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仅仅供养儿女的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不可缺少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家长对孩子管得越多,孩子的问题也越多

生活上,一些父母成了孩子的终身保姆,照顾孩子吃喝及一切生活琐事;学习上,有些家长陪孩子读书、做作业,花重金补习,比孩子的状态更紧张。

很多时候,父母的不辞辛劳、忘我付出,并不能换来孩子的奋发图强。相反,许多孩子表现出对父母极大的依赖性,生活能力很差,对学习没有目标和动力。

更糟糕的是,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以长者自居,态度专制,习惯将自身想法和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处处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结果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亲子关系破裂。

这也许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心,但结果却是:父母累,孩子烦,得不偿失。

曾经接待过这样一个妈妈:

名校毕业,企业高管,儿子上小学之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学习,辞去了高收入的工作,全职在家照顾孩子。每天早起给孩子准备营养早餐,准备学习用品送他去学校,然后自己在家把网课上一遍以便随时掌握儿子在学校学习的进度,下午接送孩子去课外班,晚上辅导孩子学习,每天忙忙碌碌都是围着孩子转。然而进入初中后,名列前茅的儿子成绩直线下滑,对她的照顾也表现出极大的不耐烦,每天只想着打游戏。

当时这位妈妈怎么都想不通:“我给他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怎么他还不如那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

凡事过犹不及,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父母事无巨细都要管,就会限制孩子某些能力的成长。

比如父母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包办,孩子会失去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父母事事都为孩子做安排、做决定,孩子会变得毫无主见。

人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别小瞧生活中的那些琐事,学会系鞋带、和朋友闹矛盾又和好、被老师批评……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让孩子增长能力也收获自信,这样的孩子才能真正成长为独立的社会人。

父母为什么越管孩子越不理想(告别父母累孩子烦)(1)

当然,该管的还是要管。

可以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在一些原则性、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上加以管教、引导,同时也接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弱点和不足。

不知道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01

尊重他人

父母要重视引导孩子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人际关系是相互的,懂得尊重他人可以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到哪都受欢迎,自然各种机会也多。反之,不尊重他人很容易导致各种冲突,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事。

尊重他人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美德,这需要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正视别人的意见,听取别人的建议。

父母为什么越管孩子越不理想(告别父母累孩子烦)(2)

02

责任感

责任心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是强化自身能力的体现。一些孩子对学习不上心、没目标,就是因为父母把孩子学习的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让孩子感觉“学习不是我的事”。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也造成了孩子责任感的缺失,导致许多孩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缺乏责任感和责任意识。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父母要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做;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结果。

03

求知欲

小孩子好奇心重,这是他们的宝贵品质,也是父母要好好保护的财富。当孩子提出各种疑问时,切勿不耐烦的打发或是指责。孩子的求知欲是探索世界的钥匙,孩子看到什么都想了解一下,时间长了,求知就会变成习惯。

当孩子长大后仍然对各类事物都充满求知欲时,他会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这样的孩子,在学习、工作上都不会太差。

父母为什么越管孩子越不理想(告别父母累孩子烦)(3)

04

爱好

无论孩子成绩好坏,都一定要培养孩子有一个爱好。

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喜欢的事情里面找到生活的乐趣,并从中汲取能量。有时候,爱好还能发展成一个人的特长,成为安身立命之本,因为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当人在遭遇挫折时,爱好就是抵御世界残酷与寒冷的盔甲,让人在其中体会美好、感悟人生。

那些长大后真正有作为的孩子,不是父母手把手教出来的。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双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你的孩子有叛逆、厌学、沉迷手机等问题吗?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