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那些学子寒窗苦读十年,中了状元被分到了“翰林院”,为什么?这意味着什么?翰林院的官有多大?
“翰林”,即文翰之林,意思同文苑。唐朝时开始设立,起初是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到了唐玄宗时期,翰林分为了两种,一种为翰林学士,是从文学侍从中选拔的优秀人才,担任起草诏书的职责;另一种是翰林供奉,也供职于翰林院,但是却并无实权。到了晚唐时期,翰林学士成为了皇帝起草密诏的“私人”人员,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到了宋朝,翰林成为了正式官职,并开始与科举接轨。明清时期,为内阁取代,但是翰林院也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读书人聚集的地方,这些人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他们地位清贵,又是皇帝身边的人或者是皇帝倚重的人才,所以翰林院是成为阁老重臣或者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中国古代有个庞大的“士人”群体,士人向来以“治天下事”为己任。翰林院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或者说是全国最有才学的人聚集的地方,也是士人群体中地位最高的士人们的聚集地。这样一个地方作为国家的人才储备库是非常合适的。所以,历朝历代,翰林院、翰林学士都是颇受朝廷重视,多委以重任的。比如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翰林中人不光致力于文学,还喜欢评论朝政,因此获得了参政议政的机会,很多人受到皇帝的赏识和倚重,一飞冲天。所以翰林院就是这样一个做大官的“踏脚石”的地方,比如明朝中后期更是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大学士的局面。彼时,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们的人生理想。
至于,为什么状元之流很多被分到“翰林院”,那是因为翰林院这么好,可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全天下的读书人只有最后上榜的状元、榜眼之流可以被分到翰林院,被分到翰林院等于是成为了一个“国家储备人才”。这是不同于做一个地方官的,古代成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官,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升成中央大员的机会,而成为翰林中人机会就大得多了。毕竟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皇帝将很多状元之流分到“翰林院”也有历练一番的意思,就是进一步长时间的考察了,各方面的锻炼了。
不过,翰林院虽然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但也有副作用。封建社会皇权专制,皇帝设立翰林园,给予了翰林学士如此高的待遇,那么自然天下的读书人都争相往之了,这一定程度上使得读书人都去考科举当文士了,而对“技工”之流的却不那么热衷了,这就不利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毕竟科技决定了国家实力强弱,而舞文弄墨总归是……)。而对皇帝而言,这是一件好事,把那些最聪明的人控制在身边,省的他们在地方上搞一些不利于自己封建统治的言论,这对于封建统治者监管和压抑文学和思想,进行专制统治是有利的。
历史上的翰林院也是以藏书著称于世的。在庚子国难前,坐落在外国公使馆区的中国翰林院,以巨量藏书闻名中外,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图书馆,被当时西方人比做是“中国的牛津、剑桥、海德堡和巴黎”。翰林院内藏有卷帙浩繁的各类古版善本,举世罕见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仅存的底本就珍藏于此。可惜的是毁于大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