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1)

我把上面这张图片称为《我想聊的物理》,它有三个起点:

作为《运动世界》的第一篇文章,我决定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那么,什么是最著名的物理公式?

我认为是: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2)

这个公式可能不是很高大上,但绝对称得上“著名”二字,甚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小学生应该也知道这个公式(声明一下,我没有任何鄙视小学生的意思)。

没办法,毕竟这是《运动世界》的第一篇文章,同时也是《我想聊的物理》的第一篇正文,我不可能一开始就谈复杂的东西。

另外,“位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理解“位移”对数学水平的要求有些高,在补足数学基础之后我们再谈论“位移”,目前暂时使用“路程”这个简单的概念。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3)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面对这个公式,我的看法是:简约而不简单

我没有任何开玩笑的意思,这里面的物理太多了。对一些人来说,只是常识,不过我要照顾初学者,必须把物理学的常识说清楚。

为了不浪费一部分读者的时间,我在此列出下文的主要内容,如果你认为自己知道这些常识,那就没必要往下看了。

物理量、基本单位、导出单位、量纲、量纲平衡、斜率、面积、相轨迹。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4)

尴尬的往事

在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碰到过一道让我头疼的题:

一辆车的速度是30,一条路的长度是600,请问这辆车要用多长时间才能走完这条路?

我知道,一些读者会觉得不对劲,怎么没有单位?速度没单位,长度也没单位,这题是来搞笑的?

其实,我当初碰到的那道题应该是有单位的。不过,当时的我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单位有啥用,直接无视了单位。

在这里,我专门不写单位,就是想让大家明白我当时的感受。顺便用一种另类的方式提醒大家,单位很重要。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5)

现在该谈点正事了,到底是什么让当初的我头疼?

当时,我的脑子里一直在想:

没错,当时的我不知道: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6)

现在看来,这实在有点尴尬。不过,还有更尴尬的后续情节。

没过多久,不知是老师还是同学告诉我:“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我立刻反应过来,这道题不就是在考除法吗?

600÷30=20

没错,当时的我依然不在乎单位。

做了除法之后,我开始怀疑速度,为什么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当时的我想到了这些事情:

这么看来,“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还挺有道理,确实可以用这样定义的速度来比较谁快谁慢。然后,我就想到一件非常尴尬的事:为什么不让“速度等于路程减时间”?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7)

这样不也能表示快慢吗?

虽然可能没有“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方便,但应该也能用吧?

这绝对是一个反面教材,太乱来了,随后再说这种想法到底有多大的问题,现在先把我当初的想法全说完。

“速度等于路程减时间”只是我当初想到的一个想法,我紧接着又想到:为什么不让“速度等于路程的平方除以时间”?这样不也能表示快慢吗?

我似乎可以用非常多的方法定义“速度”: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8)

相比于“速度等于路程减时间”,这些想法要正常得多,计算起来可能很麻烦,但好在没有“硬伤”。

那么为什么人们提到速度,都默认“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有什么深层的原因吗?

这基本上就是完整的故事,后来那些想法就不了了之了。回过头来看这个故事,我才发现这简直就是绝佳的反面教材。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9)

“加减乘除”需谨慎

我曾经想到的“速度等于路程减时间”为什么是乱来?

其实我当初会那样想,完全是因为无视了单位,只看到数字,以为路程和时间就像纯粹数字一样,可以随便加减乘除。

这正是物理公式区别于数学公式的地方,“乘除”没什么限制,“加减”就要小心了。

100米 200米=300米

这可以找到具体的意义,有两条路,一条100米,一条200米,总共长300米。

100米-3秒=?

这究竟在表示什么?

归根结底是物理意义的问题,物理公式中的每一次运算都要有物理意义,最基本的物理意义就是量纲平衡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10)

量纲平衡其实就是说:量纲相同的物理量才能相加或相减

在这里一次提到了两个概念:

物理量可能经常会让初学者感到陌生,其实不用管“物理量”的精确定义,我们只需要知道:长度、面积、体积、时间、温度、……这些带单位的量都是物理量。

量纲可能是个很吓人的名字,其实不用管“量纲”的精确定义,我们目前只需要知道:相同的物理量有相同的量纲。

上文提到过这样一个反面教材:

100米-3秒=?

表面上看,这是在把单位不同的物理量相减,其实这是在把量纲不同的物理量相减。

量纲和单位确实有些像,但终究不是一回事。比如长度,有各种各样的长度单位:厘米、米、公里、海里、英里、……,不管用哪种单位,只要是表示长度的物理量,量纲就相同,就可以相加或相减。

其实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公式就已经体现了“量纲相同,单位不同”。

1000米=1千米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11)

可能有一些读者会问:

你怎么就这么肯定,路程和时间的量纲不同?

有什么证据吗?

这其实是一件不言而喻的事,说白了就是默认的公理。这种说法可能不会让一些读者满意,但这就是最终解释,想了解详细内容可以看我之前写的文章《我想聊的物理2:描述一下它》,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现在,提及量纲,只需要知道: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12)

如何构建新的物理量?

上文提到量纲,只是说了“加减”的问题,其实量纲也和“乘除”有关。

这是非常简单的关系,还是可以先看这个公式: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13)

速度的量纲和路程、时间都不同,只考虑量纲平衡就能发现这一点。“路程除以时间”的量纲才和速度的量纲相同,单独的路程或时间都和速度的量纲不同。也就是说,“乘除”可以改变量纲

上文提到过:相同的物理量有相同的量纲。也就是说,速度是一个新的物理量,是由路程和时间这两个基本物理量构建的导出量

物理量可以分成:

基本物理量,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也有些吓人,至于哪些物理量是基本物理量?

这其实完全是人为规定的概念,一些读者可能会对“人为规定”感到恶心,觉得在物理学中出现“人为规定”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亵渎。其实“人为规定”不可避免,详情见《我想聊的物理2:描述一下它》,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运动世界》这个系列,我们只需要2个基本物理量:

我相信每位读者都对这2个基本物理量有直观的了解,目前有直观的了解就够用了,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14)

每次构建新的物理量,都要用类似于“乘除”的方法,这没得选。基本的运算就是“加减乘除”,相同的物理量才能“加减”,想要构造新的物理量就要构造新的量纲,只能用“乘除”。

如果要定义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只能用“乘除”。

这还没完,每一个物理量都要有单位,好在这并不难。物理量之间是怎么运算的,单位之间也怎么运算。其实我们都很熟悉这个过程,速度的单位就是绝佳的例子,如果路程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

就像物理量可以分为基本量导出量一样,单位也可以分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我曾经想到的那些“速度”: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15)

现在,知道了量纲平衡,也知道了构造物理量的方法,回头再看这些“速度”。其实它们完全符合上文提到的要求。

那么,为什么没人把它们定义成标准的速度?

不简洁。

物理学终究是人类发明的一门工具。物理规律确实是自然界的法则,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但是人类对物理规律的认知终究要受到人类思维的限制。简洁,是人类对一门工具的要求,物理学中的“人为规定”必然要简洁。

在《运动世界》,我并不会谈到具体的物理规律,只是在介绍人类为了理解物理规律而发明的工具,也就是描述运动的工具。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16)

这是物理量,不是字母

上文中,我一直在用这种方式表达物理公式: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17)

而不是用字母表示物理量: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18)

我这么做,其实是想表达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观念:这是物理量,不是字母。

还是看这个公式: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19)

你会怎么读?

这倒没什么强制要求,只是想让各位读者思考一下这两种读法对于思考方式的区别。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20)

数形结合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可能已经不耐烦了,什么叫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明明是位移除以时间!

我暂且不区分位移和路程,一个原因是位移太复杂,另一个原因是:我暂且只考虑最简单的情景,物体只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而且速度不变。此时的位移和路程可以不做区分。

其实每当我们提到“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都默认是这种最简单的运动。

现在开始使用位移这个词,不过暂且不用考虑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再看这个公式: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21)

一旦有公式,就用到了数学,数学中有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叫“数形结合”,用图像看待这个公式,会有更多收获。

记住这个情景:物体只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而且速度不变

速度、位移、时间,任取2个物理量组成图像,有3种结果:

首先看一看“位移-时间图”: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22)

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上图中的红线表示,随着时间变化,物体走过的位移均匀增加。可以形成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表示位移和时间,竖着的直角边长度除以横着的直角边长度,就是红线的斜率,和速度相同。

再看一看“速度-时间图”: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23)

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上图中的红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可以形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分别表示时间和速度,长方形的面积和位移相同。

一起考虑“位移-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会发现有趣的现象:

这会引申出很多精彩内容,在《运动时间》这个系列就会呈现出来,一些读者可能已经看出精彩内容是什么了,不过我要就此打住,把精彩内容放到下一篇文章。

再看一看“速度-位移图”: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24)

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上图中的红线表示,这条红线也被称为相轨迹

现在离它大放光彩的时候还很远,在《变分世界》《热世界》《量子化》才能看到它真正的威力。在此,我只是希望各位读者能对相轨迹有个印象。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25)

下期预告

当速度开始变化,微积分就要出场了。

这个进度一点都不快,微积分的思想非常简单,是物理学的入门级工具,本来就没什么难度。不要听某些人说微积分很难,真正难的是考试,不是微积分本身。

另外,位移也该正式出场了,懂得了微积分的基本思想,才能真正理解位移。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公式推导(从最著名的物理公式谈起)(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