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形成(下)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埠内居民区随之扩大原有的没沟营、三义庙、唐官屯、青堆子、邰家屯、五台子、贺家屯等小村落逐渐连成一片,居民区出现了以首户姓氏命名的刘家胡同、仲家胡同和以堂号命名的忠厚堂胡同、乐善堂胡同以及崇德里、德化里、安乐里等商埠居民从最初5万人左右,增至19万人同时也陆续出现一批以著名商号、工厂命名的街巷,如以大屋子商号命名的东永茂胡同、汇源公胡同,以大豆加工业字号命名的东记油坊胡同,以旅店业字号命名的裕泰栈胡同,以饭馆命名的汇海楼胡同,以火柴厂名命名的甡甡街、三明街等;还有一些以官署军营命名的街巷,如县政府街、监督公署街、税捐局街、练军营街等;有些街巷则因市场命名,如马市街、渔市街、小车行街、小船行街等营口已从一个小码头发展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港口城市,曾被誉为“东方优越商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营口片区的五大优势?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营口片区的五大优势(走进营口市区形成)

营口片区的五大优势

市区形成(下)

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埠内居民区随之扩大。原有的没沟营、三义庙、唐官屯、青堆子、邰家屯、五台子、贺家屯等小村落逐渐连成一片,居民区出现了以首户姓氏命名的刘家胡同、仲家胡同和以堂号命名的忠厚堂胡同、乐善堂胡同以及崇德里、德化里、安乐里等。商埠居民从最初5万人左右,增至19万人。同时也陆续出现一批以著名商号、工厂命名的街巷,如以大屋子商号命名的东永茂胡同、汇源公胡同,以大豆加工业字号命名的东记油坊胡同,以旅店业字号命名的裕泰栈胡同,以饭馆命名的汇海楼胡同,以火柴厂名命名的甡甡街、三明街等;还有一些以官署军营命名的街巷,如县政府街、监督公署街、税捐局街、练军营街等;有些街巷则因市场命名,如马市街、渔市街、小车行街、小船行街等。营口已从一个小码头发展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港口城市,曾被誉为“东方优越商港”。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军侵占营口,在东部辟地建房,称为新市街(营口商埠区为旧市街),将今站前区永胜里以东、道叉子以西、园林里以北至辽河左岸一带作为日本居留民地。他们在这里开学校、设医院、筑仓库、盖公会堂以及民宅等,占地5.43平方公里,相当于营口原埠区的二倍。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营口经济迅速发展,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原来的市区沿辽河逐步扩展而成,东西狭长,唯一一条东西向马路(旧称一干线,今辽河大街)狭窄弯曲。

为适应现代交通的需要,从1978年开始,重新修整辽河大街,并依次向南修筑了东西向的新兴大街、渤海大街、金牛山大街、青花大街、东海大街等;之后又陆续开辟滨海大道、得胜景观大道、平安路、清华路、新华路、市府路、学府路、盼盼路、东新路、光华路、东升路、公园路等南北通道。营口市区由原来的站前、西市两个行政区,扩大为鲅鱼圈、站前、西市、老边四个行政区。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五点一线”环渤海开发,加快沿海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2月成立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负责开发主城区南部、总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如今,中冶京诚、五矿产业园、富士康、可口可乐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在此落户;营口大学园投入使用,营口理工学院成立;文体设施对外运营;民用住宅鳞次栉比;平坦道路四通八达,一个宜居、宜游、宜创业的滨海新城区框架基本形成。

本文选自2013年营口市史志办公室编写、出版的《走进营口》一书。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营口春秋”,让您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了解营口的历史文化。“营口春秋”───您身边的图书馆。

yksszb-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