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年上岸,目前是一名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基层人员,每天的工作很简单写一些公益的宣传文案,或者是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有时会有出差,但很少加班,出差和加班都会有补贴。也很少开会。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六险两金,每两个月都会发一些米油面之类的东西,虽然很平淡,但很舒服!

我当时笔试只有两科,公基 职测,备考用了两个月,笔试排名第二,面试第一成功上岸。

自认不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也不是多么勤奋的人。能够一次上岸,是用了我在训狗时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正确的方法 不断的重复 及时的反馈=成功

前提是要有正确的方法

要找到正确的方法,需要先了解“病因”,方能“对症下药”。虽然公基和职测大多数都是选择题,但考试内容差别很大。

公基有点偏文科,考的是政治,经济,人文历史,法律,省情省况等一些主要考记忆就能掌握的知识点。

而职测则是偏理,考的是数量关系,判断推理,材料分析,言语理解这些,靠练习才能够提高的板块!

所以公基备考,着重在记,而职测备考着重在于练习。那记和练是方法吗?是也不是。

只是通向终点的两条路,关键在于是用什么交通工具去这两个终点。

就以备考公基为例,公基的知识点比较多,把握起来比较困难,单凭去死记硬背显然是最低效的方法,就相当于“地奔”了,除非自己脑子里自带检索和收录,不然想要把知识点全部掌握根本不可能,就算是百度,也不能保证把所有的信息都能收录进数据库,更别说肉体凡胎的人类了!

其实公基并不需要全部会背,只需要掌握80%以上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如果不能死记硬背到底该怎么背呢?

其实可以把公基分为三部分,由于每个地区的考试内容都不一样,我就以我为例。

首先是法律,知识点多,而且记忆理解起来都比较困难,而且考的也比较多,一定要全部的掌握,把对它的重视程度定为SSS级。

然后是政治,经济,管理,公文这些板块考的也比较多,相较于法律有简单一些,像政治经济,之前多多少少有点接触,最好全部掌握,可以作为是SS级。

最后是时政,地理,科技,省情省况,人文历史这些,主要考察的是我们的知识储备,这些只要平时多关注一下新闻,或者一些公众号去了解人文历史,地理科技就可以了。能做的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可以作为S级。

把这些板块按照轻重缓急分好类之后,相当于标清了去往终点的路线。

最好的记忆方法就是先把每个板块的知识点梳理清晰,把盘根错节的知识理顺,并通过思维导图使其结构化流程化,用这种方法去记忆,可以让知识框架一目了然,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从而提高记忆速度。

而梳理知识最快的方法就是好好看《徐哲公基速学课》,用老师归纳知识的方法,将每个模块做成了思维导图,有些知识点比较多的板块,比如法律,不能整理到同一张思维导图上,直接把它分成更小的模块进行整理。比如宪法模块,民法模块...

事业单位考试应该如何有效备考(如何高效备考事业单位考试)(1)

其实我还偷了个懒,思维导图上只记录了一些关键词,并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誊抄到笔记本上,只是在对应的位置,标好公基教材对应的页码。

一个模块刷完之后,直接用粉笔决战公基5000题进行模块练习,就这样,用这种刷课和练习交叉进行的方法,花了15天左右,把公基的正确率稳在了75%。

其实备考职测也是一样,职测考察的能力比较综合,本来职测是有五大模块,常识判断,数量关系,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材料分析!但是公基相当于一个范围更加广的常识判断,所以很多情况下,考了公基,职测的常识判断就不会出题了。所以只剩下了四个板块。

其实还是一样的,先是标清路线。

剩下的这四个板块,其实都比较重要,而且每一个板块都有每个板块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言语理解常考题型共有四个: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文章阅读他们其实考察内容都不尽相同,

选词填空主要是考察的词义的理解,更注重对语境的理解,和平时的积累,做题的时候常用方法有两个,第一就是代入法,把选项代入题干,第二个句式结合前后的意思,推断空中是什么词。

而后面的三种题型,更注重考生对文章段落阅读理解,做题的时候着重提高阅读技巧,比如:如何快速找出段落的主旨句,如何快速的捋清楚上下文的结构等,

数量关系比较难,不但要考数学运算有些地方还会考察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常考题型就那么几个,只要多练习就能够很快的找到解题思路。

而数字推理提就有点费脑子了,而且题型每年考试都会变化,推陈出新。还是那句话,不需要老想着考满分,我当初也只是搞会了简单等比,等差数列常见规律。过于复杂的有过有时间可以研究一下,我觉的没有这个必要。

材料分析难度比较小,但容易被人忽略。一般的材料分析的都是放在后面,如果前面的做题时间不够,很容易就发起材料分析题,其实材料分析题是最不应该失分的,找对数据,列对公式,材料分析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我练习的时候着重练习的是速算能力,并记忆公式。

判断推理是重点中的重点,它的分值蛮高的,常见题型也是有四个:定义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还有逻辑判断。

如果掌握不好方法,这四个题型每一个都是“时间杀手”。不知不觉时间就被犹豫过去了。

事业单位考试应该如何有效备考(如何高效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

定义判断,练习的时候着重练习分析定义的特征,比如主体有什么样的特点,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有什么样的结果等等

图形推理,主要通过练习分析图形之间的数量,位置关系,有的时候会牵扯到一些等比,等差数列。只要总结出来方法,也比较简单。

逻辑推理,其实这种题不难,主要是通过假设找到逻辑矛盾,最后找到答案,如果一个一个的假设比较费时,还是需要多练习解题方法!

类比推理,是我比较怕的题型,我常常看不出题干中的两个词语到底有什么关系,练习的时候就着重去分析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多半是包含关系,因果关系或者是并列关系,做题的时候也会刻意的往这三个方面去联想。

标清楚了路线,剩下的就是如何起航了。

先用往年真题摸一下自己的深浅,顺便熟悉一下真题的考试方式,

再根据自身情况,用粉笔的职测1000题,分模块的重点练习,在练习的时候,根据前面总结出来的“路线”一步步的来,并注意错题的整理,分析错题原因。及时的查漏补缺

最后在通过模拟题,进行定时定量的练习,锻炼自己的答题速度,找到高效的答题节奏。

掌握住方法方法之后,剩下的就是不断的重复

公基的记忆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第一遍刷完徐哲公基速学课,大部分知识点都已经记住了,但如果长时间不去回顾,记得再牢,早晚也会忘记的。

我是全职备考,整理好知识点后,看着笔记本去回忆知识点已经成了我每天早上的必做任务。

大概的过程是,看一眼关键词,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回顾对应模块的知识点,总有一些记忆不是很牢固的,这个时候打开教材,把对应的知识点读会。因为不需要全文默写,所以只需要记住大概的内容,能叙述出来就可以了

建议把做好的思维导图存到自己的手机相册,平时可以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去回顾。

公基的练习题也是要重复的去做!尤其是一些比较难的板块,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去掌握。

政治,经济,以及公文就需要重复的去做,把失分率降到最低。这三个板块比较简单而且重要,只要备考都会去关注这三个板块,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做到别人会的不要失分,别人不会的争取得分。

事业单位考试应该如何有效备考(如何高效备考事业单位考试)(3)

自己的一些易错的知识点,一定要循环着去练,就像:法律中经常考各个年龄段对应的法律责任,这个点我经常记错记混。不过后来,我每隔一两天做一遍这个章节的题,用了四五天左右才完全记住!

职测更需要重复着去练!很多做题方法就是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总结出来的,就算是学习来的方法也需要不断的练习去掌握。

说道练习职测,就有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为什么针对于职测的题那么少?我当初翻找了半天,才找到职测1000题,在对比隔壁公考,行测的题就多了很多,一搜不是5000题就是6000题,难道就因为和事业单位考试有地域性?

即便是题比较少,也要利用起来,

还是和公基一样,先重复刷基础。

像言语理解和材料分析这两个模块,对大家来说都比较简单,容易得分,就要重复的去做,把解题方法掌握,把失误降到最低。

循环刷难点。

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这两个板块相对比较难,如果一些基础的题型没有问题,就循环着去刷错题。也是隔个一段时间刷一遍,直到掌握为止。

后期的模拟也要重复的去练,直到自己能够充分的把握住考试时间为止。

除了找对方法,不断重复之外,及时的反馈也能帮助提高备考效率

这里的反馈,可以是备考成果的反馈,也可以是正负激励。还是以我为例,我每个备考阶段结束都有一个阶段测验。大部分都是通过粉笔app进行测验的,上面的正确率分析很有用。

我每次检测完之后,都要根据结果调整后面的备考计划,比如:在备考职测的时候,类比推理的正确率不高,后面的备考中,就给它加个“餐”!

对备考成果的及时反馈,不只是检验这段时间备考效果,它还可以证明备考方法对不对,如果方法不对,及时的反馈出来,及时的调整,省的没头没脑的浪费时间。

另外对心态的调整也是有帮助的,考试时的紧张多半是对自身的认识不够。我上中学的时候,每次考试的时候,紧张的都是成绩中不溜的学生,学霸不会紧张,学渣也不会紧张,他们在考试之前几乎就已经知道自己能否考好。

所以及时的反馈,不管结果好坏,都有调节心态的作用。

正负激励主要通过给自己一些奖励或者惩罚,约束自己,提高自己备考的积极性。

备考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很多人不是输在了“考场”上,而是倒在了去“考场”的路上。真正考试的时候,那些空掉的座位,多半是因为受不了备考时的寂寥,放弃了!

适当的使用一些正负激励可以增加备考的乐趣,就像打游戏一项,赢了有奖励,输了有惩罚。这个激励可以是任何形式,任何东西。

像我,每次模拟成绩好的时候,就奖励自己打一把游戏,休养生息,劳逸结合!

最后按照惯例总结一下:

高效备考需要找到方法,公基前期通过刷题和练习相结合,快速梳理和掌握知识点,后期通过记忆和练习巩固,查漏补缺。

职测,先根据个人情况分模块的进行练习,掌握解题方法,后通过模拟题调整细节,把控做题时间。

在找到方法之后,就需要重复的去记忆或者练习,通过量变达到质变,中间通过及时的反馈调整备考方法和备考心态,

三位一体,上岸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