也只是临时招募的乌合之众。只要能把李光弼赶出河北战场,史思明回头收拾不在话下!

因此,史思明未理会各郡求援,反而调集兵力,加强常山战场的作战。

由此,叛军不但没有“内溃相图之变”,相反,他们依然把握着河北战场的主动权。

看来,对于史思明这种级别的对手,你企图以一次小胜来扭转局面,是不可能的!

粮道危机,危中有机

常山战场,精明的史思明把打击重点放在李光弼的“七寸”:粮草。

首先,由于李光弼尚未与河北义军打通联络,补给依赖河东输送。

其次,常山极度缺乏草料,唐军草料,都是从石邑运过来的。

史思明与李光弼河阳之战(见招拆招常山之战)(9)

史思明断绝常山粮道、草道,却陷入疲劳、分散。

为此,史思明以骑兵优势,试图切断唐军补给。

李光弼以弩兵结成方阵,护送粮草。但是,李光弼毕竟兵力处于劣势。在持续四十余日的激战,叛军逐渐断绝了唐军粮道,并开始围攻石邑。

以常规方法,李光弼已无法坚持了。

可是,如果以创造性思维的眼光看:李光弼的机遇,来了!

伺机:郭子仪什么时候加入战局最好?

隐忍待时,伺机而动。——《易经》

《资治通鉴》记载:李光弼陷入困境,遂向郭子仪求援。郭子仪进入战场,形势逆转。

其实,没这么简单。

因为:郭子仪加入常山战场,几乎不具备突然性。史思明,不是毫无准备!

郭子仪三月初五已抵达代县,四月初九才抵达常山,以史思明之明,郭子仪进入常山战场的可能性,不可能没有预计。

史思明并不慌张,因为:叛军也有能力迅速来援。事实上,后来,叛军三万援军(包含最精锐的曵洛河)也确实十余日即抵达战场!

此时的战场形势是:常山战场,史思明与李光弼是整个战局的“呆兵”。一旦对方“活兵”先至,却不能吃掉“呆兵”,也将沦为“呆兵”,丧失主动。

史思明与李光弼河阳之战(见招拆招常山之战)(10)

郭子仪入援便利程度并不如叛军。唐军必须创造条件,在敌援军抵达前一举击破史思明。

因此,以常规眼光看:占据主动的是史思明。

郭子仪不来,他就慢慢吃掉李光弼;郭子仪来了,他的援军将两面夹击,继续困住唐军!

李光弼、郭子仪合兵的常规路数,再次被史思明封死!

要取胜,仍需创造性思维!

李光弼唯一的胜机在于:把敌人的“组合拳”拆开。创造条件,使郭子仪一加入,就能赶在敌援军抵达前击破当面之敌!

僵持期间,李光弼的作战思想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展开的。

李光弼对自己进行了拆解(取舍):暂弃粮道,死守石邑。

粮道,沿途无坚固据点,李光弼军并未遭遇重创,李光弼如不计代价、勉强为之,不是不可能保持粮道断断续续同行。

无据点作战,利于骚扰,不利于保有。在此拼消耗,对李光弼极为不利。

而就必要性而言:此时战局的关键,已是是否能与郭子仪合兵。如果不能尽快与郭子仪合兵,无论粮道是否通常,李光弼在常山都会待不下去。

相反,缺乏据点的叛军如在粮道保持阻塞,唐军反而可能出兵骚扰、疲敝!

另一方面,石邑在手。

如此,叛军只能以攻坚姿态作战,陷入疲敝;同时,由于叛军不能完成对常山的合围,无法阻止郭子仪合兵!

就这样,有利时机出现了:叛军攻石邑不能得手,无法阻止郭子仪与李光弼合兵;同时,相持四十余日后,史思明军势已分散、疲敝。

时机已到。

郭子仪九日抵达战场,十一日即与史思明在九门决战。仓促收拢、锐气已失的叛军难以支撑!

唐军一战而胜,扭转战局!

可以说:此次合兵,是郭子仪、李光弼良将默契配合的结果。如没有李光弼精准地取舍,战机不会出现;而没有郭子仪对战机敏锐的把握,战机也是稍纵即逝!

珠联璧合!

后记

郭子仪抵达战场后,郭、李珠联璧合,连挫敌军,河北战局迅速逆转。

由于河北战场危急,而潼关迟迟打不进去,安禄山企图引军返回范阳。

史思明与李光弼河阳之战(见招拆招常山之战)(11)

天子战略失误,使大唐错失极佳的平叛机遇!

可以说,后来动乱了八年的安史之乱,原本可能在此处就画上终止符。

可惜,关键时刻,唐玄宗逼哥舒翰出潼关作战,结果,潼关失陷,大局顿坏!

安史之乱的火,还要再烧下去了!

总论:“拆解”问题,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从常山之战来看,李光弼与史思明确实是棋逢对手。

此战中,史思明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能力。他先是把握战局关键,急取常山,一举扭转局势!随后,在整个常山之战中,他思路清晰,长时间保持主动!

面对这样的对手,李光弼若以常法,几乎没有机会!

李光弼要解决问题,只有靠创造性的方法。而“拆解”,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前,我们常常不是不想努力,而是根本找不到“用力点”。

此时,只有把错综复杂的问题拆解,才可能找到关键点。我们也往往只有把自己的能力、资源拆解、重组,集中用力于关键点,才能实现突破!

常山之战之初,面对史思明严密的部署,李光弼将敌人的套路拆解为“堵、歼”,遂决心以多兵种协同(对步兵各组成部分的“拆解与重组”)击退敌人骑兵(“堵”之敌),迟滞敌人的“堵”,又以轻兵掩杀歼灭敌人的步兵(“围”之敌)。如此,一举粉碎史思明的组合拳,站稳脚跟。

随后,在相持阶段,李光弼又将敌人严密的“重兵围困 迅速支援”拆解,通过僵局对峙、合理取舍(拆解资源),使史思明攻城部队陷入疲劳、分散的态势后,配合郭子仪入援,一战而胜,扭转战局!

朋友,面临错综复杂、千头万绪的局面,我们不妨学一学李光弼的“拆解”之术。

拆解客户的需求、拆解对手的套路、拆解自己的资源···或许,我们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找到可胜之机!

祝君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