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哥不要”作为B站乃至华人世界的常驻梗几乎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出自2013年台湾教育部门制作的一部名为《如果早知道男生也会被性侵》的短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有关于杰哥的表情包?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关于杰哥的表情包(没有闽南话就没有)

有关于杰哥的表情包

“杰哥不要”作为B站乃至华人世界的常驻梗几乎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出自2013年台湾教育部门制作的一部名为《如果早知道男生也会被性侵》的短片。

造成“杰哥不要”爆红的不只是这部短片的内容,对于台湾地区以外的华人来说,典型的台湾普通话也是其中一个原因,甚至一些“梗”就来自台湾普通话里的特殊现象。而这些特殊现象中有一部分则很明显是台湾势力最大的方言——闽南话造成的,所以几乎可以说“没有闽南话就没有‘杰哥不要’”

扮演主人公之一的杰哥在B站@铁牛杰哥官方频道 上传的这部短片已经达到了上千万的观看量

在这部短片中,主人公杰哥和阿伟的对白虽然是普通话,但明显有很多闽南话的痕迹。

“你很勇喔”

在闽南话中,“勇[iɔŋ³]”是一个形容词,常见的义项有:①形容物体或人的身体结实、牢固;②形容人强壮。

杰哥对阿伟说:“你很勇哦?”,这里“勇”的意思正是闽南话里“勇”的第二个义项,但是杰哥用的是普通话“勇[yǒng]”的读音,并且使用了普通话的程度副词“很”来修饰它。

而在普通话中,“勇”甚至都不是一个词,只是一个不成词语素,也没有和闽南话这两个义项相近的意思,这种异常情况来自于闽南方言的影响。

“我房里有一些好康的”

很多网友把“好康”理解成“好看”,也以为台湾普通话把“看”讲成“康”,其实台湾普通话中并不会把“看”说成“康”。

实际上“好康”来自于闽南话中的一个形容词“好空[ho³ kʰaŋ¹]”,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概相当于“不香吗”的“香”,“好康的”则是“好东西”的意思。

其次“康”在福建、台湾(尤其台湾)大部分地区的闽南话中都不可能念成"[kʰaŋ¹]",这个字在台湾绝大多数闽南话中只有"[kʰɔŋ¹]"和"[kʰŋ¹]"两个读音,大家可以在说闽字词典查到。

“死了啦!”

阿伟玩游戏被奶奶叫住之后,他的游戏角色死掉了,大喊“死了啦!”,这也可以说是闽南话语法的影响。

福建、台湾地区不少闽南话中,表示报道一个新情况的语气词(相当于普通话的“了”),后面往往可以再加一个表示强调的语气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啦”)。

尽管这些语气词的具体读音在闽南各地可能都不同,或者甚至可能不是同一个词,但这个规则是比较一致的。泉州话可以说“死唠喏[si³ lɔ⁰ lia⁰]!”,台湾话(此指台湾闽南话)则可以说"[si3 a⁰ la⁰]"。

阿伟喊的“死了啦”,便是把游戏角色的“死”作为一个阿嬷不知道的新情况,加以强调的语气,告诉阿嬷。但是“了”和“啦”都是普通话的语气词,这句话明显受到了闽南话语气词规则的影响。

“登dua郎”

杰哥说的“登dua郎”是一个原原本本、甚至都没有经过折合的闽南话词语,就是一句闽南话。它的本字为“转大侬[tŋ³ tua⁶ laŋ²]”,在台湾闽南话中指的是青春期发育的过程。这个词语的意思在闽南话里的说法比较多,泉州话说“转大[tŋ³ tua⁶]”“转胚[tŋ³ pʰə¹]”。

一般我们谈到“闽普”,主要都在讨论语音的问题,在闽南人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这种语法和词汇被闽南话带跑的情况。在我的普通话口语中,量词几乎被闽南话洗得体无完肤,比如“一只车”“一根手机”。

泉州话中通常用“只[ʦiaʔ⁷]”来充当车的量词,在普通话说“一只车”的这种情况就类似于杰哥的“你很勇”。

“一根手机”则主要是因为在我的母语中,手机的量词和条状物一样是“根”,在说普通话的时候虽然没有把“支[ki¹]”的读音带进来,但还是像母语一样把手机和条状物的量词混为一谈了。

©说咱闽南话App字词典

这种情况在共同语教育不发达的古代则更是常见。清代琉球人来中国需要学习官话(当时的“普通话”),而他们的官话教材都是福州的文人编写的,他们学会的就是福州人说的“二手”官话。在一些留下来的教材经常能看见类似的情况,如“很着(很对)”,闽东、闽南地区都把“对”叫“着[tioʔ⁸]”,福州今音"[tuoʔ⁸]"。

泉州崇福寺的几根明代龙柱刻着“某某舍龙柱一枝”,这里“龙柱”的量词用“枝”,可能也是受到闽南话的影响。虽然文言里条状物的量词也有用“枝”的,但是文言里说“柱”“龙柱”的数量时,一般不用量词。“龙柱一”是更常见、也可能是更规范的说法,在一系列官修史书中也是这么写的。

古白话“柱”的量词则和现在的普通话一样以“根”“条”为主。写檀越信息的人文化水平不一定高,也可能未受过严格的文言训练,而古白话中也没有这种说法,或许我们可以考虑这种情况是受到闽南方言的影响。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