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诸子百家离我们太遥远了,他们的生活轨迹大都无处可寻,除了作品和思想,我们对这群人知之不多,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好看的皮囊,但无疑他们都是有趣的灵魂。而他们中间最有趣的恐怕就是庄子了。

庄子经典故事(一个有趣的灵魂)(1)

庄子画像

相比于一本正经的孔子和脾气暴、嘴巴毒的孟子,庄子可爱的多。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和孔孟一样,庄子也有贵族血统,他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庄子学问渊博,才华很高,楚威王也听说了他的才学后,就派人带了礼物,准备利诱他一番,没想到庄子一听使者的来意,感觉自己人格受到了极大侮辱,气坏了,他对使者说:你见过那些祭祀的牛吗?他们被养了几年,披上锦绣拉去太庙当祭品,那个时候这些牛想做个猪都不行了。讲完道理,庄子放了一句狠话,把使者打发走了:我宁愿做个乌龟在泥巴里打滚,也不愿意做官。

纵观庄子的从政史,仅仅是在宋国做了很短时间的漆园小吏,之后就辞职做了自由职业者,游历各国,著书立说,放飞自我,生活的十分洒脱。

庄子经典故事(一个有趣的灵魂)(2)

《庄子外篇》

据《庄子外篇》说,有一次庄子在山中看到一棵枝叶茂盛的树,伐木者站在边上却不砍它,庄子一问才知道,这棵树根本没什么用处。接着庄子出山到了一个老朋友家,老友杀了一只不会叫的鹅来招待他。

树因为不成材活命,而鹅却因为不成材丧命。弟子问:庄子到底是成材还是不成材好呢?庄子答,成材不成材,要看情况,而“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总之,没有标准答案,偏执的追求其一都有危险。从庄子这一套薛定谔的成材理论中,我们能看出,对于世俗生活,庄子是非常圆滑灵活的。

而庄子不仅于生旷达,与死也极为坦荡,异于常人。他认为,既然万物与我合一,生死只是相互转化的过程,那就不用太在意。庄子老伴去世时,被庄子常年怼并各种埋汰的好朋友惠子来参加葬礼,结果一进门,惠子就惊呆了。丧偶的庄子不但没有哭,还岔开两腿,像个簸箕一样坐在地上,抱着一个瓦盆,快乐的唱着歌。惠子看不过庄子这塑料花、夫妻情,教育了庄子一顿,庄子却不以为意的说,我老伴儿这是从我们家的小屋搬到天地之间的大屋,小迁新居和宇宙融为一体了,这是生命的规律,怎么能伤心呢?惠子一听,放下份子钱赶紧跑路了。

庄子经典故事(一个有趣的灵魂)(3)

庄子亡妻而歌

也许面对相伴一生的妻子的离世,庄子只是假豁达、真悲哀。不过当他自己要离世之时,那份坦然却实实在在是真的。庄子快要死的时候,学生想准备好东西给他陪葬,被庄子劝退,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时间为连壁,星尘为珍珠,万物是可以作为我的陪葬。学生们无法直接反驳他这清奇的脑回路,就换了个角度劝他:学生们恐怕乌鸦老鹰吃了您的遗体。结果庄子又抛出了更强悍的理论:不埋被老鹰吃,埋了被蚂蚁吃,怎么能夺老鹰的食物给蚂蚁吃呢?

总而言之,庄子是极为有趣的,也很能干,从他的书里可以看出,他钓鱼、杀牛、修车、种地、打弹弓、粘知了,样样精通;他还崇尚自由,崇尚万物平等,不会奴颜卑骨;他言辞犀利,能言善辩,看到小人俗人,他能把对方怼出内伤,无敌的庄子是多么寂寞。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与庄子而言,这世界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于是他就把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写成书记录下来,而《庄子》的面世,也给了后人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关注小编,我们一起来读《庄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