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坡滞洪区,是西平县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也是淮河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平人,我竟然对它知之甚少。2月19日,与老葛一起初探五沟营,弄清了西平的水系和丁桥泄洪闸的由来,也对老王坡滞洪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月22日下午,再次约上老葛,绕着滞洪区走访一遭,初步揭开了老王坡的神秘面纱。

第一站:陈坡寨进洪闸

从启航路北端往东,穿过陶庄、刘店、顾庙和高速涵洞,踏上洪河左岸,就看到了陈坡寨进洪闸遗址,与小洪河南岸的陈坡寨隔河相望。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1)

陈坡寨进洪闸遗址

1950年七八月间,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毛主席亲笔批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1951年,老王坡滞洪区开建,进洪口设在谭店桂李,泄洪口设在五沟营丁桥。1953年增建陈坡寨进洪闸和新沟排涝闸,确保进洪迅速,泄洪顺畅。

陈坡寨进洪闸建成后,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老王坡滞洪区5次进洪蓄水,累计蓄洪量20余亿立方米。1965年进洪,滞洪区最高蓄洪水位达到58.01米。

好好的进洪闸,现在为啥只剩“遗址”了呢?

1966年,桂李进洪口升级为进洪闸,引洪道被拓宽,进洪能力大大提高。1967年治理淤泥河,改善了滞洪区内排水条件。1969年,小洪河陈坡寨至五沟营河段被裁弯取直,河道拓宽加深,行洪能力大大增强。如此一来,陈坡寨进洪闸逐渐成了冗余之物,最终被废弃。

第二站:陈坡寨西北角,小洪河旧河道口。

翻过陈坡寨大桥,沿小洪河右岸逆行往西约一公里,看到一座旧砖房。房子西边有一片洼地,这片洼地就是小洪河旧河道的河口。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2)

旧河道的河口。前方是京珠高速。

河口虽然低洼,但跟旁边的新河道相比,完全不像河的样子。我们请教了居住在砖房里的陈雲城老人。老陈说,新河道挖好后,这里筑起大堤阻断了旧河道,河口成了一个坑,坑北与新河道相通,上游来水在此洄旋,淤积的泥沙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现在的模样。

老陈指着南边两个村庄说,东边是陈坡寨,属于五沟营,西边是王湾,属于盆尧乡,旧河道从两村之间穿过,然后折流向东。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3)

两个村庄清晰可见,旧河道却已无迹可寻。

小洪河为啥要改道呢?

老陈说,小洪河曾被人们称为“铜头铁尾豆腐腰”,中游特别容易闹水患。特别是眼前这一段,由于向南向东接连拐弯,经年累月,冲积出一坡宽阔的良田,陈姓人家移居坡上,因此得名陈坡寨。

我想起了西平迎宾馆前面的河汊子。那里也是小洪河旧道,因为拐弯太陡,2003年被废弃,后来成为游泳爱好者的乐园。现在那个陡弯的内侧,水下还有一个缓坡,就是当年冲积而成。泳友们称这里为沙滩。直到现在,一猛子扎下去,还能捧出沙来。

老陈接着说,由于泥沙淤积严重,小洪河几乎变成“地上河”,年年都要发水。旧社会各自为政,每到汛期,东西两岸都有人持枪站岗,防止对岸耍花招。直到1969年裁弯改道,水患才彻底解除。

旧河口往西几十米,就是京港澳高速。刚在网上查到一篇题为《京港澳高速对老王坡滞洪区的影响分析》的论文,大意是,京港澳高速修建时没有进行洪水影响评价,建成后发现,由于路基阻水,对滞洪区退洪速度产生了一定影响。论文还建议,以后改扩建时,要增设桥涵数量或改路基为桥梁型式,以消除影响。不过据我看,由于滞洪区地势西高东低,洪水大部蓄积在高速以东,所以京港澳高速对滞洪区的影响并不明显。

见我关注高速公路,老陈兴致更浓。1998年,高速公路刚刚开工,那时的工程机械远不如现在先进,施工需要大量工人。老陈瞅准这个商机,在河堤上开了个饭馆,几年下来,利润颇丰。后来高速完工,他将饭馆改造为猪舍,又搞起了养殖。再后来,承包了这段堤岸,种粮种树,日子过得很是逍遥。

临告别时,忽然看到砖房上有“护堤房”三字。老陈脸上现出自豪的表情。他说自己曾是桂李水闸聘请的护堤员,防汛时需要住堤上。

不对啊。这里是五沟营,你怎么可能是桂李水闸的护堤员呢?

原来,按照西平县水利局的分工,以陈坡寨大桥为界,桥东归丁桥管,桥西归桂李管。时间再往前推,桂林水闸曾经一直管到五沟营后郑,丁桥水闸只管淤泥河。

生活处处皆学问。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肚子里都有故事。那些见多识广的老人,比如老陈,他们的故事更多。遇到这样的老人,一定不要错过。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4)

陈雲城老人正在讲述小洪河历史。

第三站:郭独笼

与老陈拱手作别,沿堤奔向郭独笼。

五沟营是与老王坡滞洪区关系最密切的乡镇。五沟营的地名是这个乡镇最别致的文化记忆。当然,各地都有别致的地名,只是五沟营尤其多。

龙泉寺,因寺得名。旧时曾有一座寺庙,曰龙泉寺。寺庙所在地亦称龙泉寺。如今寺庙已不见踪影,地名却流传至今。

留册桥,源于当年王莽撵刘秀。刘秀逃过小洪河,为阻断王莽追路,趁夜拆掉了洪河桥。桥头的这个村庄,也有了别致的名字——“刘拆桥”。后来刘秀做了皇帝,以避讳故,改名留册桥。

西平境内多地都留有王莽撵刘秀的传说。龙泉寺东边的斗刘,不知是否也与刘秀有关。

最别致的地名是郭独笼。因小洪河从村西、北、东三面绕过,仅南边有陆地可通,状如旧时捕鱼用的“独笼”,加之全村皆姓郭,故名郭独笼。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5)

独笼(网图)

我们上次到过的五沟营高中旧址,与郭独笼仅几步之遥。我们目力有限,无法看清郭独笼的全貌。要是有无人机就好了,可以从上往下鸟瞰。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高德地图。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6)

高德地图上的郭独笼

据老葛说,王阁村委也很有意思。它管的三个村子,都以葛姓为主,村名都带有葛字:套楼葛,进士葛,油坊葛。附近还有个葛湾,隶属上蔡百尺。这几个村名说来话长,西平县知名作家赵付友老师写过一篇《五沟营的村庄》,里面有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来一读。

第四站:大石桥

离开郭独笼,去找大石桥。要找大石桥,先上东大堤。

东大堤是老王坡滞洪区的东部大坝,北起桧树李,南到丁桥,大致分为三段:

北段:桧树李至新沟口。原来是洄浀河右堤,解放后屡次培修加固。

南段:老淤泥河至丁桥。原来是淤泥河左堤,解放后屡次培修加固。

中段:新沟口至老淤泥河,长848米。旧时无堤,系解放后新建。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7)

东大堤南段。左侧是老淤泥河。

汽车从丁桥驶上东大堤,蜿蜒而行,时而向西时而向北。拐了几道弯后,来到了东大堤南段与中段的分界处。老淤泥河在此脱离大堤,笔直伸向西方。距大堤约200米处的河道上,有一座石桥,桥身古色古香,看起来颇有年头。这,就是@桂林小水滴浪得漓江美等网友极力向我推荐的大石桥了。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8)

大石桥

据赵付友老师考证,大石桥建于清嘉庆11年(公元1806年),所属道路为旧时连接郾城与五沟营的官道。五沟营旧属郾城,大石桥扼守交通要塞,路边商铺林立,路上旅人如织。解放以后,滞洪区开建,接着五沟营划归西平,导致官道日渐萧条,大石桥不再受人瞩目。1958年大炼钢铁,桥上青石被运走当作炼钢的催化剂,石雕石刻被推倒沉入河中,桥身各处都不同程度受到损毁。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9)

沱沟村民刘恒业2019年拍摄的大石桥。头条网友@桂林小水滴浪得漓江美提供。

大石桥虽然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它滞洪区内最重要的古迹之一。如果有好事者将大石桥恢复原貌,则不失为一桩美谈。

第五站:新沟排涝闸

从大石桥回到东大堤,继续北上,很快到了新沟口。这里是新沟排涝闸所在地。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10)

新沟排涝闸遗址

该闸建于1953年,与陈坡寨进洪闸同龄,曾与丁桥水闸联手实现泄洪功能:滞洪区南部洪水,通过丁桥水闸泄入小洪河;北部洪水通过新沟水闸泄入洄浀河,经沱沟,在卸载村附近汇入黑河。

我们现在看到的新沟排涝闸,也只剩下遗址。闸身东面已被拆除,西面也已残破不堪。据洄浀河吕庄村民吕发户介绍,由于滞洪区北部地势更低,新沟闸泄洪更快更猛,导致下游黑河水位迅速升高,河水漫过河堤灌入卸载庄田。泄洪之后,庄田积水经月不干,无法正常耕种。官司打到省里,新沟排涝闸终被弃用。

按照老吕的回忆,新沟闸被弃用是在1968年前后。如果此说属实,我倒有另外的看法。

上世纪60年代末,老王坡滞洪区接连发生三件大事:1967年,丁桥新泄洪闸建成;同年,淤泥河裁弯取直;1969年,小洪河五沟营段裁弯取直。

这三件事综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滞洪区行洪、泄洪能力在增强,新沟排涝闸的作用在降低。这跟陈坡寨进洪闸被废弃是一个道理。排水矛盾很可能只是催化剂。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11)

沱沟、卸载与桧树李三村位置图。新沟排涝闸在桧树李正南方、沱沟正西方。洄浀河已干涸,高德地图不再显示。

第六站:桧树李

从新沟口再往北,就是桧树李。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12)

桧树李村

桧树李隶属洄浀赵村委,东临桧树王和沱沟(桧树王也属漯河)。这里有一段轶事:

后来桧树李划归西平,郾城人在描述“老桧烟笼”时就改成了下面的版本:

或者是这个版本:

美好的事物,人人都想占而有之,这是世间常情。千年古桧虽已不见踪影,它留下的美好回忆依然让两市三村百姓津津乐道。

从桧树李往西,就是老王坡滞洪区的北大堤,也叫洄浀河南堤。作为洄浀河沿岸的护庄堤,北大堤古已有之。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培修,去年又开启新一轮加固,目前尚未完成。我们原本计划沿堤走到终点土陈,结果车到金山孟便无奈折返,因为前方还在施工。

第七站:偶遇两座桥

离开北大堤,向南奔往李五路。

途中有一段土路,路上又遇一河,河上有桥,破旧程度跟大石桥差不多。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13)

老淤泥河桥

河水还算充盈,水中芦苇飘荡。我们猜想,这条河就是从大石桥伸向西方的老淤泥河。一位洄浀赵村民刚好路过,证实我们没有猜错。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14)

老淤泥河中芦苇飘荡。往东便是大石桥。

沿土路继续往南走,又遇到一条河。不用说,这是裁弯取直后的新淤泥河。与我老家权寨的淤泥河上游河段相比,这一段河道够宽,够清,够静,够美,满足了我对河流的所有想象。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15)

新淤泥河

河上没有桥,我们只能驱车沿一条田间小路向西蜗行。只当碰碰运气,也许桥在前方。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16)

田间小路,桥在前方

吃力地走了约一公里,果真看见一座桥,一座很古朴但很漂亮的拱桥。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17)

新淤泥河桥

现在已经过去了三整天,我还记得看见这座桥时无可名状的心动。请设想一下吧:一条土路,一座古桥,路边有老树,桥头有枯草,适值夕阳西下,四周安静寂寥。如果再听到几声鸦叫,就活脱脱重现了《天净沙·秋思》里描绘的场景。

只不过,我和老葛不是沦落天涯的断肠人,而是老王坡胜境的探秘者。经过我们的奔波走访,老王坡的神秘面纱正被一层层揭开。

第八站:李五路

过桥往南再走约一公里,就是李五路。

本来还规划了其它行程,想看罗成坟,想看引洪道,甚至想看合水村如何被两水合抱。看天色已晚,别的行程都可取消,唯李五路必须要看。因为,它是滞洪区内的重要标线。

滞洪区中间有道脊,人们借脊修出一条东西路,连接李庄铺和五沟营,简称李五路。划重点:路北单保,路南双保。啥意思呢?陈坡寨的老陈这样解释:李五路以北至北大堤,地势低洼,秋季极易被淹。建滞洪区时,国家已经一次性支付了秋季补偿金,以后秋季蓄水,不再进行补偿。但如果夏粮被淹,需要另行补偿。是为“单保”。李五路以南至小洪河左岸,地势稍高,本来不易受灾,如果因蓄洪造成粮食损失,夏秋两季都可获得国家补偿。是为“双保”。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18)

左侧高地就是李五路,确实比两侧田地高出不少。

车子自东向西,行驶到一处平房前,我们停下来拍照。老葛忽然惊叫起来:“前边就是二分厂啊,我来过这儿!”

五中建校以前,老葛一直在五沟营中学教书。跟我一样,他不喜欢教死书,喜欢带学生亲近大自然。那一年,他带学生参观豫坡酒厂的二分厂,然后在路边野炊。他还记得,在路边沟里看到过一条破船。

我们往沟里找了一下,惊喜地发现,破船竟然还在。

嘻嘻!这一条破船,给我们带来了额外的喜悦,浑身的疲劳一扫而光。

西平县最新城市规划(揭开西平县老王坡滞洪区的神秘面纱)(19)

路边沟里的破船

知识点小结:

滞洪区由小洪河左堤、东大堤、洄浀河右堤及西部自然高地合围而成,总面积121 km2。

老王坡滞洪区地势平坦,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既有利于蓄水,也有利于泄洪。

桂李进洪闸和丁桥泄洪闸,合作实现蓄水、泄洪功能。

小洪河为滞洪区主要外河,淤泥河为滞洪区主要内河。

李五路为滞洪区内重要标线。

罗成坟、大石桥为滞洪区内重要古迹,陈坡闸进洪闸、新沟排涝闸遗址也值得一看。


鸣谢:

赵付友(五沟营中学教师,西平县知名作家)

陈雲城(五沟营陈坡寨村民)

吕发户(五沟营洄浀赵吕庄村民)

@桂林小水滴浪得漓江美(头条网友)

@海浪292274386502(头条网友)

@用户16253299775(头条网友)

@用户491219145674(头条网友)

@手机用户6983082891(头条网友)

@诺耳的诺(头条网友)

@问问咋了(头条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