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教育人成长、感化人的心灵、激发人的精神、凝聚人的力量、鼓舞人的斗志等。

中国文化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绘画、书法、电影(电视)剧本、歌曲、舞蹈、摄影等,称之为"最美中国文化色"。

所谓文化名人,指的是在文化事业中取得光辉成就,创新发展,用自己的学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人,被广大人民群众公认为杰出的文化工作者。

祖国西南边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简称金平县)金河镇哈尼田村委会(原哈尼田乡)大保寨哈尼族青年画家黄泽金,他在绘画艺术上取得惊人成绩,他是中国第一位年龄20岁之前被学校推荐保送到世界上最高等级的艺术殿堂——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学习深造的画家,他是中国第一个研究出中西方绘画技法融入一体的点画艺术的画家。目前,他的部分艺术作品被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绘画艺术权威机构和知名人士收藏,更重要的是他的部分绘画艺术作品被列入21世纪中国绘画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格最高的前10位之内,由此,他一跃成为绘画艺术界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享有原国家领导人题词:"有志青年黄泽金"之美誉、享有国家领导人题名:"黄泽金美术馆"之美名,其美术馆建在香港。他被称作"东方艺术天子""中国第一点画大师""中国文化名人"。由此,他从小生长的村寨被称作"中国文化名人村",他生长的家庭院被称作"中国文化名人黄泽金旧居"。

"天地永存,学艺永恒。头顶上的高高天空、眼底下的巍巍大山我改变不了,但我用勤奋努力、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黄泽金的名言,也是他人生的光辉写照。

关于国画名人的事迹(黄泽金的故事之一)(1)

△黄泽金在上海求学。图源央视网

、名人旧居亦珍贵,四代同堂富新韵

黄泽金旧居位于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金河镇哈尼田村委会大保寨,始建于1943年,建筑形式为四合院,是当地古老的民族传统建筑结构形。主房门朝东,共翻修过两次,第一次草房屋顶改为石棉瓦房顶时间2004年,第二次石棉瓦屋顶改为现在的彩钢瓦屋顶,同时土墙也被喷上一层淡红漆,此次改房时间2019年。

该旧居中的平房是2004年黄泽金主持修建,房里至今还摆放着他用过的书籍、笔记本,还有他当年睡过的木床及使用过的生活日用品等。旧居中的石棉瓦屋还挂着他当年在家院艺术创作室举办美术培训班时用的黑板,以及参训学生们的素描画作品。屋里还摆有他的三哥黄泽光夫妇的铁床等物件。

自从黄泽金的父亲因病于2021年9月逝世后,该旧居一直由黄泽金的三哥黄泽光管理、保护。

该旧居,曾是黄泽金的爷爷和奶奶、父亲和母亲、姑妈、叔叔、哥哥和嫂子、姐姐、侄子,以及他自己,共有家族四代人同住,全家人口数最多时达20人(含黄泽金的继母)。

黄泽金旧居是近百年来祖国西南边疆广袤无垠的云贵高原上不可多得的一个文化名人旧居,得到了上级和当地各有关部门各级领导、广大知名人士及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据悉当地有文化人士正在规划把该旧居建设成乡村振兴的文化旅游景点。

同时,还有的单位主管者正在规划将原国家领导人为黄泽金题词:"有志青年黄泽金"这一金口玉言,制作成大石雕立在单位大院门口,以示宣传中国文化名人。

关于国画名人的事迹(黄泽金的故事之一)(2)

△黄泽金旧居院主房。黄泽光/摄

关于国画名人的事迹(黄泽金的故事之一)(3)

△黄泽金旧居院左排房的左居室为黄泽金住过的居室。黄泽光/摄

关于国画名人的事迹(黄泽金的故事之一)(4)

△黄泽金旧居院右排房。黄泽光/摄

、高天厚土永不变,从小确立大目标

黄泽金,笔名爱国者,1979年12月生于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金河镇哈尼田村委会大保寨。他从小生长在一个哈尼族文化世家,他的爷爷黄四是农具设计师及制作师、大保寨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父亲黄正发是民办教师…他的奶奶陈二妹和母亲曹自英都是家庭主妇。

黄泽金从小心存鸿鹄之志,树立了长大后当画家的远大理想,特别喜爱中国绘画艺术,5岁开始在家长、教师的潜移默化下研习绘画艺术,系统地学习了素描画、水彩画、工笔画、国画、油画等知识及技法。他年龄11岁时,母亲因病医治无效而逝世,这对他是无比沉重的打击,对此他撕心裂肺地痛哭过。从此,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失去了与其他同年人一样享有幸福生活的美好岁月。

黄泽金从12岁开始,在人生最艰难困苦的求学道路上前行。他边上学边学习绘画艺术知识及技法,平时的周六、周日和学校放暑寒假时间里,除了完成学校教师布置的作业之外,一边勤奋自学绘画知识及技法,一边跟着父亲到自家的梯田、梯地里学习做农活,成了父亲身边最得力的劳动助手。与此同时,他经常到村寨附近的山坡地、田地边的草丛地摘猪草、割牛马草、放牛马,还在村寨附近的自家梯田及其他人家的梯田里放鸭等。他从小深知要为大人做力所能及之事的道理。

黄泽金在读中学期间,帮助父亲犁田种植水稻、犁地种植玉米、蔬菜,还在自家的梯田里建起了田棚、挖好了鱼塘养鱼等。

关于国画名人的事迹(黄泽金的故事之一)(5)

△黄泽金艺术作品《双马图》。

、家境贫寒心自强,坚持学艺不停笔

越是艰难困苦的环境,越能磨练人的意志。黄泽金初中毕业之前,他的爷爷、奶奶、母亲等亲人先后因病逝世,他的父亲在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建设,他的大哥参军当铁道兵去了,他的三哥在县粮贸公司当工人,他的三个姐姐先后出嫁到距离家较远的外地,这样他的家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家里所有的劳动生产任务主要靠他和父亲两人来完成,在农忙季节家里的农活仅靠他两人实在是干不完,只好依靠亲朋好友们来帮忙完成的。

黄泽金从读初中开始,他就家庭经济困难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他在家里能够得到帮助的就是父亲、三哥和大哥了。他靠年迈体弱多病的父亲劳动生产、做生意来维持生活,靠三哥的帮助引领下读完初中,靠大哥来帮助购置一些绘画需要的书籍等。

在家庭经济极度困难、生活环境极其艰难的面前,黄泽金不是一蹶不振的人,反而具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执著追求,勤学奋进,永不放弃。同时他还记住母亲曾经对他说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只要是做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情,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想方设法去战胜困难,不能被困难吓倒,不能停止不前,要付出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它,而且要做到自己满意、人民群众满意,这就是做事情的最高标准。"

他时刻用自己心中的目标、用母亲说的这句名言来鞭策激励自己前行。于是他在学习绘画艺术知识及技法、艺术创作过程中,惜时如金,把别人休息的时间视为自己学习知识、艺术创作、成长成才的美好时光,勤奋学习,天长日久,使他熟练掌握了素描画、工笔画、国画、油画等多门绘画知识及技法。

与此同时,他认真监摹学习徐悲鸿、齐白石、吴冠中等文化艺术名人的作品,从中汲取名人艺术之精华。除此之外,他还亲临金平县境内的"三大主峰"(分水岭、五台山、西隆山)、哈尼梯田、云贵高原上的哀牢山、长江、黄河、北京天安门广场、故宫、八达岭长城、内蒙古大草原等名胜古迹和名胜风景区写生,收集了大量的绘画素材,从中深悟大自然四时万象的神态精神。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经常不分昼夜、挑灯夜战,聚精会神地研制绘画艺术。他胸有成竹地说:"艺不惊人不停笔。"有时没有画纸,他就到当地的学校、工厂、驻地军营周围捡旧报纸、水泥纸等,当画纸用;有时没有画纸,他就在一些石头、沙滩、地面上作画,特别是他用一些塑料布和玻璃块当画纸,在塑料布和玻璃块上画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飞鸟画、建筑物画等,画了又擦,擦了又画,这样重复地作画,研制出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

关于国画名人的事迹(黄泽金的故事之一)(6)

△黄泽金艺术作品《万里长城》局部。

关于国画名人的事迹(黄泽金的故事之一)(7)

△黄泽金艺术作品《锦绣山河》。

、国新家新形势新,山美水美人更美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是息息相关的。黄泽金生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这是中国经济、文化、科技等全面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时代,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幸福美好的时代。

改革开放精神: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所形成的精神品格。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品格。开放既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改革的一种方式,旨在敞开国门向世界学习一切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不断取得胜利的宝贵精神。"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人的创新精神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最强大力量。黄泽金就是在改革开放伟大精神的激励下,艰苦卓绝地进行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萌发出艺术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践行着艺术人生与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发展共荣的理念,展示出艺术人为祖国文化繁荣发展而用一生去研究艺术的精神品格。他在中学时代就有着如此先进的思想、有着何等可贵的精神品格,实在是令人钦佩。

人的思想,指挥着人的一切行动。人的语言不是最美的行动,而行动才是最美的语言。黄泽金在绘画艺术创作中,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了绘画艺术建田棚种水稻。黄泽金说:"我建田棚种植水稻有三种愿望,即亲身体验劳动人民劳动生产实践生活;种粮食养活全家人;用于画建设梯田、种植水稻的劳动人民的艺术创作创造良好条件。"他把田棚当作最美好的艺术创作室,每当家乡种植水稻的季节,他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地劳动生产即犁田、耙田、抬埂子、种水稻等,种植好水稻之后,就要保护好水稻,最后还要收割水稻,这样一年又一年重复地进行着。其间每天晚上夜深人静时,他就在低矮简陋的田棚里暗淡的灯光(柴油灯或蜡烛灯)下,全神贯注地进行绘画艺术创作。从中他深有感触地体会到,家乡人民开垦梯田、种植水稻的劳动过程不是简单地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语言就能够描述得了的,而是亲临其境或亲临亲为的人才能够精准地描述这项伟大劳动生产的整个过程。

关于国画名人的事迹(黄泽金的故事之一)(8)

△黄泽金在自家梯田里自行建起的田棚。

二是为了绘画艺术挖鱼塘养鱼。黄泽金说:"我挖鱼塘养鱼有两种愿望,即养鱼卖钱给家庭增加经济收入;用于画活鱼形态的艺术创作。"他在鱼塘里养草鱼、鲤鱼等,一般两年更换一次鱼种。平时每天都仔细观察鱼的形态,掌握鱼的形态,为自己画鱼类艺术作品创造有利条件。

关于国画名人的事迹(黄泽金的故事之一)(9)

△黄泽金在自家梯田里自行挖的鱼塘。

关于国画名人的事迹(黄泽金的故事之一)(10)

△黄泽金艺术作品《海阔任鱼游》。

三是为了绘画艺术养牛。黄泽金说:"我养牛有两种愿望,即用牛犁田、犁地;用于画活牛形态的艺术创作。"他通过每天对牛的形态跟踪观察,掌握牛的形态,为自己画牛类艺术作品创造有利条件。

关于国画名人的事迹(黄泽金的故事之一)(11)

△黄泽金艺术作品《人与耕牛同行》。

四是为了绘画艺术养马。黄泽金说:"我养马有两种愿望,即自己太年轻扛不起重的物体,用马来驮运家里用的粮食等;用于画活马形态的艺术创作。"他通过每天对马的跟踪观察,掌握马的形态,为自己画马类艺术作品创造有利条件。

关于国画名人的事迹(黄泽金的故事之一)(12)

△黄泽金艺术作品《奔马图》。

黄泽金就是在自家梯田里自行建田棚、挖鱼塘等劳动生产实践及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培育了坚韧不拔、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勇于担当、勇于创新、拼搏奉献的可贵精神。

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泽金在读小学、中学期间,他的美术作品在多次参加其所在学校及全县中小学师生美术比赛中荣获金奖。他在当地绘画艺术界出类拔萃,引起广大教师和艺术界知名人士的广泛关注。后来,由于黄泽金在绘画艺术上彰显超群的才华,取得惊人成绩,被上海黄浦江风景美术学院破格录用,这尚属金平县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先例。

、结语

从一个穷乡僻壤的大山深处哈尼山寨炼就的"中国文化名人"黄泽金所经历的绘画艺术生涯中,再次深刻地表明了,人不论是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有最重要的"三步":首先是要确立奋斗目标;其次是要作出实现目标的具体规划;再次是要付诸行动,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样不怕困难,不惧艰险,砥砺前行,勇毅攀登在到达目标的道路上,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