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的张军长原型是张灵甫
《红日》里的主角也是张灵甫。
这两个经典老电影,有啥不一样?
《南征北战》的故事
《南征北战》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52年的,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战争史诗片和军事片。还有一个版本是1974年翻拍的,但是故事情节差不多。
《南征北战》的主要情节是表现在部队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主要战役是莱芜战役,但是也有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其他几个经典战役,鲁南战役、临沂保卫战、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还有宿北战役一点介绍。
故事起于将军庙车站,终于将军庙车站,期间主要是南线北线作战,南线在沂蒙山前哨桃村的大沙河阻击了张军长,北线在凤凰山歼灭了李军长。高营长在摩天岭阻击增援的张军长,然后大踏步追击逃跑的张军长,在将军庙堵住张军长。游击队在部队配合下粉碎敌人妄图炸掉大坝的阴谋。主力部队顺利渡过大沙河,将张军长部队一举歼灭。张军长和参谋长走投无路束手就擒。
敌军人物主要是司令官、张军长、参谋长和李军长等一些国民党军军官。
张军长可以说原型是整编七十四师中将师长张灵甫,但是并没有说具体的部队番号,他身上也有很多其他国民党将领的影子。
李军长则比较复杂。
莱芜战役的指挥者主要是李仙洲,但是李仙洲可是指挥五个军的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
电视剧《粟裕大将》里的王耀武看起来四十多岁,李仙洲三十来岁,那就错了。
黄埔一期李仙洲年长王耀武十岁,虽然是司令官王耀武的副手,但是黄埔三期的王耀武也尊称他为“大哥”。
李军长这个人物形象,确实有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的“猪队友”李天霞的影子。当然,也还有其他国民党将领的影子。
我军的主要人物是师长、政委、刘团长和一营的高营长、教导员、张连长、机枪手、通讯员等指战员,还有房东赵大娘,村长、游击队长赵玉敏。没有太具体的原型,都是各级指战员和群众的典型代表。
《红日》的故事
《红日》电影是1963年上映,主要故事情节就是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王牌部队整编七十四师。
《红日》的故事起于涟水保卫战,经过莱芜战役,终于孟良崮战役。
《红日》故事从沈振新部在涟水保卫战中与国民党军王牌部队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血战,损失较大,主动北撤到了山东。敌人非常猖狂,大举北进,扬言六个月消灭共军。沈振新部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赶到莱芜吐丝口,团长刘胜、政委陈坚派出突击队插入敌人心脏,巨大胜利让连长石东根冲昏头脑,酒后纵马,受到严厉批评。张灵甫率领整编七十四师进攻沂蒙山区。沈振新部从鲁南星夜飞兵,抢占垛庄,切断敌人后路。张灵甫退守孟良崮,妄想吸引住华东野战军主力,让外围几十万大军将解放军消灭,实现“中心开花”。激战中张灵甫见援军无望,妄图声东击西,突出重围。解放军猛烈攻击,团长刘胜牺牲,石东根带领战士爬上悬崖,冲进张灵甫指挥部,击毙了张灵甫。
《红日》中,敌人方面几乎就是整编七十四师,主要人物有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参谋长董耀宗、黄旅长、周旅长、吴团长,王副官,还有一个虚构的人物被俘营长张小甫。
里面没表现见死不救的李天霞,没有李军长什么事。
我军主要人物是军长沈振新、政委丁元善、朱参谋长、曹师长、团长刘胜、政委陈坚,连长石东根,还有排长杨军、班长秦守本、解放战士马步生等几个各具特色的战士。可以说是覆盖了我军的各级指战员。根据地群众则有杨军的父亲、妻子阿菊等丰富形象。
《南征北战》《红日》张灵甫和参谋长
无论是《南征北战》还是《红日》,张军长和参谋长都是敌军最重要的主角,也因为演员演得太出色,不仅让观众过目难忘,也让很多人把这两个角色混淆了。
先看看《南征北战》1952年版本的张军长和参谋长
《南征北战》张军长的扮演者是项堃,原名王象坤,原籍河北吴桥(当年属于山东德州),1915年出生于济南,毕业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济南师范学校前身)。
项堃饰演了很多国民党将领,如《停战以后》的李国卿,《烈火中永生》的徐鹏飞,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典角色。而最有代表性的,当然还是《南征北战》的张军长,以至很多人都叫他”张军长“。
饰演参谋长的白穆,也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有名的反派。
《南征北战》里的参谋长的台词”这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七零前的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白穆演坏人演得太像,后来被批判。批他的那些人说:”你把坏人演得这么像,怎么会不是坏人“。
这就和陈述演的黄世仁差点被看《白毛女》的战士开枪打死一样,对一个演员来说,这算是一种赞美。
四大花旦的张瑞芳演成了地地道道的沂蒙山妇女,淳朴气质里的聪慧灵气,这也是后来的演员难以超越的。
两个版本的赵玉敏
再看看1974年本版《南征北战》的张军长和参谋长
1974年版本的《南征北战》,饰演张军长的是著名演员王培。尽管也是一位非常好的演员,他和饰演李军长的演员邵华一样,翻拍的形象,没给观众留下多少深刻印象。
观众反映1974年翻拍的《南征北战》能和1952年版本的《南征北战》相提并论的只有葛存壮饰演的参谋长和胡朋饰演的赵大娘。
葛存壮饰演的参谋长,还算有点自己的特色。
其他的各个角色,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波澜不惊,这大概也是翻拍作品的普遍现象。
对比一下《红日》里的张灵甫师长和参谋长
《红日》里饰演张灵甫的演员是舒适。
原来也想让《南征北战》里饰演张灵甫的项堃来饰演,因为项堃当时遇到一些问题,于是选择了舒适,也给了观众一个不一样然而更经典的张灵甫形象。
舒适生于1916年,2015年去世,享年100岁。
舒适原名舒格昌,6岁随父亲到上海,19岁入复旦大学,毕业于持志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前身)法律系。舒适是他在演出时,借用了他父亲的笔名,从此走上演艺界,一发不可收拾。1961年出演《红日》里的张灵甫,这是他演艺生涯的一个巅峰,也是他出演的和导演的众多影片里,最为观众熟知和津津乐道的一个角色。
舒适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也曾到南京军事学院寻访了解张灵甫的情况。张灵甫是有名的“帅哥”,而舒适饰演的张灵甫,不仅仪表整洁外形俊美让观众认可,自身的儒雅和不经意表达的骄横跋扈更是让张灵甫的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无出其右。为了表现张灵甫腿部负过伤的残疾,舒适在鞋子里放一小块石子,一走路就显得一瘸一拐。
《粟裕大将》里的张灵甫,虽然消瘦干练,但是没有舒适的这种文人底蕴,有些小家子气。
电视剧《红日》里的李幼斌本版的张灵甫,怎么看也是一身痞气,拿腔做调,穿着国民党军装的“李云龙”,就连张灵甫的家人也说根本不像。
因为演的敌军将领形象太帅,战斗到最后仍然负隅顽抗坚决不投降,舒适后来遭受批判,罪名是“美化敌人”。
饰演参谋长的演员是程之。
程之出生于1926年,原名程会春,复旦大学肄业。
程之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有名反派,号称“四大坏蛋“之一。
牛犇调侃他:”这个人除了人长得不太好看以外,其他的地方都好“。
在那么脸谱化比较流行的时代,长得不好,就是看着像坏蛋。
程之也确实在荧幕上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坏蛋形象。
《红日》程之扮演敌参谋长,不仅去拜访了地参谋长原型人物整编七十四师参谋长魏振钺,还到战犯管理所观摩了很多国民党高级军官,其中一些剧情,程之还参考了王耀武的做派。
《南征北战》的人虚构与《红日》的写实《南征北战》里的人物和故事,都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虚构,除了张军长,比较贴合张灵甫的人物形象,其他敌我双方的人物,很难和哪个具体历史人物对应起来。所以,不仅李军长难以说清楚原型就是哪一个,我军的高级指挥员,也不会和具体哪一位对号入座。
取材的战役,也是华野参加的各个战役都有。
《红日》写的比较具体,就是聚焦在打整编七十四师上,故事原型比较明显的是《红日》小说作者吴强取材于他原来所在部队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
最早在小说中,吴强用的就是六纵司令员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的原名,后来被江渭清批评,全部改为化名。
涟水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中,六纵确实都表现非常突出。
孟良崮战役是我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最经典的战例,为了围歼国民党这个五大主力之一的”御林军“,我军集中了华东野战军全部力量27万人和山东革命老区地方武装36万多人,支援前线的民工多大90万人。
孟良崮战役动用了五个纵队打援、阻援,围攻孟良崮的不仅仅是六纵,还有一、四、八、九四个纵队。地方武装和整个山东解放区的民兵、游击队都发挥了各自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是山东革命老区,特别是沂蒙山人民和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密切合作的成果。
过于突出了一支部队,后来电影也遭来一些非议。
莱芜战役中六纵共歼敌5.6万人,六纵以伤亡400人的代价,歼敌达到了24700人,缴获大量美式装备,发了”大财“。但实际上,六纵没能按照指挥部的要求抢先攻占吐丝口镇,后来歪打正着,李仙洲顺势向吐丝口镇突围,闯进以逸待劳的六纵口袋,兵败如山倒,大部分成了六纵18师的俘虏。
《红日》里张灵甫说:”三天六万人,赶鸭子也没那么快。“
实际上是王耀武生气:”就是五万头猪,共军也得抓三天。“
这个梗,《亮剑》里楚云飞又用到了重建的七十四军头上。
孟良崮战役整编七十四师被全部歼灭,后来国民党又重建了该部,留守南京,没上孟良崮的副师长邱维达出任师长,后来恢复陆军第74军番号,在淮海战役中又一次被歼灭。
六纵飞兵激渡,抢占垛庄,切断了七十四师的后路,这确实是神来之笔。
但电影表演的也有点夸张了,实际情况是垛庄防守空虚,只有一个战斗力不强的辎重营和通讯营,六纵2个先锋团牛刀杀鸡,半小时就解决了战斗,得到了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又发了个大财。
影片里的吴团长的情节,是张灵甫得到垛庄被占领的消息后,派辎重团长黄政带了一千多人前去增援,结果让全副美式装备的六纵18团一个冲锋就给打垮了。
上校团长黄政跑得慢,成了俘虏。
攻上孟良崮击毙张灵甫的是副团长何凤山带领的六纵特务团。
而剧中牺牲的刘胜团长,演员里坡看着年龄有点太大了。
孟良崮战役我军牺牲2865人。
孟良崮烈士陵园英烈碑上2043名烈士和822名无名烈士平均年龄仅有23岁。
四纵三十团、26岁的副团长黄竞,负伤后把及时输血的机会让给了营长,自己却流血过多,抢救无效而牺牲。他是我军在孟良崮战役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
在孟良崮阵亡的国民党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将领有少将副师长蔡仁杰、少将旅长卢醒等团级以上军官二十多人,伤亡官兵13000人,还有5名少将军官以下共19676人当了俘虏。
还有一个特点,《谁不说咱家乡好》这首歌不是《南征北战》里的,是《红日》的插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