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很多孩子在考试前,采取的复习方法就是刷题、刷题、刷题。考前刷题有用吗?确实有用。但是,刷题是建立在完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学习是输入,做题便是输出。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所学知识点在每个学期的安排布置上有这样一些特点:数量较少、难度较低。因此,在低年级的数学题里,99%的题目都可以在课本里找到同类型的例题,剩下的那些题目便是属于拔高类的,一般多见于试卷最后的附加题中出现。

而对于这种期末考的试卷,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范围出题,再加之双减的背景下,考题都不会超纲,所以在复习时只要抓住课本,再做到认真细心,就能拿到满分。

对于吃不饱的孩子,如果大家有需求的话,咱们随后可以专门出文章谈谈剩下的那1%的题目,给大家提供一些这方面的资料进行拓展提优。

言归正传,今天还是以北师大版的数学课本为例,按照单元进行梳理。

下面,先来看看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主要是让刚进入小学学习的孩子们认识,并能规范书写阿拉伯数字1—10,考点在于实际生活中对于10以内数字的应用,其难重点在于大于号小于号的区分与使用。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1)

比如上图所示,有很多孩子搞不清大于号与小于号,经常弄混,一会儿记得是正确的,一会儿又记错了。因此,一定要区分清楚。如下面这道题,符号一定不要画错了。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区分可以这样记忆:

从左往右看,左边开口大,就是大于号;

从左往右看,左边没开口,就是小于号。

第二单元《比较》:

这个单元的内容主要考察大小、轻重、高低、多少、浓淡、长短之间的比较。这一单元的题目出错率也是比较高的,因此,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看图。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2)

比如,课本19页的第3、4题问水多水少的,一眼就能看明白,属于送分题。

但第5题可不一样了,要重视起来,它不仅是必考题还属于拉分题,考的是浓度,也就是糖水的浓淡。这类题对于孩子来说不容易理解,但是只要把这道题当做一道实验题,让孩子亲自试验感受一下,一下子就明白了。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3)

课本21页的第2、3、4题也是必考题,难点就在于第3题右边的这幅站在领奖台上比身高的题目,一定要注意,这三只兔子不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主要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除了在计算题、填空题中出现,还多见于应用题。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4)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5)

如上图中的这些题目,在试卷中很常见,只要能够正确理解图中的意思,算式就不会写错。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6)

上图第5题,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算式是计算兔子的总数,另一个算式是计算萝卜的总数。观察图画一定要仔细。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7)

上图中课本P33页的第9题,一般在考试中多以连线题出现,如下图: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8)

此类题考察的是计算能力,做题时一定要将各个算式的答案写在旁边,再对照答案进行连线,这样做能够避免出错。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9)

计算能力的考察还会出上面这幅图中的题型,此题型不只考察的是加减运算,也同时考察了数的分解。

下图中的题型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考察10以内的加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最下面“说一说,填一填”这道题。这道题是从两个角度答题,一方面是求总量,一方面是求部分。

比如,“说一说,填一填”中的第一幅图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是:

求总量:“原来有6只蝌蚪,又游来了2只,现在共有多少只蝌蚪?”

所以要写:6 2=8或2 6=8

求剩余(部分):“共有8只蝌蚪,离开了2只,还剩多少只?”

所以要写:8-2=6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10)

下面两幅图是课本P44、56页的题,一般都是出现在试卷的最后,作为附加题,也可以说是一道用来拉开分数的题。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11)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12)

此类题还有一些其他的变化,可以参见12月21日发布的文章。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13)

第三单元的后半部分,开始学习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多出现在应用题中。面对此类上车下车多少人的问题,一定要看清楚题中的数学信息,不要漏算。

下面,来看第四单元《分类》: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14)

上面这道题是可以通过颜色和形状这两种方式来进行分类的,所以,在做此类题时,要多思考、勤观察,看看所给图中能用几种方式进行分类。常见题型如下图: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15)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主要考察前后左右上下这些方位概念,同时多以应用题来考察顺序这一知识点。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16)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17)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18)

上面这三道题都是在考察方位的概念,左右一定要分清。下面这两道应用题,便是围绕顺序来进行考察的: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19)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20)

需要注意的是第4题,因为右边所给出的图片里并没有将所用的车辆全部标明,只能看到3辆汽车,右边的汽车都被大树挡住了。而且,题目要求告诉我们“从右数”,因此,可以通过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将图片里的汽车补充完整,再计算就不容易出错了。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难点在于数清楚图片中图形的数量,如下:

不论是左边的图片还是右边的,里面都有一部分小正方体被遮挡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因此在数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不要遗漏。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21)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

本单元学习的是20以内的加减法,因此便涉及到了数位这一知识点,也就是个位和十位。对数位的理解一定要到位,课本P74页中的内容要弄懂记牢,这一知识点在一二年级的填空题里属于必考题,扣分率也很高,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其内容如下图: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22)

比如,下面第8题,填空题可以有以下三种方式出题:

18是由(1)个()和(8)个()组成的。

18是由1个()和8个()组成的。

18是由(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23)

还可以出下面第3题这样的形式: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24)

本单元中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主要是以画图的方式来进行计算,如下图中的第4题: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25)

第5题就不说了,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应用题常考。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主要围绕整点、半点进行学习。一般多见于连线题和画图题。

数学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期末复习抓住课本)(26)

总的来说,只要吃透课本里的这些内容,期末考试就没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