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迎雪(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北爱尔兰独特的文化?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爱尔兰独特的文化(落地不生根爱尔兰都柏林华人文化适应方式)

北爱尔兰独特的文化

作者:马迎雪(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

随着工业化、全球化的进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更是一种人的全球化。在这种背景下,移民作为一个流动群体,在进入到一个新的国家或社会之后,必然要面临诸如语言、就业、社会交往等问题,换句话说,移民首先要面临的是如何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才能最终融入到主流社会中去,因而研究移民的文化适应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华人移民作为国际移民中的一部分,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欧洲殖民主义国家开始涉足亚洲大陆以前,华人就已飘洋过海,到亚洲及世界的其他地方暂住或定居,寻求谋生机会。随着全球化推进和各国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增多,华人新移民的数量与规模持续扩大。华人新移民与传统移民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移民的目标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其次,与传统移民相比,新移民的教育水平比较高,大多以技术人员为主;第三,华人新移民越来越年轻化,尤其是近年来的新移民这个特点更加明显;第四,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第五,投资环境较好;第六,女性新移民增多。

本文主要是以爱尔兰华人中的学生签群体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爱尔兰,来自大陆的青年留学生已成为最大的华人群体。在这一群体内部又分为两大类,学生签群体和工作签群体,其中学生签群体占绝大多数。这部分人一般在爱尔兰长期居住,具有合法性,然而却没有爱尔兰的身份,没有永久居住权。他们虽然在文化上适应了爱尔兰社会,然而却以一种漂浮性的状态存在着,体现了一种“落地不生根”的文化适应方式。

日常生活决定了人们在特定时刻的所作所为。爱尔兰华人较强的流动性、与异文化群体的差异以及该群体内部的多样化,促使爱尔兰华人群体呈现一种分散、漂浮性的生活状态。他们没有形成所谓唐人街式的聚居区,文化上也没有同化于当地的主流族群,形成了一种区别于“落地生根”的日常生活适应方式,既保留了自己传统的日常生活模式,也选择性地接受了一些当地的生活习惯。同时,爱尔兰人也在与华人交往中不断调试。可见一种生活适应方式的形成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个两者互动的过程。两种文化可以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一方面两种文化之间维持着固有的界限,另一方面界限又在群体内部不断被打破,文化不断被混成、塑造,文化适应也呈现出多样化、差序化的特点。

经济生活也是文化适应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华人的职业特点以及由职业决定的收入水平、价值观与婚姻关系,对华人在居住国的文化适应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爱尔兰,华人主要从事的是餐饮等服务行业,尤其是华人学生群体从事者居多。很多人亲身经历了工作的辛酸与无奈,同时也见证了爱尔兰中餐馆兴衰的历史。由于学历与专业的差别,华人群体内部在收入水平、价值观与婚姻关系方面也出现了参差不齐,因而他们在文化适应的程度上不是整齐划一的,需要具体分析。

在研究华人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宗教与华人的社会生活也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宗教信仰是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又对文化适应的其他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在爱尔兰这样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是很难进去的,因而基督教可以说是华人文化适应的一个方向和策略,当然也包括精神信仰层面的满足。同时,华人教会的建立又给华人提供了一个聚集和交流的场所,成为维系华人情感联系和身份认同的纽带。可见爱尔兰的华人基督徒存在两个层次的“文化适应”的过程,一方面,基督教促进了海外华人的“本色化”,另一方面,又减缓了他们的“涵化”程度。

爱尔兰华人移民的这种“落地不生根”的文化适应方式可以说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似的历史经历和对自身及其文化模式的探寻,使得中国和爱尔兰的合作与交流存在许多潜在的基础和条件。同时,爱尔兰的历史经历以及多重性和开发性的认同观,使得大多数爱尔兰华人对是否融入爱尔兰主流社会持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强烈的落地生根的意识。另外,华人社会网络的特点也使得爱尔兰华人更容易依靠强关系,妨碍了社会交往的拓展。最后,爱尔兰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既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移民政策,也没有对移民模式做出准确的定义,因而在移民群体中并没有形成很好的积极效应。

可见,爱尔兰华人对当地的主流文化既不是被动地接受,也不是绝对地排斥,而是有选择性地进行适应与调整,在移入国的政策环境与自身的发展能力之间,重新建构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文化空间。它与以往传统的华人文化适应模式有所不同。例如东南亚华人 “落地生根” 的文化适应方式。东南亚作为东南亚华人的“第二故乡”,使得东南亚华人基于一种新的“籍贯”认同而显示出一定的“整体”族群体特性。而爱尔兰的华人既不像东南亚华人那样“丧失其共同的特征而融合于当地社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落叶归根”,而是选择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漂浮性的适应状态。事实上,这也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体现。究竟哪种力量更具影响力取决于多种因素,而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中心问题。研究发现,爱尔兰华人虽然在不断适应新的文化,但是仍然保持着诸多原生文化的价值观、习俗以及社会交往方式,从表面上看,华人的文化发生了变异,但其深层的文化认同却没有动摇。

【摘自马迎雪著:《落地不生根——爱尔兰都柏林华人的文化适应研究》,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7月出版(文章发布时有微调)】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