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太后其实是非常不喜欢甄嬛,甚至是非常排斥甄嬛的。

因为在她看来:选秀的目的是为皇上充实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

服侍皇上的女子不需要太过聪慧,不能独揽皇恩,更不能威胁到乌拉那拉氏和乌雅氏的家族荣耀。

可偏偏甄嬛第一次出场,就处处踩在太后的雷区。

当皇上问甄嬛是哪个嬛字,甄嬛回答到:嬛嬛一袅楚宫腰。

由此可见甄嬛颇通诗书,才情兼具,这样有才华有见识的女子,一旦专宠,后果是非常难以把控的。

其次,甄嬛的容貌和纯元相似。

太后知道自己儿子对纯元的长情和难以割舍,所以为了不再生出事端,她只能极力阻挠甄嬛入宫。

她先是借口甄嬛的姓氏犯了皇帝名讳,又是让孙姑姑扔猫吓唬甄嬛。

甄嬛传甄嬛为什么进宫的(甄嬛进宫后与太后第一次正面交锋)(1)

其实就是想借甄嬛殿前失仪的纰漏,彻底阻断甄嬛再次参加选秀的可能。

但是甄嬛没有失仪,反而顺利入宫了。

可即便甄嬛入宫,太后依旧不待见她,甚至经常明里暗里敲打皇上不要专宠甄嬛。

皇上几次夸赞甄嬛懂事、有才情,提到让甄嬛前来拜见,太后也总是推脱着不见。

其实太后哪里是不想见,她恨不能狠狠地敲打甄嬛一顿呢。

只是太后不想私下见,更不想让皇上带甄嬛前来见面。

如果私下见面,甄嬛见识不到太后在正式场合里的威严,敲打一顿毫无效果。

如果是皇上带甄嬛前来请安,当着儿子的面,太后也不好发作。

所以,太后挑了个合适的机会,既能见到甄嬛、还能给甄嬛下套。

那这次机会就是后宫全体小主去寿康宫朝拜太后。

太后说许久不见莞贵人了,皇后立刻会意。

即刻向太后说道:莞贵人很懂事,性情很和顺。

这其实就是皇后和太后对甄嬛的捧杀,新进宫的嫔妃那么多,皇后谁也不夸,偏偏夸赞甄嬛。

因为甄嬛专宠,六宫侧目,华妃更是对其恨之入骨。

皇后只夸甄嬛懂事,就是想把甄嬛捧高,挑起华妃等人的嫉妒和忌惮,让甄嬛成为其他嫔妃共同的敌人。

太后脸色一沉,看了甄嬛一眼,甄嬛再次行礼,太后顺势夸赞道:很好,的确很懂事。

甄嬛传甄嬛为什么进宫的(甄嬛进宫后与太后第一次正面交锋)(2)

其实太后当着后宫众人的面,只夸赞甄嬛,目的也是要把甄嬛架起来。

趁机挑起六宫其他嫔妃对甄嬛的嫉妒,给甄嬛埋下几颗软钉子。

不信你看,自从太后见到甄嬛开始,华妃看甄嬛的眼神都流露着愤怒与不屑。

甄嬛传甄嬛为什么进宫的(甄嬛进宫后与太后第一次正面交锋)(3)

但是甄嬛面对太后的夸赞,她的回应很是得体。

甄嬛没有否认,没有用谦虚去切断她与太后的聊天回溯通道。

甚至是借机夸赞了在场所有人,降低了其他嫔妃对自己的忌惮和敌意。

并且甄嬛还趁机拍了皇后和太后的马屁,让两人对自己的刁难暂时和缓了一些。

甄嬛说道:臣妾年轻鲁莽,幸好有太后福泽庇佑,皇后与诸位姐姐又肯教导臣妾,才不致失仪。

甄嬛传甄嬛为什么进宫的(甄嬛进宫后与太后第一次正面交锋)(4)

这三句话是巧妙回复别人赞美套路中的高级用法:谦词 转移重点。

谦词指:指用来表示谦虚的词汇,比如过奖了、不敢当、谬赞了等。

转移重点指:将众人的目光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其中包含了四个方面:感谢相关的人转移到相关他人、转移到客观环境、转移到具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上面。

所以回顾甄嬛的这三句话,就非常简单了。

第一句:臣妾年轻鲁莽,属于谦词,更准确一点属于自谦。

第二句:幸好有太后福泽庇佑,是转移重点的第一个切入点,感谢相关的人。

所以,甄嬛先是感谢了太后的福泽庇佑。

第三句:皇后与诸位姐姐又肯教导臣妾,才不致失仪,是转移重点的第二个切入点转移到相关的人。

甄嬛把自己懂事的原因,转移到了在场的皇后和其他妃嫔身上。

表明自己懂事,是皇后和其他嫔妃对自己的教导,在场的都有功劳。

这样三句话,不仅用最合适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谦虚,还照顾了其他嫔妃的情绪。

这不就是高情商,会说话、会做人吗?奈何我们中国人自古比较谦卑,遇到夸赞的第一反应就是否认。

这种行为习惯其实很不好,你否认就会切断别人接下去谈话的回溯通道,那还怎么聊天?

而且在现实职场中,很多职场老司机,看准了大多数人的谦虚,所以惯用捧杀这一套路。

他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只夸一你个人,如果你接受了夸赞,会让其他人更加嫉妒。

如果你想要表现一下谦虚,其他人不仅嫉妒,还会感觉你虚伪、矫情。

他们心里对你会有更多的敌意和偏见!所以你必须学会巧妙回复别人的夸赞!

不论领导、同事对你是真心夸赞,还是另有目的挑起竞争对立,上述的套路公式,一招就可以解决。

当你领导夸你时,你首先要感谢他领导有方,大力感谢同事积极配合,最后顺便说自己只是运气。

如果是同事夸赞你,你要感谢从他身上学到许多,适当举个例子,最后再夸团队配合好,领导指导的棒!

不出三个月,你领导、周围的同事,大多都会和你相处愉快,这样你就少了一大部分麻烦。

那现在,如果大领导夸你项目做的好,你会回复了吗?

千万别再谦虚地说:没有没有。

因为这样就把聊天的回溯通道切断了,领导想进一步表扬你,都被你一句话给堵死了。

你要这样说:领导您真是过奖了,主要是您领导有方、咱们团队配合得力,我才有这个机会和运气拿下这个项目。

哦对了,还有个事需要和大家说一下。

昨天因为写了应对“谜人”上司的方法,有人给我发私信,说我心思歹毒,满脑子算计,一看就是小人做派而且误人子弟。

随你怎么说,你没遇上这样的上司,我很为你庆幸。

但是你自己没掉过坑,不代表这个世界上没有坑。

哪怕我昨天的更文能解救一个人,我也深觉值得。

我懒得和你理论,毕竟人世间的悲喜并不相通。

下次请你指责别人之前,好好想想: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