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深文艺吃播那里刷到鹿鸣春大包子,煊软饱满,柳叶褶分明好诱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辽菜的特色有哪些?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辽菜的特色有哪些(闲话辽菜)

辽菜的特色有哪些

从资深文艺吃播那里刷到鹿鸣春大包子,煊软饱满,柳叶褶分明。好诱人!

遂跟随度娘,见识大美辽菜,以飨我口腹之欲。

历史文化名城沈阳,集聚名胜风景和特色美食,尤以那些百年老字号酒廔lou饭店闻名:明湖春、鹿鸣春、洞庭春并称“三春”。明湖春饭店是由蒙古人创立于1919年,由京城的名厨在该店掌勺,精通全国各地的菜式和做法,堪称“三春”之首。相传,清末光绪年间,山东人“闯关东”赴沈阳的人口激增。一位名叫做吉谦皆的山东人不仅是“富二代”,更是个硬“吃货”。据说他从当时最好的饭店“德馨楼”挖出“堂头”,开办“明湖春”饭店。该店名取自山东济南的大明湖,规模之大在当时首屈一指,主要烹制鲁菜。其菜以“菜品精细、味道鲜美,造型别致,”,在沈阳城声名大噪。吉谦皆见生意火爆,又开办“洞庭春”饭店;鹿鸣春创建于1929年,包罗山珍海味和经典辽菜。据说当时明湖春的“堂头”与山东人相处不睦,就拉旗另立“山头”,开办“鹿鸣春”的饭店,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鸣春开业首场,迎接少帅张学良和夫人于凤至的光临。后来成为社会政要、商界名流的汇聚之地。其中鹿鸣春1号包房也曾是中共地下党组织谋划抗日方针的处所;洞庭春同样在当时名扬满城,张作霖曾在洞庭春吃过席。

“三春”时年盛行,鲁菜逐渐占了京菜和奉菜的上风,后又融合东北风味特色,发展成独树一帜的“大关东菜”,即辽菜。“三春”就是辽菜的“鼻祖”。解放后取消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三春”均关闭停业。“三春”的厨师后把酒店作为培训基地,为沈阳烹饪界培育出大批后继优秀人才。因此,辽菜得以发扬光大,“三春”功不可没。

另外的老字号还有:宝发园、辽宁宾馆、八大碗、老边饺子、马家烧麦、杨家吊炉饼、李连贵熏肉大饼。据悉,老边饺子名气虽大,现在吃起来已经没那么可心。

老沈阳素有“三春六楼七饭店”的美食盛名。这些饭店多发于清末时期,辉煌于民国时代,展示出一代“盛京特色”。后因历史原因,有的逐渐淡出人们视野,退出美食舞台。

辽菜和豫菜一样,不在八大菜系之内!辽菜是在鲁菜和官府菜的基础之上,结合东北的地域特点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形成于清朝初年,几经演变,自成一派。

​辽菜兼具官廷菜的精湛与考究、王府菜的名贵与品味、市井菜的雅俗共赏,以及民间菜的乡土醇厚。辽菜极其注重刀功、勺功、火功,采用烧、炖、扒、靠、熘、拔丝、小炒、酱等烹调方法,加以围、配、镶、酿等制作方法,兼容满、蒙、朝、汉民族菜的特点和优势。

​辽菜具有菜品丰富、季节分明、口味浓郁、讲究造型等特点。经典菜式有“凉拌拉皮”、“酸菜粉条”、“猪肉炖豆角”、“小鸡炖蘑菇”、“鲶鱼炖茄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