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伙郝帅从今年1月开始,不断地邀请陌生来家里吃饭。他的目标是花十年请10000人回家吃饭。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汇聚在他的方寸厨房里,吃饭、趣味互动、倾诉心事……

他的厨房也被称为现实版的“深夜食堂”。

自己开一家深夜食堂(请10000人到家里吃饭)(1)

朋友的激励让他萌生了请10000人的想法

“小时候,爸爸是一名厨师,妈妈经营一家卤菜馆30年,我是在美食的滋养下长大的,吃吃喝喝让我觉得很快乐。”1986年,郝帅出生在渝北区的农村,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对美食非常热爱。

2019年底,从事教育培训行业的郝帅扩大了门店规模,打算大干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下打乱了他的计划,也让他的创业宣告失败,负债100多万。

自己开一家深夜食堂(请10000人到家里吃饭)(2)

“那时候很郁闷,晚上都睡不着。”郝帅只能把压抑的情绪都释放在做饭上。想起孩童时期家里人来人往的快乐时光,他开始不断尝试邀请朋友到家里吃饭。

“有一个朋友威威(化名),最开始我和他并不是很熟悉,有一次他来我家吃饭,在饭桌上,我才知道,原来他身患重病,需要换肾,而且曾一度想要放弃生命,但后面他看到自己母亲辛劳的背影,他选择再坚持坚持。”在那次美食分享中,威威的故事给郝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享受美食时分享的故事似乎更能打动激励人。”摸索一番后,他决心用10年时间,邀请10000个人吃饭,和他们分享美食与故事。“我自己算过,平均每个月4-6次,我是可以承担的。”郝帅说。活动从1月到现在,他已经邀请了500多人吃饭。

自己开一家深夜食堂(请10000人到家里吃饭)(3)

来吃饭的80%都是陌生人,他们在乎的并不是美食

“来这儿的有80%都是陌生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外卖员、律师、销售员……”通过郝帅的厨房公众号,陌生人便可以申请报名吃饭,只需要填写职业、喜欢的菜、参加原因、关于美食的故事等信息即可。“我不会按照申请人填写的顺序邀请。我喜欢饭局上陌生感多一点,大家都互相不认识,有种开‘盲盒’的感觉。”在收到报名信息后,郝帅会按照当天情况,随机邀请10个左右的陌生人赴局。

对于陌生人到来,郝帅也有自己的期望,“有的申请人在填写表时很随意,这会让我很难受,也许对他们来说,仅仅就是一份申请表,但对我来说,它意义非凡。我更希望能通过这个活动传递陌生人的善意和真诚。”

自己开一家深夜食堂(请10000人到家里吃饭)(4)

正如《深夜食堂》里描述,成天加班、疲惫不堪的人、失恋痛哭的人、梦想受挫意志消沉的人、忘却日常乐趣的人、被沉重的工作压得透不过气的人、因上司蛮不讲理满腹牢骚的人……他们汇聚在了方寸厨房里,分享着彼此故事,倾诉着自己的人生。

“我觉得他们来这在乎的并不是美食,而像是在繁忙的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参与感和融入感,把这当作树洞,大哭大笑,彼此传递温暖,相互鼓劲。”活动开始后,一次饭局便是一场人生故事,郝帅回忆,“我记得一次的饭局上一个小姑娘分享了一件事:她从小被亲生父母遗弃,而后被人收养。前几年她生了重病住进了ICU,看着同病房的人一个个逝去,她心里很害怕,幸好男朋友和养父母没有放弃她,不断地鼓励她积极治疗,陪伴守护在她身边,才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我当时觉得她很年轻,怎么会经历那么多,很惊讶也很敬佩。现在那个姑娘已经和男友结婚,还生了可爱的宝宝。”

10000不是终点,更像是起点

在有了请人回家吃饭这个计划后,郝帅学着通过自媒体平台,把自己的美食故事分享在网上。“很多人会质疑的,刚开始我还是会去解释,但后面就不在乎了,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前不久,他也出了一本自传式美食书——《小森活》。书里有30个故事,记录了一个80后的农家孩子,如何因为吃饭这件事,不断成长与蜕变。

自己开一家深夜食堂(请10000人到家里吃饭)(5)

从1月到现在,郝帅乐此不疲地做着请陌生人吃饭这件事,从最开始,为做几个人的菜饭,他一个人在厨房里的单枪匹马,到现在,即使有十几个人吃饭,他也能稳若泰山。他不断地“打怪升级”,“请10000人在我的计划里是10年左右,但或许还有下一个10年,20年,甚至更长。”郝帅对未来有着期许。“我希望未来我能邀请世界各地人来我的厨房,把中国美食与文化传得更远。”

潇湘晨报记者王茶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