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如今,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丰润,可无论时光飞逝,无论相隔千里,那些记忆中的儿时味道,却依然萦绕在舌尖,从未远离。

拍凉糕、自制凉粉儿、搓百索、山上采艾草回来插门上、蒸一笼暄腾腾的茴香馅包子……以前阳泉人过端午节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在物资匮乏、市场远没有这样繁荣的年代,独属于端午节的味道,就这么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在80岁葛女士的记忆中,小时候端午节就有吃凉糕的传统。虽然那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但节日总还是要过的。平定城里家家户户都会拍凉糕,如今葛女士把这门手艺传给了50多岁的女儿。自己拍的凉糕吃着香,兄弟姐妹们都回父母家里聚在一起,尝尝大姐的手艺。吃凉糕就不仅仅是吃凉糕,吃的是大家伙坐在一起的氛围。繁琐的工艺、费时费力,却都乐此不彼。

油炸艾草糯米糍粑(插艾草拍凉糕制凉粉)(1)

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凉粉,圆的、方的、卷的,绿豆的、红薯的,五花八门。但在几十年前,人们都是自己散称淀粉(俗称粉面)制作凉粉,只需要加盐,没有任何添加剂,吃起来软软糯糯。自制凉粉最有特色的味道还是调制凉粉的芥花,用热水在碗里调了稠稠的一坨,反过碗来扣在炉灶旁。以前的炉灶都是泥炭火,芥花在温暖的炉灶上越焖越香、越放越辣。切成条儿的凉粉里搁芥花、香油、醋、黄瓜丝、葱花,想喝凉粉,就多兑凉开水。就这么一盆香喷喷的凉粉汤,清凉解暑,沁人心脾,满嘴留香。勤劳的人们没有被贫穷打倒,他们总是能用智慧把不起眼的东西创意出无数美食。

油炸艾草糯米糍粑(插艾草拍凉糕制凉粉)(2)

端午节,街头小贩的摊位上摆着各式各样的五色线、彩色手链或脚链,让人挑得眼花缭乱。在东关村郭翠莲家,每年端午节,母亲都会坐在院子里用一根红线、一根黄线,就这么蘸点水一搓,两根线相互紧紧缠绕,形成漂亮的简单花纹,这就是辟邪的百索,也叫五色线。以前只有小孩子戴,如今,无比热爱仪式感的年轻人、老年人也不约而同戴上这辟邪的百索。

端午节,市民王女士家早早地煮上了粽子,楼道里弥漫着糯米香、粽叶香、红枣香。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南方的粽叶也不远千里以各种方式运到了北方,端午节吃粽子的越来越多。王女士发现楼上楼下的邻居都开始自己包粽子,无论超市里大品牌粽子多么正宗,终究敌不过自己亲手包裹起来的粽子更有滋味、更富有情谊。王女士每年都会煮两大锅粽子,红枣粽、蜜枣粽、肉粽各种口味都做一些,婆家、妈家、大姑姐家,节前就分装好送去。父母、公婆年龄渐老,再无力支撑这些节日的盛宴,儿女们把从父辈学来的技艺,稍加改良,传递了下去。打包的粽子里,是儿女对父母的感恩和反哺。

插艾条、搓百索、吃凉糕,上大学的思炎喜欢这些传统节日带来的氛围,让她感觉到家乡的文化传承渊源流长。端午节有妈妈亲手搓的漂亮百索,有姥娘亲手做的凉粉、凉糕,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做推窝窝、吃茴香馅的大肉包子,中国的传统节日,无不围绕着美食烘托出家人团聚的氛围。

社会在发展,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而根植在人们内心的传统文化,却生生不息、繁衍升华。

——关于“端午节”

《平定县志》1992年版,是这样描述的: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俗称“五月端五”。是日民间吃粽子,饮雄黄酒,插艾叶、柏枝于门侧,剪“公鸡噙五毒”之图贴于门窗,或贴“艾虎”于门上,更有用朱砂写咒于窗者,多是“百病不生”“艾叶呈样”等吉语;三岁前儿童还要在前额上写福字,左右胳膊上写长命富贵”、“金玉满堂”,俗称“号老倭瓜”。从这天起,儿童于当月要佩香包、香囊,戴“百索长命缕”,取辟邪驱瘟之吉利。妇女戴石榴花、桃顶、艾叶的习俗也兴于城乡,以寓吉祥幸福。

新中国建立后,辟邪驱凶多被打防疫针、搞好爱国卫生运动等科学文明之举措所取代,但那些反映人民大众追求幸福、平安、康乐的习俗,至今沿传不衰。

这里的描写大致能说明几个问题,一个是这天要吃粽子,另一个是这天跟艾叶有关,还有一个就是端午节是驱邪避毒之日。

我以前写咱们本地的民俗曾经有这样一个观点,所有的民俗都跟“吃”有关,因为“食色性也”“食”是第一位。下面说说我记得我小时候的端午节咋过。

那时候我们都叫今天为“五月旦五”,也许那个“旦”就是今天的“端”。

这天,也有人包粽子,是用苇叶包黄米里边加个枣。说实话,我们老家几乎没有人包那东西。我吃过的是我的一个从寿阳买在这里做媳妇的亲戚她老人家包的,如果在世,也有一百大几了。记得最清楚的,是奶奶给我们做的“旦五绳”和“避毒包”(记不起具体叫什么名字了)。“旦五绳”是用五色线辫成的,有的戴在手腕,有的戴在脖子上,为了节省线绳,多戴在手腕;“避毒包”里边就是家里能找到的一些味道浓重物五样,一般为辣椒、花椒、荆芥穗、艾叶、柏叶等,然后用五色布头包起来,外边绣上可怕的毒虫和公鸡。奶奶给我们缝在衣服上面。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五月到来各种毒虫盛行,用这些天然之物避之,既无害身体,又起到效果,这就是人民的智慧!

返回来我要谈几点看法。第一,民俗不是从地方志书上抄写的。我觉得,地方志书,应该首先让本地人看得懂,要贴近生活,关键要有地方特色,有依据,不能是人云亦云。所以,我们读志也要甄别;第二,民俗不是百度的;第三,我觉得,很多人想宣传民俗,你就听你爷爷、你奶奶怎么说,不要听所谓的专家学者诌,因为民俗在民间,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不是李彦宏创造了百度才有的。第四,我们所谓的专家学者,我们也不要把自己当成万能的,咱们比起人民来,还差的很多!

为什么要插艾?其实这是一种保健宣传。艾叶是祛湿的佳品,进入夏天,湿气很容易侵蚀人体。百病起于湿。祖先们的智慧是我们无法用现代思维理解的!俗话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再来”,可见艾草的功效!(文/平定史志办 李明义)

策划、采编丨阳泉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燕红

油炸艾草糯米糍粑(插艾草拍凉糕制凉粉)(3)

版权声明

阳泉日报社所属《阳泉日报》、《阳泉晚报》、阳泉新闻网和新媒体平台享有版权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取得阳泉日报社的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转载内容的,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单位无关,侵权请联系删除。

油炸艾草糯米糍粑(插艾草拍凉糕制凉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