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福建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各式各样的土楼分布在山谷之中,现在成为了旅游风景区,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很多人都羡慕这里的生活。
但在以前,土楼所处的地区都在偏远的山谷之中,要到镇或县里,都要走乡间小路,翻山越岭。所以在我小时候,很多同学,十几岁了都没到过乡镇。
现在生活好了很多,因为我们现在是侨乡,华侨捐款建设了医院、学校和道路。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是在村里完成的。我哥哥他们以前甚至在村里念完的高中,到练高中的时候,高中合并到镇中学里面去。广大华侨为加强建设做出了的巨大的贡献。
在上个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期间,许多地方都饿死了人,我们家乡好像没有听说有饿死的。其中原因,是广大华侨从南洋寄回的大量的面粉和食用油,帮助乡亲渡过那次难关。所以在我们那里,华侨是一个神圣的令人敬仰名词。
一讲到华侨,在80年代,那是有钱人的代名词。但是父辈们在给我们讲华侨的故事的时候,却让我们印象深刻,因为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正是为加强建设出资出力的华侨,而且很多都还健在。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是当时许多华侨的富裕程度。二是他们下南洋的原因。
下南洋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出去经商找机会。也有其他原因。
现在刚好是春节,吃美食,喝美酒,生活美满。让我想起了这个令人深刻的故事。这里讲一个大年三十下南洋的故事。
话说又是一年春节,在我们客家人传统,春节要买五花肉捞熟了敬神,然后煮成红烧肉,作为除夕应的美食。
有一个乡亲穷得揭不开锅了,他大年三十早上,到屠夫那边赊了一块猪肉,说下午把钱给他。但他真的没钱,也借不到钱给屠夫。屠夫下午两三点收摊后,便来到这个人家里想催要猪肉钱。
这乡亲当时正好把条肉煮熟,还在锅里没捞出来,远远看见屠夫来了,赶紧找一个地方躲起来。屠夫来到他家里,等了半天也没看见那人出来,认为这人想赖账,于是把锅里的条肉捞了出来。本准备只把肉带走,走出土楼大门想一想又回头,往锅里的肉汤烧了一铲炉灰,认为这乡亲不厚道,连肉汤也不想给他留下。
屠夫走后,这乡亲走了出来,看着撒满炉灰的肉汤,悲从中来,想想自己忙碌一年,过年的时候连个肉汤都吃不下。思前想后,大年夜背起行囊,背井离乡,下南洋谋生。
南洋指缅甸,老挝,泰国,印尼等国家。那边气候适宜,谋生比较容易。华侨冒着生命危险,经过重重困难,到那边之后,勤奋刻苦,省吃俭用,生活改善了很多。
华侨都在当地定居,娶妻生子,也抽空返回家乡,怀念年轻时光。给村里老人送慰问金,给每家每户送去南洋的白花油、行军散等居家药品,并每户分了几十块钱的慰问金,这在七八十年代,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家庭。
热心的华侨不忘家乡,捐资助学,建设学校、道路、茶山。为家乡的经济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些华侨领袖还成为了当地华侨社团的负责人,回国后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照片还挂在我们祠堂的墙上。
家乡的人对华侨都是感恩戴德,感谢他们不忘乡梓,用个人智慧和能力促进家乡发展,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冒着生命危险下南洋
美丽的侨乡塔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