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也称“月经错后”、“月经过期”等,是月经失调的一种常见类型。女性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都属于正常范围,周期长短因人而异。但是如果超出7天后还没有来月经,即为月经推迟。

月经推迟的原因哪方面引起的(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哪些)(1)

那么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跟大家详细说一说:

1.怀孕

在月经延迟10天后,可到医院做尿妊娠试验,若为阳性很有可能怀孕,怀孕也会有其他一些症状,如畏寒、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

2.药物

服用含孕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紧急避孕药等,可致黄体期延长,可造成经期推迟。新一代胃动力药也可能引起经期推迟。

3.手术引起

如宫腔手术引起宫腔或宫颈粘连而致经血无法排出,从而使月经推迟。

4.内分泌失调

肥胖、过度节食、起居无常、卵巢功能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可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调,发生经期推迟。

5.慢性疾病

慢性肝炎、肺结核、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的贫血、缺乏维生素E等,往往会引发经期推迟。

6.精神因素

如精神紧张、压力大、环境改变等心理因素等,都可以引起月经推迟。

中医则认为本病的病因有虚实之别。虚者多因肾虚、血虚、寒虚导致精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溢满而经迟;实者多因血寒、气滞等导致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溢满,致使月经后期而来。

1.肾虚

先天肾气不足,或多产房劳,损伤肾气,肾虚精亏血少,冲任亏虚,血海不能按时溢满而经迟。

2.血虚

体质素弱,营血不足,或久病失血,或产育过多,耗伤阴血,或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均致营血亏虚,冲任不固,血海不能按时溢满而经迟。

3.血寒

(1)虚寒: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阳虚内寒,脏腑失于温养,生化失期,气虚血少,冲任亏虚,血海不能按时溢满而经迟。

(2)实寒:经期产后,外感寒邪,或过食寒凉,寒搏于血,血为寒凝,冲任阻滞,血海不能按时溢满而经迟。

4.气滞

素多忧郁,气机不宣,血为气滞,运行不畅,冲任阻滞,血海不能按时溢满而经迟。

本病常与月经量少兼见,治疗及时得当,预后较好,否则容易发展成闭经。生育年龄,若月经推迟、量少,常可导致不孕。

治疗首先先排除影响月经的外界因素,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症状仍未改善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以便及早针对性的治疗。可采用中药调理和食疗方法。还可以配合针灸疗法,效果都不错。

月经期间注意以下预防调护:

1.适寒温。经前及经期注意保暖,经期身体卫生能力差,应尽量避免受寒、淋雨、接触凉水等,以防血为寒湿所凝,导致月经病的发生。

2.节饮食。经期不宜过食寒凉冰冷之物,以免经脉壅涩,血行受阻。

3.调情志。经期情绪稳定,心境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