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用幽默写尽真实的欲望(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1)

我活在世上,无非是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王小波

1995年的6月,王小波于家中为本书作序。

1997年的4月,在这本杂文集,出版前夕,45岁的王小波,于深夜的家中,心脏病发作而离世。

离世前,他还在和友人讨论这本书。

诉说他的初衷、愿景、追求和理想。

————————————————————————

他的小说作品有很多《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我最先读的,是这一本杂文集。

他曾套用昆德拉的话说:只喜欢看杂文、看评论、看简介的人,是不会懂得任何一种艺术的。

由此,引发了我大大的好奇心与兴趣。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更喜欢写小说的,且认为小说比杂文写得更好。

呕心沥血写成的《黄金时代》,出版遇冷,为了生计写写杂文,有点出于无奈的意思。

然而——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当时,他的杂文,反而颇受欢迎。

王小波用幽默写尽真实的欲望(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2)

从人类的立场,从科学的立场,从理性的立场,把价值的立场剩给别人。那能不能学会? ——王小波

看他的书,绕不开的就是他的经历。

父亲是逻辑学界的佼佼者,母亲是作家。

家庭的熏陶,使他早早接触到,中西方文学巨著,以及像罗素、萧伯纳、马克.吐温,这样的大文豪。

这本书中,也多次提到,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而他1984-1988年间,留学美国,在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学习经历,也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思维体系。

因此,很多人说他是西化的。认为他有一股,从西方视角俯视中国人的优越感。

其实,只要你认真地看过他的书,就能发现。

他不过是以自我批判的形式,理性又幽默地宣泄自己的无可奈何而已。

他曾在一段采访中说到,把思想分出东方的和西方的,相当无聊,提出这种说法的人,本身就是想隐藏一些不体面的东西。

作为人,都是相同的物种,怎么可能思想的方法会有不同呢?

思想的方法是相同的,只不过有人发现得早,有人发现的晚而已。

王小波用幽默写尽真实的欲望(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3)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大跃进、饥荒、文革,各种文化热,那些激荡与狂热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潮,与西方理性的逻辑哲思碰撞,贯穿了王小波的整个人生。

于是他发现了,并且努力地寻求解决方法,只不过比别人早了一点而已。

这本书,更像是,他人生和作品的序言。

他的经历与感受,恳切与坚定,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对社会意识形态及现状的,愤怒、无奈、焦虑…,最后又都归于理性的思考,哲学式的幽默。

王小波之所以是王小波,在这里都有迹可循。

真的,去读一读你就会发现。

这些20多年前的文字,太酷太前卫了,放到现在,一点儿都不过时。

幽默的,戏谑的,犀利的,时刻让我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在看一场现代脱口秀。

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寓意深远,包袱套着包袱,冷不丁在你心中炸响,畅快淋漓,太爽了!

他所讽刺的那些弊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反思。

人,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权利,话语,思维,终究会,也正在慢慢觉醒。

最突出的表现是,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平台,以及表现形式涌现出来。

人们有了这样的需求,自由的话语权、天马行空的想法,进而催生出这些得以释放的平台。

这仿佛,又形成了一个文化的热潮。

而这时,这本《沉默的大多数》,又将派上用场,他时刻用理智的幽默,提醒着你:

可以保持沉默,但不能没有独立的思想,越是在随波逐流的环境中,越要保持思维的独立。

王小波用幽默写尽真实的欲望(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4)

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

借用余光中的话,来表达我心中的崇敬。

他引起了一种文化现象,带动起一股经久不衰的文化潮流。

若他还在世,应该也能略感欣慰吧。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