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是民国作家萧红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该结构并不复杂,就是以萧红的童年经历为线索,通过呼兰河的地理环境,人文为切入点,展现出这座小城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初读《呼兰河传》,感受到作者的文字功力,像诗、像散文,更像小说。再读《呼兰河传》,又感受到无尽荒凉,天荒、地荒、人心荒。“文学洛神”萧红让封建社会的病态跃然纸上,为读者摹写了一种为死而生、生不如死、迷信大于现实的死循环。
今天我将从故事的场景切换、小城人荒诞行为背后的隐喻、小说内涵这三个角度,解读这本小说,带大家体验散文化的长篇自传小说背后,是如何隐藏着触动灵魂的诗意!
01摒弃时间线采用散文化的空间结构,多叙事视角的切换,让小说的字里行间充满诗意美
萧红的小说读起来像散文,也像诗歌。她独特的语言风格及行文结构在《呼兰河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1.散文的空间结构,让读者置身呼兰河城,体会小城的风土人情
《呼兰河传》中,萧红摒弃传统的小说时间线,创新性引入散文的空间结构,这让《呼兰河传》的文字更具诗歌的美感,也让小说如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
在小说的开头,就是对呼兰河城进行全景的描述,通过鸟瞰的形式将家乡及乡亲的生存情况进行描述。在小说的第一章,通过东南西北的走向,描绘出一幅呼兰河城的生活场景以及场景中的人物生存状态。
第三人称的全景描述在长篇小说中极为常见,但这种描写因为无作者的情绪带入,读时冷漠,不能以情动人,篇幅不会太长。在《呼兰河传》虽用两章篇幅来全景的描绘,但却极具可读性,这得益于作者的多叙事视角完美切换。
2.多叙事视角的切换,把人物和故事展现的更加立体,更具可读性
在《呼兰河传》两章的全景描绘,让读者宛若身处这座小城中,这因为在前两章中叙述者和作者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分离的。叙述者在小说中置身与小城中间,与小城人生活在一起。
在文中第一段有一句:“到后来,那结果,谁知晓是怎么样呢,反正一塌糊涂去了吧。”这就是带入了叙述者的情感,在这,叙述者也和小城人一样,觉得管他了,就稀里糊涂过去了吧。
在小说的第三章到第七章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这五章虽然都是以儿童的视角来过往的经历进行描述,但第三章采用的是以“我”作为主人公,第四章到第七章,“我”却是一个第二人称,是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这样的描写会让每一章都有两种眼光在互相作用,一个是作为童年的儿童视角,一个是作者成年后,对童年经过事情的回顾,批判。
在文中第五章就体现出两个视角切换的妙处,团圆媳妇快去世之前,来了一个道士,这道士让团圆媳妇的婆婆抽帖,说每帖十吊钱,这时候团圆媳妇的婆婆有一大段心理活动:“十吊钱一张可不是玩的,一吊钱捡豆腐可以捡二十块。三天捡一块豆腐,二十块,二三得六,六十天都有豆腐吃了……”
在对团圆媳妇的描写中,前面的迷信行为,团圆媳妇被打都是都是属于儿童视角的描写,是儿童眼睛所见事物的叙述。这一段心理则为作者对童年事情的再加工。
两种视角的不断交替变化,让整本小说读起来更加客观,更具有可读性。也让整本小说通过视角的切换,展现出多重的对立,形成反讽效果。反讽在我看来也是贯穿全文的写作技巧。
02多重对立形成强烈反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当时的社会背景,把人民的情感凸显的更加深刻
前面说过,因为两种视角的变化,才能形成反讽的效果。那么被鲁迅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的萧红,是如何通过反讽构建全文逻辑,讽刺旧社会的愚昧了?
1、事实与表象的对立,凸显当时人们矛盾的价值观
在第四章中有这样几个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粉房的茅草屋早就破烂不堪,一脚甚至能踩坏屋顶,但是他们一点都不担心,翻到爬上屋顶采摘蘑菇;
做粉的人住在歪七斜八连椽子都快倒下来的房子里,但毫不担心房子在晚上会坍塌,依旧安心熟睡;
一次晾粉的杆子差点砸到一个人, 此人在此时不停捉摸着上天的心思:莫不是自己积了德莫,所以杆子没砸着自己;莫不是老天在警告,要好好做人;莫不是杆子有灵,知道主动避开自己。琢磨了半天无果,以后看着晾粉的杆子,都要绕着走。
上面三段描写中,可以看到粉房中人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他们害怕死亡,却又安天顺命。他们忽略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却紧紧盯着身边微不足道的小事故。
这种事实与表象的对立,却更能凸显人物的愚昧,及他们生活的无奈和艰辛,也借此反讽出封建社会的黑暗、不公、对底层人民的压迫。
2. 生与死的对立,侧面烘托当时人民普遍充满“迷信”,缺少自我的意志
“人死就完了”,“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他们心中的悲哀,也不过是随着当地的风俗的大流逢年过节地到坟上去观望一回”,哭完了,“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也就随着上坟的人们回城的大流,回城去了”,照旧柴米油盐地过着日子。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清晰的看出,迷信大于现实的病态。在文中第五章,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为了治好小团圆媳妇的“出马”,搞了几次迷信活动,那时简直是呼兰河这座小城的盛况,大家扶老携幼,全部赶往小团圆媳妇家,看如何给小团圆媳妇“驱魔”。
最为不可理喻的是,小团圆媳妇被按入满是滚烫开水的翁中,他们看的喜笑颜开;当小团圆媳妇在热水中大声呼救时,他们视若无睹;当小团圆媳妇昏迷时,他们又痛心疾首。最终小团圆媳妇死亡,他们又觉得完全无所谓。
小城中人对生命的草率漠视态度,更加反映出他们精神世界的贫瘠以及生活困境中无望无助的心绪。通过对生命的冷漠、对迷行活动的热衷互相对比,表明在旧社会中,小城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究竟扭曲到什么地步。
作者萧红通过生与死的对立,突出生死悖谬,反讽小城人民求助于迷信才能找到自我生存的依托的心态。
3、人物形象的对立,反讽阶级的黑暗和人心丑恶
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也将反讽的修辞手法用于塑造人物形象,她通过人物性格上的冲突、人物行为上的矛盾让人物更加丰满,也让读者更加能理解人物。
比如文中第六章的主角有二伯,他本来是家中一个奴役,却因为在日俄战争时,保护过老主人的财产,便自恃有功,处处喊别人喊他“有二爷”“二东家”。
但是在实际的主人眼中,他却像一条“狗”。在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有一回父亲打了有二伯,父亲三十多岁,有二伯快六十岁了。他站起来就被父亲打倒下去,他再站起来,又被父亲打倒下去,最后他起不来了,他躺在院子里边了,而他的鼻子也许是嘴还流了一些血。
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看出能跻身于主人阶层,能和主人平起平坐,甚至能让主人尊重他,这都是痴心妄想。
有二伯自己受到压迫却又看不起其他劳动者,他自卑又自尊。当他的自尊受到伤害时,多次准备自杀,却始终鼓不起勇气。
不过虽然有二伯活得特憋屈,但他又特别善良,从来不伤害任何人,连小孩子都能屈辱他。
这样一个可怜却又让人同情的角色跃然纸上,萧红也用人物形象的对立在此反讽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悲哀。
整本小说中,运用反讽,让小说读者感觉天荒、地荒、人心荒,感觉愤怒却又无力反抗,但是就是因为这样,荒凉背后蕴藏的对生命的追求和愿望才更加可贵。
03无奈的凄凉和悲欢离合下,蕴藏着人性的美好,这是生的希望。在本书中,虽然以荒凉作为主基调,但是却穿插着对生命的追求和愿望,这莹莹之火在黑暗中难能可贵。
1. 冯歪嘴子的永不放弃,象征着人性的美好。
最后一章冯歪嘴子是一个命途多舛的人物,他在磨坊勤勤恳恳,但是却因为与王大姐“私相授受”而丢了活计,没法生存的他只能搬到磨坊南头的草棚子居住。面对周围人的非难,他只顾过好自己的生活。但命运却不够眷顾他,王大姐在生产时死了,但是他照常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冯歪嘴子家的大儿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饮水了,小的会笑了,会拍手了,会摇头了。小牙也长出来了。微微地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
冯歪嘴子可以说是整本小说中唯一没有向命运屈服的人,虽然生活对他不好,但是他却坚定的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就算周围人都觉得他已经活不下去了,他还是坚强的活着,没疯也没放弃。其实生活不就是这样,有苦有乐,不过只要不放弃,乐观生活最终生活真的会越过好。
那么为什么在全文皆荒凉的基调下,会出现冯歪嘴子这样一个向上生长的“异类”?我个人觉得和萧红自己对命运及文学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2.无力悲悯笔下人物的作者,却坚信人有生的希望。
在萧红的眼里, 她的人物并不是只有愚昧与无知,虽然麻木却有着向上的力量,有着生的希望。
她在谈到自己与鲁迅的区别时说道: “我开始也悲悯我的人物, 他们都是自然的奴隶, 一切主子的奴隶。 但写来写去,我的感觉变了。我觉得我不配悲悯他们,恐怕他们倒应该悲悯我咧! 悲悯只能从上到下,不能从下到上,也不能施于同辈之间。我的人物比我高。”
在这段话中,能感到萧红对笔下人物的同情,也感受到萧红对笔下人物的希望。萧红能站在文学的立场上,来剖析着种种旧社会的病态,更能站在了平凡人中,感受到底层人民的力量及不屈。或许因为这样她才能获得如此高的文学成就。
在我看来《呼兰河传》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小说,看时悲伤,细品却能收获继续生活的力量。这也是年仅31岁的文学天才——萧红想给我们的启示吧!
《呼兰河传》是新文学史上不可多得妙作,她通过散文化的空间结构、反讽的修辞手法,展现出底层人民无奈的凄凉和悲欢离合。在小说的最后,却通过展现人性的美好,让读者感受到继续前进的力量。这本小说虽然是描绘旧时代的人民,却依旧能带给平凡人力量,这就是优秀小说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