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在这里先祝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成长时代被忽略的大多数19)

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

辞旧迎新,在这里先祝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除了扎根,恐怕没有其他的词更能形容这个被忽略的主题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植被根须都在地下,平时看不到,而我们过往的大多数经历也因为平凡而被淡忘掉。

那些举世瞩目的大人物,在曾经平凡时也不会被大家关注。

那就更不用说一个普通人,在成长过程中被自己和他人忽略了多少了。

大家上学到一定年纪,都会知道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

同理,我们一路成长过来,会逐渐知道很多这样的知识以及道理,但是大部分的经历就和扎根一样,埋在地下客观存在但是又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

我不想用孟夫子写文章那样,排山倒海,把扎根比喻成什么汲取养分的过往,写一些心灵鸡汤之类,因为荀子在《劝学》中也说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自己专业有门课就是树木学,从物种的多样性角度谈的话,根系发达和不发达的乔木都是有的,低矮的灌木中也有根系比枝干庞大多的树种。

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生长环境,曾经的扎根总会影响目前的状况,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

用根组词的话,不难想到树大根深,根深蒂固,盘根错节,追根求源……

根本这个词也频繁被我们使用,用来讨论问题的发源和本质。

三十而立,说得就是一个人在三十岁站得很稳了,而这个稳,就是自己曾经扎的根来提供营养。

虽然我是个90后,94年出生和很多95后也曾经是同班同学,但是上学时候我接触网络文化并不多,虽然会经常上网玩游戏,但是看段子的频率不高。

18岁上大学那年用上了很加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后,如果不是一个同学有一天发短信让我下载个微信,恐怕我接触微信这种社交软件的时间还得推迟点,同样淘宝,美团之类的软件,也都是后来大家都用上了,我才安装下来使用的。

在这里我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而且当时的我没有使用这些软件的需求,而且真的用上了,这些软件APP又不难操作,反倒是节约了自己曾经的很多时间。

————————————————————————

前段期间我和朋友还开了个玩笑,我说是不是大家刚开始接触智能手机,大部分功能都是用来娱乐的,电脑也是如此,玩手机玩电脑在父母那一代人的思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了。

尽管现在互联网创业的门类和项目已经如此五花八门了,但是因为一开始有很多人先入为主认为他只是个社交工具,所以对网上的东西还是有一种成见呢?

朋友说了自己父母和家里亲戚用手机好像也就用那么几种功能吧,我也根据自己父母对手机态度的微小幅度转变总结了一下,互联网在90后,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95后的群体中,扎根更深。

虽然有些人吐槽说看了一圈症状,觉得自己癌症晚期了,也有人开玩笑,说跟着网上的某些症状去分析,自己好像就是有某些明显的心理疾病。

我自己也在大学的一段时间因为没人可以聊天,沉迷手机导致有些轻微抑郁,晚上睡不着觉,但是去了贵州山区,放下了手机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只是那段时间把一些问题放大了,其实自己很健康罢了。

————————————————————————

那段时间除了教书之外,还有大把时间可以在古籍中吸收营养,所以这一篇说说扎根。

我支教的那个学校地处贵州某个三城市的交界地区,虽然08就修了通村公路,但是真正完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之后的两年了。

没几天我就被孩子们不知道姚明是谁难住了,不过想想这也正常,类比一下自己,世界那么大,我们又怎么可能什么都知道呢?

自己去支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专业知识带来的,资源合理分配,城乡协调发展,尽可能通过政府部门的规划干预,让地区之间的差距以及因为不协调发展带来的矛盾逐渐变小。

这个现状是存在的,国家也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去具体操作,但是作为一个学生,我觉得这个专业太庞大,学起来也太吃力了。

到了山区静了下来后,除了教书之外,闲下来想专业问题反而通透了。

听爷爷说自己家乡的铁路是60年代修好的,村里那条路是90年代修起来的,有了这些交通资源,村里人也有了兼职短工可以干,原上的砖厂85年左右承包给了私人,很多附近的国有企业陆陆续续因为效益原因倒闭了。

奶奶的弟弟娶了个精明能干的媳妇,能做生意了在他们镇上开了第一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理发店,剪一个头五毛钱一个腊月就能赚好几百,后来他们看准了机会,卖起了建材,还有五金之类装修用品。

他们没什么文化,也没有想着赚了钱投资理财什么的,到现在都还是现金清账,虽然每年拜年时他们都会说,这几年越来越不景气了,但是他们赚的钱已经给孩子全款买了房子,也给姑姑舅舅的事业支持了很多的人脉和财力。

有年过年他一边说着出去有啥好的,自己家待着多舒服,一方面又让儿女都去城里发展。有一年他住了院,也不是很严重的病,我去看他,她面对护士的深情就像个小学生,特别听话,奶奶说他惜命,他说惜命有啥不好呢?以后不让吃的坚决不吃了。

老两口现在也还住在那个小镇,镇上的人口数量和我支教这个山区的乡镇人口差不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和小孩居多。

支教没多久发现孩子只认识电子表,于是想在乡里给孩子买几张地图,买一个钟表挂上去教他们认,找了几家还挺大的商店都没有,后来还是去更远的县城才买到的。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自己去江浙一带的大大小小的镇也转过,比起那里,北方黄土台原和贵州山区的地理环境就制约了当地人的发展,限制了他们的视野。

通村的路修得更迟一些,不光是因为穷,也因为信息闭塞,他们对很多非生活必需品之类的商品需求也就不高。

买表买地图在县城也转了好久,产业的集聚扎根在这片贫瘠的土地并不深厚。

曾经在温州也逗留过两天,某个区的地摊和批发门店遍地都是。

那些老板以为我是生意人,用行话问我,我回答不上来他们也就不那么热心了。

有了这些游历,听说过亲戚们的故事,在周末放假时再去乡镇赶赶集,对书本中学到的城镇化差异也就有了更直观和鲜明的认识了。

————————————————————————

那时4G高速公路也在全国覆盖起来了,高铁基本上已经贯通祖国的东西南北。

虽然山区还是比较落后,但是在国家财政的补贴下,大家都基本买得起彩电了,虽然网络电视他们还享受不到,但是已经被城市淘汰掉的碟机什么的,还能在学生家里看到。

虽然国家这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我那些学生心目中,他们的圈子就只有附近那么大。

他们虽然数学成绩不好,但是算赶集的时间非常精准,能准确说出周围一些少数民族过节日的时间,还把很多婚礼丧葬的风俗习惯都讲给我听,甚至有的孩子对他们地区的麻将扑克玩法也是了然于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也是和孩子们接触多了,我的心情不再那么沉闷,跟着他们虽然幼稚但是天真的想法想问题,思路反而更加开拓了。

————————————————————————

在上课之余我通过家访大致了解到了自己学生的家庭情况,受专业影响吧,无意中就顺便了解了附近的农田,林地,养殖情况,还有采石场,电厂,以及大家吃水用水的情况,结合地图大致鸟瞰了一翻后,我觉得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父母,甚至爷爷小时候给我描述的情况,他们那代人的情况差不了多少。

只不过那个时候全国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的,而现在,只有为数不多的偏远山区是这样的罢了。

待在这样的环境,静下来,想想老爸小时候给我说得话,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了老爸的心路历程。

老爸入伍十几年,在我小时候基本上没教过我读书什么的,那时候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把字写好,字如其人。

他说就是因为他的字写得好,学习成绩也还可以,就有了上初中的机会,然后一边放羊挣钱凑学费,一边好好上学,次次都是全班前几名。

后来高中毕业当兵入伍,遇到了老妈,被相中当了上门女婿。

还是因为学过习,字写得好,再加上表现很好,提干的机会也落在他的头上。

爷爷奶奶当然愿意给女婿有个更好的出路,卖了两棵树,一头牛以及家里的一些余粮,凑够了老爸上学的学费。

那两棵树应该就是爷爷奶奶的棺材本了,我们当地很多人家都会在地里种上几棵树,小时候奶奶也给我说了,有几棵是我的。

大家肯定忌讳说和死有关的词语,用寿材代替也就好听多了。

虽然那些事情发生在我出生之前,但是凭借着小时候不多的田间回忆,也完全可以对比出来,我支教的那个学校还不如,二十年前我的家乡。

因为两个地方,可以扎根的土壤是有很大区别的。

————————————————————————

老爸很努力,也抓住机会在军校好好学习,大概换了两个驻地以后,就一直在厦门了,直到我12岁,他转业回家。

期间他除了说他小时候爱看书之外,还会说他曾经上军校时被傅里叶级数难住了,还讲了自己年轻时喜欢一晚上帮战友连续站三班岗,他觉得站岗的时候安静,能想很多事情,让自己脑子更加清晰一点。

那个时候没有对比,我也就认为自己的老爸小时候确实学习很好,再加上长得帅个子也高,人品也好,确实也就能被人注意,才有了这些机缘和故事。

不过上了大学以后,自己系统地接触到了高数,学下来也就那么回事,中西方小说也抽空看了一些,再和老爸聊天时,我对老爸的底子有所怀疑了。

而且我隐隐觉得爷爷的文化底蕴要强老爸很多。

那时无意问了句老妈,才知道爷爷66年高中毕业时,因为成绩不错,已经被保送上了大学。如果不是太爷爷去世家里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子,他也不会守在这里几十年了。

也是顺便知道,爷爷以前还教过几年初中,后来患病发高烧,住院治好了,但是也没了机会再回去当老师了,后来一辈子也就当了农民。

那时知道了这些隐情,再想想小时候爷爷教我的那些古诗文,典故寓言,成语故事,以及民间俗语,总觉得受益匪浅。

每次烦躁的时候就想想: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成年后才知道这句话出自《大学》,想想也很有道理,于是也就没盲目跟风批判儒家。

毕竟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也是从小被爷爷这样潜移默化地灌输一些知识吧,后来参加的大大小小考试我从来没有紧张过。

————————————————————————

在大山里再想想这些,结合曾经隔壁开医馆的爷爷也给我灌输过一些传统的文化,用闲暇时间把这些内容总结了一下,觉得古人的智慧更多地在于自然,而不是书中的死句子。

有个朋友正好考研结束,和我打了电话,聊到了工程控制论,说到了系统工程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朋友说很多控制论其实上世纪60年代已经很成熟了,只不过因为计算机技术根不上,所以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也把自己专业的一些比较难以实践的地方告诉他后,两个人也算有了共识,三大宇宙速度都算出来几百年了,能发射卫星的国家不也就这么几个吗?我们最多算个技工,有个一技之长傍身就行了。

————————————————————————

聊完了这些我问了朋友一个问题,真的就是我们的压力太大,太累了才会导致的心理疾病吗?有没有可能是我们过分地用西方的系统观来精密地看待问题了,缺少了大局观,才让我们的心眼变小了呢?

“我们按照最朴素的理解,人法地,就是人要受制于地理环境,有野果,有河流,农作物便于生长,才能更好地安居乐业。地法天也好理解,天下雨,地就湿了,大旱三年就颗粒无收。道和自然概念的提出,说明我们的祖先已经摆脱神的意志,认为自然就是我们这个客观存在的系统,只不过不知道怎么看清楚,所以就起名叫自然了。”

朋友说我去了山区闲得慌了,我告诉他附近村民日常使用的很多农具呀,以前修得路,找得居住点之类的,都是很有讲究的。

下了大雨以后容易积水的地方也修了引流的水渠,房顶上也用砖多砌个几层蓄水,接着水管子,安个木塞通到猪圈,虽然这个水不能喝,但是清洗猪圈方便多了。

科学和技术不就是从实际的生活生产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吗?

朋友说他对社会学科没啥研究,不过道理确实是这样的。

————————————————————————

自己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上课,当得知几个同学已经想好了过两年跑摩的,要么就是广东打工时,我有些感到惋惜。

不过我还是尽可能地交给他们一些父母以及爷爷奶奶不会给他们说的话,让他们知道出去找工作也有很多种。

教育就是让知识在一个学生脑海中扎根的过程,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家教,周边发生的事情也会给一个人带来影响。

我并没有着急说大道理,只是慢慢疏导他们认识到,他们用的各种桌椅板凳,家里的各种家用电器,电视上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有对应的渠道去设计,生产,运输,销售。

有的产品需要很多原材料,比如啤酒,有的技术含量就高一些,比如手机,电视的制造,服务业也分很多种,还有时间学习,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呢?

这些东西逐渐讲给他们以后,他们中有大半多的孩子鼓足了劲头,成绩也提上来了,我也因此在当地有了一点点点的知名度,还和县教育局视察工作的一些领导吃了饭,喝了酒。

————————————————————————

校长在那两年也通过各种渠道拉了很多社会朋友的赞助,不过也喝了不少酒。

我是不喜欢那种酒场的氛围的,不过偶尔叫我一起去我也应付得过来。

校长有次回来喝得大醉,说又可以买几十套床铺被褥了,如果下学期能再弄个沙坑,后山平一块地出来,搞一套设备让孩子活动,他就更开心了。

那时的我正在为班里几个同学去县城上学的事情发愁,我希望他们的父母能支持一下,有乡政府的补贴,很多家长都不是很愿意,所以我的心情也不怎么样。

校长认为我不喜欢他的做派,借着酒劲还发了牢骚,说自己就是这种地方出来的,家里穷,闭塞,没见识,上大学不敢社交。

他就想着能把一个小学办好,他这辈子可能就只能做好这一件事了,不去喝酒谁又知道这个地方还有个学校呢?

我明白他的意思,也知道他的难处,那些老板的钱也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中有一些人就是迷恋酒文化,他们喝酒时虽然会说吃了没文化的亏,愿意捐助贫困户,捐助学校,但是这也得看人呀!

陌生人见面尬聊一下很别扭,只谈工作也很没有人情味,来个饭局喝一顿酒。有人就是认为方寸之间推杯换盏,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和认识一个陌生人,于是这种酒桌文化也是难以避免的扎了根。

没有校长拉来的赞助,多媒体教室什么的估计也没戏,我给孩子们上课干巴巴地说也不容易让他们理解。

那段时间我还学会了打他们当地的麻将,知道了他们的丧葬祭拜习俗,很多少数民族独有的娱乐活动我也略有所闻,总之都是有对应的土壤在其中的。

学校越来越好了,我们班孩子举行了第一个也是他们唯一一个六一庆典,我也顺便告诉他们,你们是中国人,家里不管你,还有老师,还有国家,还有形形色色的好的社会人士愿意帮助你们。

如果未来家里人不让你们上学了但是你们还想上,那么你们要坚持,要知道找谁能帮你们,以后出去工作也要知道守法,知道维护自己的权益,知道爱你的家人,以及自己以后要遇到的那个陪你的人。

这些话我不知道他们听进去了多少,反正说了总比没说好,只有被人爱过,被人关心过,才会爱别人,关心别人,就是这么个道理。

————————————————————————

后来孩子们上了初中,我也回了家,找了份不太忙的工作整理整理以前的作品,那个时候偶尔打开手机,总能看到什么211,985互相嫌弃之类的话题,总会看到很多人抱怨工资低,大环境不好。

甚至很多人说阶级固化,总之刷刷新闻总能看到悲剧发生。

自己虽然只能当个吃瓜群众,但是之前的一翻经历也让我知道了,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实才刚刚开始。

虽然从78年就开始改革开放了,但是我们资源有限,技术也不够,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国家也在努力想办法。

很多人就读过几本书,就知道那一点东西,就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了现代人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没有底线,但是在我看来,还没那么夸张。

从大趋势来看,改革开放是生产力的又一次提高,全民都参与了其中。

比起春秋过度到战国,这次变革还要剧烈。

因为那时只是读书士子有了崛起的舞台,普通农民是没有机会的,但是我们国家一个地区也没有放弃,一个县城一个村也没有放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各种基础建设的建设在全国各地都扎了根。

大家都聪明了,但是都想通过博弈来获取更多资源是不可能的。

的确是有很多人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还是有人为了更好的明天努力着。

这个全新的发展时代,矛盾比春秋时期列国纷争的矛盾还要错综复杂,但是强大了才是王道。

我们国家全民普及义务教育的时间才十几年罢了,多少人一山望着一山高,根本不想想自己的根基稳不稳,我见过有些父母也的确不是东西,但是也和他们父母的教育有关。

基础设施的修建逐渐会放缓,精神文明建设会逐渐扎根,疫情爆发我们国家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地方,但是每个人还得靠自己,用双手和智慧让自己,在适合自己的地方好好扎个根。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