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系统

2.1灭火系统形式选择

全淹没灭火方式:

油库区的油库、地沟通常设在地下,大量油品在这里储存,油库区往往处在有封闭结构的环境中,从而在设计时采用全淹没灭火方式会比较切合实际情况。但这些区域的维护结构必须附和全淹没灭火系统的基本要求:

1)保护区必须为独立区域;

2)保护区的维护结构耐火极限>0.5h,耐压强度>1200pa;

3)防护区灭火时应保持封闭条件,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以及用于该防护区的通风机和

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等在喷放前均应做到自动关闭;

4)保护区与外界若用隔断玻璃,为了达到防火要求需采用防火玻璃,耐火极限>0.5小时;

5)喷放二氧化碳前,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并停止一切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运行;

6)保护区的门必须采用外开且能自动关闭的防火门;

7)防护区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 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 以上,

扎机本体灭火一次二次过滤器一次二次工艺润滑油库一次二次三次四次稀油库一次二次三次四次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用于什么(什么是二氧化碳灭火系统)(1)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看甲方经济条件情况可以建议按照“表二”设置系统,这样不但可以满足我国现行规范,而且可以对整条生产线进行同时灭火的能力,并且使扎机本体三次灭火,过滤器三次灭火,油库三次灭火,以及达到任意两个组合同时灭火的目的。

“表二”

扎机本体灭火一次二次三次
过滤器一次二次三次
工艺润滑油库一次二次三次
整个防火区域一次灭火

3.火灾探测及警报系统

3.1火灾探测类型的选择

防护区域探测器类型选择原因
扎机本体火焰探测器,点型差定温探测器或定温管状感温探测器其实在扎机工况中使用火焰探测器是最快捷的探测方式,但往往让其它一些外界紫外源干扰,系统老误报警,所以用户不大欢迎此类方式,对此情况只需在探测角度方面采取些简单措施就可以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差定温探测器的安装不要墨守成规,要根据机器的外形在不影响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尽可能贴近着火点布置探测器,以消除空气流动对其性能的消弱
棍缝火焰探测器(双与门)着火几率较高,在使用火焰探测器时要注意安装探测器射线范围控制栅。
烟道空气管探温装置或可回复式缆式感温探测器
集油槽点型定温和差定温探测器空气流动对其温度范围影响不大,采用点型探测器要实际一些。
主坑道点型定温和差定温探测器可形成封闭空间的室内采用点型探测器是比较理想的,实际证明实用性很强。
油库点型定温和差定温探测器可形成封闭空间的室内采用点型探测器是比较理想的,实际证明实用性很强。
过滤器火焰探测器,点型差定温探测器或定温管状感温探测器

3.2 警报装置设置

对油库、主坑道保护区的内、外均设置声、光报警装置,为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在释放灭火剂前,应发出火灾报警,火灾报警至释放灭火剂的延时时间应按照实际情况测试后设定,不能刻意的设定30S;对扎机本体、烟道、过滤器、棍缝不要作延时,符合条件就立即喷射;板式过滤机报警时,地下油库要同时报警;主机报警时,地下油库、主地沟要同时报警;为保证灭火的可靠性,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之前或同时,应保证必要的联动操作,即灭火系统在发出灭火指令时,由控制系统发出联动指令,切断电源,关闭或停止一切影响灭火效果的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系统探测都采用的是“与门”电路,所有区域都应处在自动状态,而不应该使任何区域处在手动控制状态下,因为自动状态下手动控制是优先的,因为在此种控制方式里误喷几率实在是非常低;主操作台、入口操作台、出口操作台上都设有主机(主、备用区)的操作按钮; 主操作台附近布置三个按钮,用作辊缝、主机(主、备用区)的起停按钮,其余各区的按钮分为本体和主操作室控制两种模式,但主操作室的按钮要和辊缝(主、备用区)的按钮分开放置;主机、地下油库、主地沟、板式过滤机等消防灭火区域均设置手动起停按钮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