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1)

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级别的坟墓,地处城区闹市之中,在重重保护之下,竟然神不知鬼不觉被盗掘。

被盗的帝王墓本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第一代国王钱镠的坟墓,作为千年下来都保存完好的帝陵,还位于临安区中心,却早在2020年就被“摸金校尉”暗度陈仓,这件事情一经通报,令众人咋舌。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2)

但在对浙江省文物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采访中,他们却提到“钱镠墓被盗一案不存在瞒报情况”,只是涉及情况复杂。至于墓葬破坏、文物追回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这可叫什么事?

但要真的捋清这件事情的问题所在,还是得先了解,这位传奇帝王到底是谁。

陵墓的主人钱镠(liú)颇具传奇性,他身处乱世,从一个贩卖私盐为生的小贩,成为吴越国的开国国君。千年之后,凭借一首情诗火遍互联网。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3)

▲临安吴越国王陵

01

时势造英雄,“无赖”变国君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赌博,那钱镠的开局则是一手不忍直视的烂牌。

钱镠出生于唐末五代,那是一个极其混乱的年代,天下四分五裂,国与国之间战争不断,百姓民不聊生。相传,钱家只是临安一户贫困农家,且钱镠出生时相貌奇丑无比,丑到他父亲以为不详,差点将刚出生的他扔进后院水井中。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4)

▲据《临安县志》载:“武肃王初生时有异相,弃井中,婆奋留之,故乳名”。钱镠他爹虽觉得他不详,想把他弃于井中,幸被阿婆留住,遂取小名“婆留”,井亦名“婆留井”。

乱世出生却又命悬一线,大概钱镠自己也只能感叹一句“人生艰难”。

家贫人丑世道乱,反而让钱镠走上了一条草根逆袭的别样道路。

长大之后的钱镠,并没有像父辈一样以种田打鱼为生。而是在现今江苏如皋一带,冒着砍头的死罪贩卖起了私盐。这样的行径,在当时的人看来,实在是不务正业。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5)

▲图片来自网络

史书《十国春秋·吴越一》就直接记载他“及壮,无赖,不事家人生产,以贩盐为盗”,这里的无赖并不是指钱镠做了地痞流氓无赖,而是说他游手好闲,没有一份正经事赖以维生。不管怎么说,贩卖私盐的工作确实不算光彩。

当然,是金子迟早总能发光。钱镠很快找到了用武之地,在二十四岁这年,钱镠被董昌招入旗下,从此跟随董昌东征西战。

要说这钱镠还真是大将之材,他不仅很快平定了王郢之乱,还巧用计谋,以区区二十人,便吓退了黄巢的二十万大军。

当时黄巢大军正欲进军临安,钱镠手中人马不足无以抵抗。便率领二十精兵在黄巢军前埋伏,引起骚动。又在撤退之时教一老妇说“临安兵屯八百里”,其实八百里只是当地地名。等黄巢大军赶上前来得知钱镠驻兵八百里,误以为其军队营帐浩浩荡荡长达八百里,便撤退至他处。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6)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战令当时初露头角的他名声大振。从此之后钱镠屡立战功,逐渐在两浙地区形成割据势力。

钱镠天生就不是安分守己的性格,当初加入军队是为了混口饭吃,如今的他,守据一方,面对羸弱的中原王朝和雄起的各地小国,要说没有点更大的野心,那确实说不过去。

眼看着前蜀、南吴、南汉、闽国等纷纷在各地建立政权,钱镠手握军权却按兵不动。即使有人来劝他称帝,他也是只是嘴里不咸不淡地说几句“百姓生灵涂炭,称帝如坐炭火之中”等冠冕堂皇的客套话。

难道钱镠就真不想做皇帝吗?当然不是,从他年轻时冒死贩卖私盐就能知道,钱镠绝不是贪图安稳之人。

机会是要等的。

公元926年,机会来了。趁着中原王朝再一次陷入混乱,看准时机的钱镠迅速将年号改为宝正,此时的钱镠已经74岁高龄,老骥伏枥大半辈子,等到白发苍苍两鬓斑白,终于手握帝王玉册,成为了吴越国名副其实的皇帝。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7)

▲吴越武肃王钱镠

从岌岌无名的“无赖”盐贩,到重兵在握实际称帝的国君,钱镠的人生轨迹,每一步都走得惊险万分却又稳稳当当。时势造英雄,唐末五代的乱世,正好给钱镠提供了舞台,让这个出身农家的穷小子,实现命运逆转,名垂青史。

02

“陌上花开”铁汉柔情

现在的人们提起钱镠,总是乐意将其塑造成铁骨铮铮的稳重帝王形象。然而历史上的钱镠,却要好玩有趣得多。

钱镠有一句诗,“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至今仍广为流传。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8)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诗句是钱镠为思念其妻子而写。钱镠和妻子庄穆夫人吴氏非常恩爱,每年寒食节,庄穆夫人都要回娘家探亲。这年春天夫人未归,春色将老,陌上花已发。钱镠写信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在赏花的同时慢慢归来。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这句话当即成为当年的爆款金句,被两浙的百姓编成歌谣传唱。

钱镠和夫人性格互补。钱镠这个人脾气火爆,干起事来风风火火,有时候难免发脾气。而庄穆夫人则言笑晏晏,温温柔柔如解语花,总能让钱镠瞬间气消。两人一起共同生养了十三个孩子。英雄难过美人关,钱镠和庄穆夫人的爱情故事在后世被演绎为各种经典。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9)

▲电视剧《吴越钱王》中的钱镠与吴氏

爱情里如此,生活中的钱镠也平易近人不失情趣。

当年被封吴王之时,钱镠衣锦还乡扫墓,一路上大张旗鼓,一时心中得意,于是效仿刘邦作《大风歌》,举杯高唱《还乡歌》,什么“三节还乡兮、碧天明明兮、家人乡眷兮、斗牛光起兮”,各种咬文嚼字、引经据典唱了好长一通。

结果唱完,一片鸦雀无声,面面相觑,原来在坐的都是些乡下老者,没人听得懂。尴尬了几秒后,钱镠于是改用乡言土语,大声说道,“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永在我侬心子里!”,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原来钱镠是向大家表达思念之情,于是满堂喝彩。

一国之君的钱镠,丢下那些看似高大上的繁文缛节,用方言问大家,“你想我了吗,我可想死你们了!“,这场面仔细想想是不是瞬间穿越央视春晚。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10)

▲钱王祠壁画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战场上的杀伐决断,也有生活中的柔情时刻,这样鲜活的钱镠,是史书上一抹艳丽的色彩。

03

《百家姓》钱姓高居第二

宋朝时修撰的《百家姓》,第一句便是,赵钱孙李。钱姓高居第二,仅次于皇室赵姓,可见当时百姓对于钱氏一族的认可。如果单纯是因为钱镠打仗当了君王,那钱氏一族倒并不至于被尊崇到如此。

钱镠自己出于乱世,深知百姓不易,他大举修筑钱塘江石塘,派人专管水利,发展圩田,使得老百姓得以疗养生息。也为苏杭地区长达千年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富庶景象打下基础。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11)

▲吴越国钱氏捍海塘遗迹

而他的子孙,在吴越国末年,“纳土归宋”,将国中所有土地、人口,悉数献给大宋王朝。避免了国破家亡、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悲惨结局。如此顾全大局,被后世传为佳话。

除此之外,钱氏家族一直人才辈出,在文化领域影响巨大。例如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钱大昕,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钱玄同,国学大师钱穆、著名作家钱钟书等人。

近代以来,钱氏后裔更是在科技领域屡有建树,例如中国科技“三钱”,“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钱氏家族延绵千年,从最开始纳土归宋的义举被时人所称赞,到如今在科技文化领域贡献卓越令世人钦佩、尊敬,这《百家姓》的高位可谓绝非虚言、恰如其分。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13)

▲《钱氏家训》影响深远

贩得了私盐,当得了国君;能打胜仗,会写情诗。历史上的钱镠,就是这样鲜活有趣。

乱世或许给了他机会,造就了他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而他和他的后代也守护着两浙地区的百姓,为他们提供了长达近百年的安稳生活。钱镠和钱氏后人为世人所作的贡献一直不曾被忘记。

说回钱镠墓被盗的“秘而不宣”事件,之所以会引发巨大的争论及群众的不满,还是归结于这个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身份的加持的地方,钱镠墓的被盗传闻自然引发社会关注。

钱镠墓为什么没被盗(帝王陵钱镠墓被盗)(14)

▲“吴越国文化遗址公园”规划中的太庙山区块

如果说最初被盗信息未能第一时间公布,可能涉及案件侦破工作的需要,但时至今日,国家文物局也已经通报相关案件,此时再对文物被盗一事“秘而不宣”实在说不过去。

不管如何,虽然“摸金校尉”们干的是“见不得光”的活,但文物保护理应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事。

下次去杭州游玩,可别忘了去西湖边为纪念钱镠而建的钱王祠转转,感受一下这位千年前草根君王的传奇人生。

你如何看待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草根国君?来评论区和我们一起聊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