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后清朝建立了四支海军部队,分别是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其中,北洋水师于1888年12月17日在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成立,是清朝四支海军部队中实力最强的、规模最大的舰队,拥有25艘军舰,50艘辅助军舰,30艘运输船,4000多名官兵,舰队总体实力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九。但在甲午海战中折戟沉沙,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然而,在这场国运相搏的战争中,并非北洋水师独自作战,还有广东水师的广甲、广乙、广丙等粤海三舰也经历了甲午海战的血风腥雨,那么,这三艘帮忙的舰艇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呢?

舰艇前生

广东省濒临南海,为了缉捕走私、海盗,很早就开始使用近代军舰,但因长期没有受到清廷重视,经费短缺,广东水师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多、小、乱,舰艇数量虽多,但吨位很小,只能用于内河和近海作战。1884年,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遂决定在福建船政建造1600匹马力级别的旧式无防护巡洋舰1艘,2400匹马力级别的新式穹甲巡洋舰3艘,同时约定,在工程间隙,利用空闲的船台和人工,见缝插针,再同步建造4艘小型的旧式浅水炮舰。8艘军舰中,以前4艘大型军舰较为著名。

船政大臣裴荫森

这艘军舰后被命名为“广甲”,是“威远”级的第6艘军舰,在当时两广所拥有的舰船中吨位属最大,后来成为舰队旗舰。两广订造的2400匹马力级别军舰共3艘,计划中的舰名分别为“广乙”、“广丙”、“广丁”,由于属于同一舰形,可视为“广乙”级,而“广丁”舰接近下水时,张之洞因开办汉阳铁厂,已调任湖广总督,继任的两广总督李翰章因经费支绌,未能继续协款。1890年10月11日,改为船政水师自行使用,更名为“福靖”。

舰艇概况

“广甲”排水量1300吨,舰长67.66米,宽10.27米,舱深7.71米。船体采用铁质骨架、木质船壳板,无附加的装甲,即铁胁木壳结构。动力设备采用1台从英国进口的三胀往复式蒸汽机,配套使用了两台圆式锅炉,单轴推进,1600马力,航速14.2节。

为什么说濒海战斗舰的设计很失败(历经甲午海战的广甲)(1)

广甲号巡洋舰

“广乙”、“广丙”、“广丁”,由于属于同型,排水量略小于“广甲”,为1000吨,舰长71.63米、宽8.23米、吃水3.96米、动力为1座圆式燃煤锅炉、2座康邦省煤卧式2汽缸蒸汽机,功率2400马力、航速16.5节。

“广甲”舰于1887年8月6日下水,乘员180人,首任管带武永泰,大副程璧光,后任管带吴敬荣,都司衔。“广乙”舰于1889年8月28日下水,乘员110人,管带为林国祥,守备衔。“广丙”舰于1891年4月11日下水,乘员110人,管带为程璧光,守备衔。

“广甲”配有150毫米克虏伯主炮3门,最大射程11000米,105毫米克虏伯炮4门,37毫米5管哈乞开司速射炮4门,还配备了2具鱼雷发射管。

“广乙”、“广丙”配有克虏伯120mm架退炮3门(甲午战前更换为江南制造局造120mm速射炮,“广丙”舰舰尾装备为150mm克虏伯架退炮)、57mm哈乞开斯速射炮4门、37mm5管哈乞开斯机关炮4门、18寸鱼雷发射管4具。

舰艇后事

1893年,“广”字三舰北上参加南北洋会操后,原本将会同北洋海军于第二年初一起南返。然而自1894年年初开始,中日关系开始紧张,进入春天后,朝鲜半岛爆发东学党起义,中日两国因朝鲜主权问题日显交恶,战争一触即发。为加强首当其冲的北洋海军军力,3艘广东巡洋舰被留用在北洋,与北洋舰队一起前往朝鲜沿海游弋,控制局势,策应在朝陆军,以及侦察日本军队的动向。广东军舰之所以能够留用北洋,这也与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的胞兄——李翰章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为什么说濒海战斗舰的设计很失败(历经甲午海战的广甲)(2)

广乙号巡洋舰

3艘“广”字军舰中,首先进入战争的是“广乙”舰。甲午战前,“广乙”舰与穹甲巡洋舰“济远”同编在一队,被派往朝鲜沿海巡弋,以“济远”舰为队长。1894年7月25日凌晨,“广乙”跟随“济远”舰从朝鲜返航回国,航行至朝鲜丰岛附近海面时,突然遭到日本舰队袭击。7时45分,日舰“吉野”不宣而战,首先开火,挑起了丰岛海战,“济远”舰立即发炮还击,紧随其后的“广乙”舰很快也加入到战斗,奋勇抗击日本舰队。作为一艘以鱼雷为主要武器,且航速较快的军舰,“广乙”采取了抵近发射鱼雷的战术,冒着日舰猛烈炮火,从侧后高速逼近至日舰“秋津洲”号600米处。

为什么说濒海战斗舰的设计很失败(历经甲午海战的广甲)(3)

1894年的黄海大海战

但在日舰密集炮火下,“广乙”首先飞桥中弹,继而被击毁一具鱼雷发射管,幸而鱼雷未发生爆炸,“秋津洲”同时利用桅盘上的小型速射炮扫射“广乙”舱面,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随后,附近的日舰“浪速”又驶来,合力夹击“广乙”。面对强敌,“广乙”不甘示弱,巧妙航行至距“浪速”三四千米的位置发起攻击,“浪速”则使用舷侧速射炮与后主炮配合“秋津洲”猛烈轰击。在日方两艘新式大型穹甲巡洋舰毁灭性的炮火攻击下,“广乙”舰遭受重创,官兵死伤70余人,几乎占了全舰人数一半,舱面设施荡然无存,液压舵机被毁,行驶不利,管带林国祥被迫命令转舵向朝鲜海岸方向撤退。

为什么说濒海战斗舰的设计很失败(历经甲午海战的广甲)(4)

丰岛海战

日本编队司令坪井航三认为“广乙”已受重创,基本丧失战斗力,遂暂时未追击,改而配合“吉野”围攻“济远”。“广乙”遂得以退出战斗,最后在朝鲜西海岸十八岛抢滩搁浅,管带林国祥为避免军舰落入日本资敌,下令凿坏锅炉,破坏了舰船武备弹药,将广乙舰焚毁,然后率残余的70余名官兵登岸分头撤退。其中20余人逃至朝鲜大安县,由地方官雇船送其回国,另有9人雇船抵达成山。林国祥带领的54人前往牙山寻找叶志超部,未料叶部已撤,于是辗转赴仁川,经英国领事帮助搭乘英船“亚细亚”归国,途中被日舰拦截,被迫签署“永不与闻兵事”的声明,才被释放。“广乙”成为了甲午战争中中国损失的第一艘主力战舰。

为什么说濒海战斗舰的设计很失败(历经甲午海战的广甲)(5)

广甲舰管带吴敬荣

丰岛海战结束后不久,黄海大海战爆发,广东3舰中剩余的“广甲”、“广丙”全部参加海战。“广甲”舰与“济远”结为小队,部署在北洋舰队队形的左翼末端,起着阵脚的作用,首先进入了海战。战至下午3时左右,北洋海军数舰遭受重创,左翼的穹甲巡洋舰“致远”撞击日舰未果,壮烈沉没后,“济远”舰率先脱离编队逃跑。在其牵带下,同队舰“广甲”也随之逃跑,导致北洋舰队阵形的左翼彻底崩溃。“广甲”于当天午夜在大连湾外三山岛附近触礁搁浅,后经抢救无效,被迫拆卸武装后弃舰,两天后被日舰彻底击毁。

为什么说濒海战斗舰的设计很失败(历经甲午海战的广甲)(6)

广丙舰管带程璧光

“广丙”在黄海海战中属于第二批进入战场的军舰,先与福州船政局同门兄弟“平远”舰结为一队,在大东沟内担负登陆场警戒任务。海战爆发后,2舰率领2艘炮舰、4艘鱼雷艇一起赶往主战场增援。“平远”、“广丙”进入战场后,即将目标锁定为日本舰队旗舰“松岛”号,“广丙”一度突击到距离“松岛”仅数百米处,准备发射鱼雷,但因无法抵御日本军舰舷侧速射炮的密集炮火,而被迫暂时退却,最终坚持至海战结束而随舰队返回旅顺。在紧接着而来的威海卫保卫战中,除了与舰队各舰一起抵御日军的水陆夹击外,在刘公岛局势急转直下后,还默默承担了许多不堪忍受的痛苦责任,1895年2月9日,未免战舰资敌,“广丙”受命用鱼雷彻底击沉了已经搁浅的“靖远”号。

为什么说濒海战斗舰的设计很失败(历经甲午海战的广甲)(7)

牛昶昞(左二)在《威海降约》上签字,其对面坐者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右二)

14日下午3时半,“广丙”舰驶出威海港,载着接洽投降的代表——“广丙”舰管带程璧光与威海营务处提调道员牛昶昞,赴日本海军旗舰“松岛”签订《威海降约》,见证了北洋海军覆灭这一悲惨的历史时刻。“广丙”舰战后与残余的北洋军舰一起被编入日本舰队,1895年10月被派往已被日本侵占的台湾担负“警戒”任务,12月21日在澎湖群岛触暗礁,于下午2时17分完全沉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