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直在看一些育儿的文章,获益匪浅,我发现好多优秀的文章居然是做父亲的写的,而且都是大师级别的,佩服的不行——没想到男性能在育儿领域研究如此之深,如此之透本着借用、整理、分享的原则,特别把它梳理出来,激励自己并和大家共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怎么才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怎么才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怎么才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最近几天一直在看一些育儿的文章,获益匪浅,我发现好多优秀的文章居然是做父亲的写的,而且都是大师级别的,佩服的不行——没想到男性能在育儿领域研究如此之深,如此之透!本着借用、整理、分享的原则,特别把它梳理出来,激励自己并和大家共勉。

文章一共三部分,以下是正文:

(一)

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是无比关键的,如君王一般操控整个学习生涯,我个人认为,比起智商、天赋、教育资源都重要,兴趣是排第一位的!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再高的智商和天份,再好的教育资源,也不能让孩子在学习上出类拔萃。相反,很多孩子对游戏、漫画、动画却极为感兴趣,玩游戏溜的飞起,对动画片里的角色,台词熟悉的都能倒背如流,这是为什么呢?这确实值得我们家长好好探究一下。

在心理动力论里,有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概念,大概分别对应着欲望,意识和良知三个功能。

欲望遵循的是享乐原则

意识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良知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在孩子时期,起主导的是享乐原则,这就是兴趣在孩子学习时期是第一位的理由。

告诉孩子为了发展和生存学习很重要是对的,这是意识起作用的现实原则。

告诉为了社会贡献价值做一个有用的人,孩子必须学习也很重要,这是良知起作用的道德原则。

但如果没有让孩子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兴趣感,孩子的欲望起作用的享乐原则就违反了。

享乐原则是孩童时期的主导原则。因此,孩子就在情感,道德和意识里纠结,家长也在这三个领域撕裂,这就是厌学的根源。

享乐原则不是享乐主义。享乐原则是指人有追求基本需要满足,获得快乐和躲避痛苦的人的天性。

如果把人比作一台汽车的话,欲望就是油箱,意识就是方向盘,良知就是刹车。

想用教训和说道理让孩子乐于学习,就像没有汽油,却想用刹车开车一样。

(二)

兴趣如此重要,如何极大,转化和利用兴趣呢?我发明了一个兴趣列表技术:首先是将孩子在生活学习中任何体现了兴趣和厌恶的现象记录下来,形成一个兴趣图谱:

1.看动画片

2买玩具

3.打游戏

4.吃零食

……

估计很多孩子都是如此。

看到这个兴趣列表,很多家长会失望,觉得孩子不争气。其实根本不需要生气,这个列表是正常的,是一笔宝贵的丰富的资源。

因为很多兴趣外在表现形式不同,本质却极为类似,而且可以彼此转化,不要过度批判和反感,但一定要尽快转化和引导。

比如动画片,孩子为什么会喜欢呢?

有家长说:“里面有很多搞笑的情节,或者是场景是孩子生活中体验不到的。”

其实,动画片是充分结合了绘画,文学和音乐,充分满足了孩子对这三个领域的需求。

如果家长没有在其他方面满足孩子对这个三个领域的强烈需求,孩子对动画片的痴迷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动画片的问题是什么?

有群友说:“动画的刺激有点大,孩子看多了,对其它事情不感兴趣了,孩子不容易静下心。”

但是篮球刺激也大,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可以打呢?不需要动脑,像成人看综艺一样。

本质是,不是动画片不好,而是普通家长用不好动画片,既然用不好,就要避免。

动画片就好像一把刀,它很锋利,很好用,但是用不好会伤手,动画片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效应,特别特别容易上瘾。它不需要观众有很强烈的参与,那就是不需要动脑筋,只要享受就行了,具有被动性。它的内容和体裁和质量是多种多样的,容易占据其他活动的时间,精力和兴趣,它具有扩张性

因此它是一把刀,这把刀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用得好和不好。除了电子游戏以外,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动画片分庭抗礼的?既然是一把刀,我们就找到另外一把刀,跟动画片一样锋利或差不多锋利。这样才能制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找到?

家长说有:

户外活动 抖音 微信

电子游戏

社会类网络app

……

玩耍和社交,是人际之间,人与物之间的互动。我发现可以从动画片那里借力,并且能和动画片可以分庭抗礼的就是漫画。

我给孩子买了数学恐龙百科知识地理历史类型漫画上百本。

第一,选择主题健康,制作比较精良的动画。比如中文的超级飞侠,英文的粉红猪。

第二,看到一定程度,给孩子使用该动画片的点读绘本。

第三,缓慢降低动画片时间播放时间和比率,增大点读绘本使用时间。

动画片和游戏在小孩还没有成人的之前,我们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控制的绝对权威。时间是否可以用,是否可以看可以玩,看的时间,玩的时间完全由我们控制。

游戏之所以强烈过动画片,是因为它可以主动参与,不是被动的。正因为游戏是一把比动画片更锐利的刀,如果家长在没有学会控制之前,最好把它放在橱柜里保存起来。

再看看买玩具这件事。

我们首先不要定义玩具一定不好。先看有哪些可以提升孩子,帮助其迭代成长的玩具。

益智型玩具有哪些呢?

拼图

乐高

积木

航模

魔方

九连环

棋牌

蘑菇钉

迷宫

桌面足球

家长应该经常去淘宝买大量益智类的玩具,先自己玩。不要等孩子求你买爆裂飞车和陀螺,买芭比和超级飞侠时,你不知道该不该给孩子买,孩子始终要玩的。

动画引导孩子读书

玩具引导孩子动手

读书和动手搞定了,学习的基本框架就形成了。

为何动画和玩具对孩子这么有吸引力,就是深深满足了孩子对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两个基本需求。一起看动画引导到读书思考,一起玩玩具引导到动手制作,亲子关系就无形中建立了。

当然,这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借助物作为中介的。没有充满意义的各项活动,亲子关系的建立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家长,要大胆的买书!大胆的买益智玩具!要自己先读给孩子的书,自己先玩给孩子的玩具。

我花了一个多小时,读了买给儿子的兰登英文绘本,一共18本。自己不读,我觉得没有资格给孩子读。

我给女儿买的地理漫画,我有空就读。

数学漫画,我一口气读了4本。

如果给孩子买玩具买书,你自己先不玩儿不读的话,这个玩具和书就将你和孩子的距离越拉越远。因为你和小孩过的是完全不同两个世界的生活。是家长用钱来帮助孩子购买,过和你们家长完全不同的生活作业。

大家可以将给孩子已经买的书,已经购买的玩具先读一次,先玩一遍。然后看看是否你对孩子的认识是否加深,和孩子的共同语言兴趣是否增长。你会发现你开始慢慢变成引导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大师。而不是孩子的监工,敌人,仇人。这在夫妻关系心理学里,叫做认识对方的心理地图。这才是具有实际操作性,普遍适用于每个家庭的正面管教和共情方法。

狐朋狗友比至亲更亲,这是一个真理。因为狐朋狗友总玩在一起,同欢笑,同喜乐,共命运。但是如果家人之间能玩儿在一起,那么就会形成一个家庭深厚的文化传统,让整个家庭变成欢乐的海洋,温暖的港湾,让孩子能有强大的力量对抗世俗的,混乱的,不道德的社会诱惑,产生强烈的免疫力。读孩子的书,一定要采用快速阅读法。

(三)

分享一个朋友家小孩的英语学习方法,以前他用小卡片教单词,孩子没兴趣。

后来用漫威的故事绘本,钢铁侠蜘蛛侠,每页有一个漫画加一句英文,英文用来解释漫画里的故事和角色,由于孩子对漫威特别感兴趣,很快被带入了,学起来非常主动!

此外就是小猪佩奇英文版视频,天天看。小猪佩奇包含了大量常用单词,而且孩子喜欢看!

才上幼儿园,词汇量已经3000多了,然后可以自己组合造句,在家跟大人说英语很流利,跳级去跟大三岁的同学一起上英语课,老师说因为进度超前经常别的同学听不懂,只能自说自话。

(最后)

总结:首先家长要真正认识到兴趣对孩子的重要性,跟孩子讲道理和说教强迫孩子主动学习是不切实际的;从孩子喜欢的东西下手,把玩和学习巧妙的结合起来,完成兴趣转化;父母多读孩子读的书,玩转孩子喜欢玩的玩具,一起读书一起动手,建立真正的亲子关系,熟悉孩子的“心理地图”,把家风、家学巧妙的融入到这种关系中。

家长朋友们,你们觉得呢?欢迎探讨,我是柠檬妈,关注我,一起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