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两年前,一次偶然机会,随儿子一起体验了一场亲子CS大战,随着战斗打响,双方你攻我守,一会儿蓝方这个中弹,一会红方那个身亡“out”,大人小孩都乐在其中。战斗结束,做了一个ppt记录了孩子们难得一次“战争”体验。

一场cs游戏,怎么和弹弓和撕名牌联系起来呢?继续往下看:

弹弓证明百步穿杨(打弹弓与撕名牌)(1)

原来,我们要在生活中给孩子们讲解两个汉字:“战”“斗” 。这样的学习是不是很酷?寓教于乐嘛!有机会我们再组织大家玩更多更好内容,这是后话。

其实,“战”的造字本义:远古士兵以弹弓、干戈为武器打斗拼杀。俗体楷书用“占”代替正体楷书的“單”。而这个单,就是“弹”本字。

弹弓证明百步穿杨(打弹弓与撕名牌)(2)

弹弓证明百步穿杨(打弹弓与撕名牌)(3)

弹弓证明百步穿杨(打弹弓与撕名牌)(4)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让人不禁想起辛弃疾的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说完“战”,再来说“斗”。斗,本字“斗”, 合并字“鬥”。就是说“鬥”和斗合并为一个字,不过读音不同。说到这,先发个牢骚,外国朋友总抱怨汉语难学,难就难,本身不是一回事的字,有时候不讲道理的就给你合并了。有时候,不知道字的本义,即使是中国人,也不一定能完全弄懂。

弹弓证明百步穿杨(打弹弓与撕名牌)(5)

这是“斗” 和“鬥”字形演变,大家看,显然是两个字

弹弓证明百步穿杨(打弹弓与撕名牌)(6)

弹弓证明百步穿杨(打弹弓与撕名牌)(7)

鼓状的器物,叫斗。

这是“斗” 三声(dǒu)。下面是“鬥”(dòu)

弹弓证明百步穿杨(打弹弓与撕名牌)(8)

弹弓证明百步穿杨(打弹弓与撕名牌)(9)

看看古人造字,跟生活场景像不像,想不通干嘛把这么好的字合并掉

弹弓证明百步穿杨(打弹弓与撕名牌)(10)

弹弓证明百步穿杨(打弹弓与撕名牌)(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