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1)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2)

我的存在,或许你们都快忘记啦。

我来自你们的童年,还记得曾经做过的手工嘛?两个纸杯,一根细线穿好——就是我纸杯电话啦~

大概40年前,我第一次被主人从窗口扔出,就在要随风狗带的刹那,楼下窗口探出一双手,接住了我。

“听得到吗?”

 “还真能听到!”

那晚的月色,真的很美。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3)

但没多久,我就被收进了铁盒,而后,又有小伙伴被放了进来。听它们各自介绍,说是叫信封、BP机、电话卡、手机啥的,貌似最土的就是我了。

直至最近,我又被主人取出,从窗口抛出。另一侧窗口,探出一双似曾相识的手,将我接住。

 “来聊聊以前的事儿吧,咱家老女孩 ♡❤~ ”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4)

笔尖1978:

纸短情长 一生只够爱一人

她:“想想那年,都觉得咱们太会玩儿了。”

他:“宝贝女儿小时也做纸杯电话,但她们90后是用不上这玩意传情喽。”

如果可以,我真的还想见证下你们女儿的恋爱呀……

她:“那时沉迷琼瑶,想着初恋必须特别点呀,光逛公园约会多没劲……一眨眼都认识40年了,再体验下那时候。”

他:“我还记得那会儿老朝咱们瞪眼看的大爷 =_=|||”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5)

为了躲路边的大爷大妈,那时的情侣们常去看电影,不仅浪漫还没人盯,曾红透半边天的《庐山恋》,女主张瑜的穿衣打扮一度成为时尚标杆。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6)

但恋爱没多久,他就去当了兵,两人成了异地恋——这八成就是我当年“下岗”的主因。

他说,军营娱乐活动少,没任务时大家就爱写信,每句都斟酌很久,最熟练的就是抬头三字“亲爱的”。

她也和很多姑娘一样,整天盼着信,最想看到的人是邮递员,但信寄到时,又不好意思在单位拆,回家后再一句句反复读。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7)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8)

说出的话容易被风吹走,而一个个写出来、走了心的字,却如风过留痕。

但我和那些电话手机们不同,你俩说的每句话,我都想记住。

 转接1980:

电话边,常守着位大嗓门“红娘”

听他们往后点聊,应该是到了80年代初,我的“完全体”——真·电话普及了不少,但基本还是公用。

她:“那时电话摊子不少,每个都有大爷大妈看着,来了电话就奔街坊里喊人。”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9)

他:“张大妈那嗓门一吼吼,‘哪家的谁谁,电话!’到现在都记得。”

她:“有时直接上楼敲门呐,‘你家男娃给你打电话了!’喊得人都不好意思,接电话也不想让她听到。”

他:“最怕的还是长途,有年上北京出差,去邮电局给你打电话,满当当全是人,信号还不好,扯着嗓子喊半天,倒像吵架了。”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10)

电波省去了车马的等待,虽然仍有山海之隔,但他们总离得那么近,就像那年的楼上楼下。

  呼叫1983:

数字暗号 那些透着理工味儿的情话

他:“那会儿能用大哥大的都是大佬,几万块~ 咱们买个BP机很洋气了。”

她:“咱们结婚可是‘三大件’配齐,电视冰箱洗衣机,你给的‘小粉’,我带着就喜欢有人来呼,B—B—两声特惹眼。”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11)

 他:“但BP机只能收消息,想发消息得打给寻呼台传话,收到了想回复,又得在街上找电话。”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12)

她:“那会买机子配密码本,对照发来的数字查意思,咱俩不还编了暗语么,77就是回家吃饭 ,34去录像厅看剧,尽量不打电话。”

他们说,那时范晓萱还有首歌《数字恋爱》非常流行,唱情侣们的各种暗语。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13)

暗搓搓地想,会不会有理工男把情诗翻成数字,发给他家亲爱的破译?好像容易被打……

  打卡1990:

每个电话亭 都听了一肚子故事

或许是被回电话的需求推动,没多久,街上的磁卡电话就多了起来。

刚普及时,电话供不应求得排队,没几年就多到了能一人煲电话粥的程度。话费也便宜,一分钟一毛钱,电话卡卖得特火爆。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14)

 她:“我班里有姑娘谈恋爱,卡攒得厚厚一叠,还不好意思让同学遇见,特意跑宿舍楼外打。”

他:“那说明关系好哦!咱们是一叠信,他们是一叠电话卡。”

她:“也有信,男生写情书、弹吉他表白,学院间还有联谊舞会,比咱们开放多了。”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15)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16)

但他们说,后来家用电话普及,磁卡电话便被冷落了下来,到现在,甚至连家用电话都被拆了很多。

那些被留在街头的“大帽子”电话亭,每个都很有故事吧。

发送2000:

我们的爱情容量 何止几百兆

到千禧年前后,我的“完全体”便升级了——移动电话,再不是大哥大又大又重的模样,小巧便携,被称作“手机”。

她:“当时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特别火,滑盖的、翻盖的,起初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后来功能越来越多。”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17)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18)

他:“就半个巴掌大的黑白屏,一毛一条的短信,几百兆的内存,隔几天就得清一次。”

她:“上课时常见小情侣把手机藏桌肚发短信,课间还一起听歌,想没收但又不忍心……欸?你当时都删哪些短信?”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19)

 他:“额…工作上一些小事的短信吧,你的必须要留着呀,咱俩间没小事。”

上线2001:

看着他闪烁的QQ头像,心跳也加速起来

听他们聊着千禧年,内容愈发高大上,有点跟不上,应该是说到了……“电脑”?

她:“大家钱袋子鼓了,单位、家里都用起了电脑,是该有个专门的聊天程序,整天发短信不现实。”

他:“得了吧,你QQ号还是我教你申请的,不然得落后那些年轻老师多久?”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20)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21)

 她:“宝贝女儿中学不还暗恋一男生嘛,经常踩他空间、日志,还养小企鹅,和他的小企鹅玩。”

他:“每晚他俩还QQ聊天呢,还看明晓溪啊、郭敬明啊、饶雪漫的小说,简直就是我俩玩纸杯电话、看琼瑶的翻版,哈哈~”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22)

 正在输入2011:

朋友圈?秀秀恩爱虐虐狗

2011年前后,电话又双叒叕升级了,不止是手机,又有了智能手机,微信也应运而生。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23)

 她:“我挺奇怪,有QQ干嘛还要有微信?”

他:“QQ是赶着电脑流行那会儿,微信就是智能手机了,移动通讯。”

她:“年轻人都爱发表情包、朋友圈,看宝贝跟男友出去玩,搞个创意合影,吃个饭还拍一桌子菜。回家也跟他视频,打微信电话,短信费话费全省。”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24)

他:“早就不是算邮费话费的年头了,要算流量费。”

不仅如此,昔年的恋爱是“写写写”,现在则是“买买买”,他们菇凉的男盆友,“双十一”还帮她清了购物车。

五十年前五十年后的对比(我从1978来从尺素到网速)(25)

通信工具在变,通信进步的加速度没变;

相隔远近在变,你我心尖的距离没变。

从纸笺到指尖,从尺素到网速,相恋,相连,

无论山海阻隔,我们之间,总是连着纸杯间的那根线。

无论多久之后,起笔、打字或开口,都是那句“亲爱的” ♡❤~

(文案/王雨琦 设计/贾辰婧 吴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