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和很多原产于中国的水果相比,它的命运可说是极具戏剧性。它有四千余年栽培史的渊源“家学”,也有当今作为小众水果的“没落”人生;它有杏坛、杏林的千古美谈,也有“红杏出墙”的风流憋屈;它有“杏花微雨”的唯美浪漫,也有庭前屋后的烟火人间。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1)

带水珠的杏子 ©摄图网

那么,在这漫长的光阴里,杏都经历了什么呢?

01

美,是原罪

中国是最早栽培杏的国家,河南驻马店杨庄遗址曾出土过来自夏朝的杏核,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庄子》《管子》都有关于杏的记载,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农事的历书《夏小正》关于杏是这样说的:“四月,囿有见杏”,这说明彼时的杏已经被栽培在人工修建的园林里。此外,甲骨文中也已出现“杏”字。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2)

甲骨文“杏”字 ©网络

到了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杏被带到了西域,进而传至欧洲,走遍世界。不过,在很长的时间里,西方人都把杏当成了小桃子,直到1700年才给它单独分配了一个亚属,杏这才在植物分类系统中有了一席之地。

在古代,浑身是宝的杏在很多领域都有极强的存在感。在时令方面,“望杏花落,复耕”,杏花是指示物候变化的使者,也是春色的代名词;在饮食方面,“杏子仁可以为粥”,杏果不仅是百姓的储备干粮,也是祭祀的贡品,还是“仙人所食”的“仙果”;在医药方面,杏“气味(核仁)甘、苦、温、冷、利,有小毒。主治咳嗽寒热”;在经济效益方面,文杏这种纹理紧致的杏树更是建造宫殿的上等木材,“饰文杏以为梁”的建筑是司马相如《长门赋》里华丽非常的宫殿。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3)

杏子挂满枝头的杏树 ©摄图网

此外,早在《庄子》里,就有孔子“坐杏坛之上”给弟子讲学的记载,有了至圣先师孔子的加持,杏逐渐演变成了教育家人格的象征。到了魏晋时期,葛洪《神仙传》、张僧鉴《浔阳记》都讲了东吴时期,与张仲景、华佗齐名的神医董奉为人治病不要钱只需栽种杏树的故事,自此,杏又在中医学界“大展拳脚”,杏林也成了中医学界的代称。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4)

唐代进士及第之后会在杏园举行探花宴,杏花也被称为及第花。 ©摄图网

不过,要说让杏风光无限、名声大噪的功臣,那自然得是各个时期的文人墨客。杏在引人入胜的诗词歌赋里,有“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的娇羞美丽,有“斜日杏花飞”的满城花雨,有“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时令更替,也有“梅子金黄杏子肥”的多彩田园。从春日的花开花落,到夏日的佳果成熟,诗词里不仅有杏的生长轨迹,也有它的娇美容颜。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5)

青杏 ©摄图网

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被不断地歪曲理解,李渔《闲情偶记》“树性淫者,莫过于杏”再添一把火,杏“风流”的名声就被坐实了。再加上唐慎微《证类本草》“(杏)味酸,不可多食,伤筋骨”的描述,让杏从树到花到果被否定殆尽。

如果说杏风流还尚且算个人主观感受,那说杏酸就有些无理取闹了,毕竟随着杏子逐渐成熟,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会不断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则会不断升高,所以成熟期的杏子其甜度是可以盖过酸度的。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6)

汁水丰盈的大黄杏 ©摄图网

02

中国到底哪里的杏子最好吃?

有一句话叫“南梅北杏”,但其实不单北方,杏子在大江南北都有种植,不过北方,尤其是新疆、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种植得更多,而且由于这一地区相对来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以杏果味道也更好一些。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7)

杏子标本区县分布图 ©植物智网站

除了常见的黄色,杏子还有白色、红色的,按照用途,可以分为食用杏、仁用杏、加工用杏三类。食用杏甘甜多汁,河北香白杏、清徐沙金红杏、历城大峪杏等都属于此类;仁用杏果肉较薄,果仁肥大,或苦或甜,杏仁可以作为食材也可以制药,河北的白玉扁、龙王扁是甜杏仁,河北的西山大扁、冀东小扁是苦杏仁;加工用杏主要用来制作干果,有些还能鲜食,杏仁也可食用,例如新疆的阿克西米西、克孜尔苦曼提等。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8)

干果杏仁 ©摄图网

作为夏季的代表性水果,杏子的赏味期可以从5月一直延续到7月,甚至8月,但不同地方不同品种的杏子鲜食期却并不长。例如“白色蜂蜜”轮台小白杏只有15天左右的赏味期,崂山蜜杏也不过20来天就要退出鲜杏市场了,所以如果想要吃到最甜嫩多汁的杏子,那就要守好商店货架,该出手时就出手了。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9)

中国杏子地图 ©华夏风物

新疆杏

甜就一个字,我可以说很多次

在热量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新疆,只要能在这里扎根,水果就能一个赛一个甜,所以说新疆遍地都是瓜果之乡一点也不夸张。就杏来说,新疆不仅有大名鼎鼎的“白杏之乡”轮台、库车,还有生长着“杏中之王”木亚格杏的疏附县,以及“树上干杏”生长的伊犁地区。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10)

每年3、4月份,新疆伊犁吐尔根杏花谷的野生杏花总能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摄图网

轮台县,这个处于塔里木盆地边缘,被天山雪水灌溉的狭长绿洲,有2500多年的白杏种植历史,每年早春时期,杏花开满枝头的轮台就成了极佳赏杏地,等到“奶乎乎”的小白杏挂满枝头,连空气中都飘着浓郁的杏香。

每年6月中旬,轮台小白杏就开始抢占水果市场了,不过15天左右的赏味期让喜欢它的人格外珍惜这短暂的甜蜜。它果皮呈浅黄色,皮薄核小,甜度可达20多度,有些甚至能达到27度、30度,要知道西瓜的甜度最多也就12度左右。咬一口汁水四溢、细嫩无渣,就像入口一勺蜂蜜一样甜蜜非常,所以人们也称轮台小白杏为“白色蜂蜜”。别看它个头小,但是果肉却很厚实,由于果皮光滑无绒毛,可以连着果皮一起吃掉。去掉壳后的杏仁也可以直接吃,这种鲜杏仁芳香爽脆,比干杏仁好吃多了。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11)

轮台小白杏 ©网络 轮台小白杏 ©网络

除了小巧精致的白杏,新疆还有个头偏大的木亚格杏,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上市,气候干燥、降水少、光热资源充足的疏附县非常适合木亚格杏的生长。成熟后的木亚格杏单果可重60-75克,甜度在22度左右,肉厚多汁,果肉呈焦糖色,个大味甜,果皮为浅黄至亮黄色。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12)

“杏中之王”木亚格杏 ©网络

新疆不仅有甘甜的鲜杏,也有甜蜜的干杏——新疆吊干杏,它原产于哈萨克斯坦,引进中国后主要种植在新疆伊犁地区。这种杏不是人为加工后的果脯,而是在新疆伊犁地区特有的气候环境下自然风干而成的。步入6月,吊干杏就成熟了,不过这时的杏子一般不会被摘下来,而是任由它们挂在枝头,在夏季的高温下,杏子中的水分被慢慢蒸发掉,而气温较低的夜晚则积累了杏子中的糖分,等到3个月之后摘下来,就可以吃到酸甜可口的杏干了。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13)

成熟后的吊干杏挂在树上半年不掉也不会烂,比鲜吃还甜,因对种植环境要求高且产量低,价格昂贵。 ©网络

甘肃杏

带着“仙气”,又大得可爱

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生长着一种被称为敦煌“水果之王”的杏——李广杏,传说这种杏子是天上的仙子解救焦渴难忍的李广和他的将士们时降下的仙果。传说自然不能当真,但李广杏香甜鲜美如仙果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李广杏是引自新疆和田一带的品种,经过长期的人工培养,在敦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以及沙质土壤这些绝佳的种植条件下,成为了当地的名优特产。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色泽金黄,果肉紧实,甘甜多汁的李广杏就成熟了。吃上一口,你会发现,这种杏不仅有一般杏子杏肉的绵软,初入口时还有一些爽脆。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14)

李广杏 ©网络

味美多汁的李广杏不仅是鲜食水果的首选,还可以被制成杏干,以及当地的特色饮品——杏皮水,在冰箱里冰镇后的杏皮水清凉解腻,酸甜可口,是夏日的绝佳搭档。除了果肉,杏仁也不容错过,甜甜的杏仁是糕点、冷食以及糖果等的原料,用来煲粥也不错。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15)

杏皮水 ©网络

在敦煌以外,抗旱抗寒个儿大的大接杏是甘肃多地的主栽杏品种,兰州大接杏个大肉软,唐汪川大接杏细嫩多汁,可与李广杏媲美的宁县曹杏也是由大接杏嫁接繁殖而来的。曹杏主要分布在庆阳宁县早胜塬,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上市,它果大如乒乓球,缝合线较深,果肉不对称,果皮底部为橙黄色,阳面则为鲜红色,肉厚味甜,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杏脯、杏干。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16)

杏干 ©网络

河北杏

河北有杏子?承德有杏仁露!

对很多人来说,提到产杏大省并不会想到河北,但一提到杏仁露,很少有人能忘掉承德,直到今天,说起杏仁露,很多人的耳边还是会回响起“每天要喝露露哦”这句广告语。其实河北不仅有用来加工杏仁露的仁用杏,还有可供鲜食的香白杏、串枝红杏以及加工用的山黄杏、桃杏等,不论规模还是产量,河北都仅次于新疆,是名副其实的产杏大省。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17)

露露杏仁露 ©网络

在承德,以杏仁取胜的杏子是野山杏,它肉薄且酸,不宜鲜食,但杏仁却可以用来加工成杏仁露、杏仁粉、杏仁油等产品,仅杏仁露一项,承德露露的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了90%。

唐山的丰润、遵化有一种香甜多汁的杏子——香白杏,它的果实底部为黄白色,被太阳照射的一面有红晕,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成熟。除了好吃外,香白杏为人称道的地方当属它极强的适应能力,抗风抗旱又抗涝,这使得它在自然条件差的北方干旱山区也能生长。而巨鹿县的串枝红杏在味道香浓这个特点以外,还有长相甜美的优势,成熟后的串枝红杏,红红的果实成串挂满枝头,煞是好看。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18)

串枝红杏 ©网络

虽说杏子酸甜爽口,很少有人能拒绝它的美味,但“桃养人、杏伤人”的说法,却让人们在大饱口福的同时又心有余悸,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这种说法主要来自中医,中医认为桃性温,杏性偏热,吃多了易上火。那么,对于喜欢吃杏子的人来说,吃多少合适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应保证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1个桃子约为150克,1颗杏约为50克,所以不管是吃桃还是吃杏,如果超出了每天应摄入的水果量都不好,关键并不在吃的是哪种水果,而是吃了多少。

正值杏子上市的时节,喜欢吃杏子的朋友可莫要贪嘴吃多了哦。

参考文献:

[1]艾栗斯,《杏 走向世界的中国水果》北京日报,2022.06.10.

[2]李亦,《中国人吃杏地图》地道风物,2022.03.17.

[3]周先辉,《“桃养人,杏伤人”有道理吗?关键看怎么吃!》北青网,2021.06.25.

[4]植物智网站

文丨陈曼菲

百科编辑丨史丹彤、黄丹琪

图片编辑丨小虎

封图丨摄图网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杏杏记录两个宝贝的成长(杏杏杏杏杏杏)(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