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抗日战争的真切感受,想必现在九零后的脑海中,都少不对了《小兵张嘎》的印象,后续涌现众多抗日题材影视作品,也是对日军侵华行径的深刻反映。

抗战期间的冲锋枪 抗战时民兵有冲锋枪(1)

八年抗战,自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抗日战争就拉开了帷幕,直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场让中国千疮百孔的历史浩劫才宣告结束。

这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中国自古以来深受孔孟文化影响,信奉仁义,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根本无力应对,加之适逢长期的北洋军阀割据,国内局势依然动荡,日本可谓是趁人之危。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八路军艰苦卓绝的抗争下取得胜利的,在没有当权政府提供军事物资补给的情况下,八路军就凭借着小米加步枪取得一次次胜利。

抗战期间的冲锋枪 抗战时民兵有冲锋枪(2)

在偏远的陕甘宁地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队,以及广大抗日民众,进行抗击日军斗争,缺乏补给,物资匮乏,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作战武器方面更是及极度匮乏。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缺乏作战武器怎么办?在当时,作战武器大部分都要依靠在战场上缴获敌人的枪支弹药,其实,这反倒为我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缺少物资,那我们自己造!

抗战期间的冲锋枪 抗战时民兵有冲锋枪(3)

缴获的作战物资里,就有先进的枪支-冲锋枪,说到这里可以重点介绍一下了,为什么反倒在物质如此匮乏的情况下民兵却能拥有先进的冲锋枪,而八路军却只能使用步枪呢?

提到这里,就不得不强调下汤姆森冲锋枪的来源,一大部分是来自于战场缴获,我军并不能掌握它的制作以及维修技术,基本上是缴获多少用多少,而用坏一把也就少一把。

在这种情况下,我军相关技术人员也积极地研究,修不好那我们就模仿。当时仿制的兵工厂以四川和山西为主,其中山西太原的兵工厂仿制数量最大,而且设备质量也远优于川军。

抗战期间的冲锋枪 抗战时民兵有冲锋枪(4)

这样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模式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没有武器的困境,我军也可以用上新的作战装备,那么被用坏的被缴获的冲锋枪,也是不能被浪费的,虽然不能用于实战中,但却仍然可以发挥余热。

民间尚有大批抗日民众团体,热血轩昂,抗日民众自发或者有组织地形成的民兵队伍,也是抗战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由于民兵团体相对战线靠后,这是前线战场退役的冲锋枪就可以派上用场。

这就是为什么民兵队伍手上会有冲锋枪的原因之一,当时仿制的冲锋枪数量终归有限,所以八路军前线实际作战中,还是用步枪较为广泛。

抗战期间的冲锋枪 抗战时民兵有冲锋枪(5)

还有一种当时比较特别的墙纸-汤普森冲锋枪。这其实某种意义上算是汤普森的“个人品牌”,由于价格昂贵,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吃香,于是汤普森瞄准了中国市场。

当时民间的社会黑帮或者财阀会采购一些,但是数量有限,当时我军的经济条件批量购买用于作战也不现实,还是步枪占主流,所以当时的汤普森冲锋枪大部分在民间抗日团体。

另一部分,就是山西太原兵工厂,仿制的“晋造”冲锋枪,当然这个体量不会很多,同样是先供前线作战使用,后退居二线供民兵团队,日常巡逻以及起到安保作用。

抗战期间的冲锋枪 抗战时民兵有冲锋枪(6)

美国记者曾在街上采访遇到过民兵手持冲锋枪,大为震惊,疑惑为什么作为作战主力的八路军都没有冲锋枪,民兵却有这样先进的武器,被采访的民兵却说:“看看弹匣和枪管

记者一看也大为震撼,枪支内部由于过度使用已经残破不堪,弹匣里的子弹也所剩无几,在美国记者眼里,这样的枪支足以达到被淘汰的程度,因为本身使用已经对战士有较大的风险。

默默接力,彰显英雄本色

等于说民兵手里的冲锋枪,是在前线退役,又重新在民兵手里上膛待发。这种默契的接力让采访的记者也为之动容,民兵无声地接力这份使命,是为了保证前线的八路军有新的战备武器,有最好的作战状态。

抗战期间的冲锋枪 抗战时民兵有冲锋枪(7)

为什么可以仿制冲锋枪了却没有被大批生产,广泛应用于实战呢?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质量问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条件下,仍然质量堪忧,使用寿命短,这无形中就极大增加了作战成本。

其次就是冲锋枪的特点使然。冲锋枪射速快,所对应的弹药消耗量也是相当高的,这样就会导致大量弹药消耗,这无疑会让本就紧缺的弹药资源雪上加霜。一旦弹药供给不足,大敌当前,将是致命的后果

抗战期间的冲锋枪 抗战时民兵有冲锋枪(8)

相比较而言,步枪携带灵活,弹药耗费量小,射程千米也可满足作战需求,可射击远战,上有刺刀也可满足近战需求,最重要的是制作成本相对低廉,在当时的条件下完全可以满足大批量生产。

并不是区别对待,而是在面对侵略战争荼毒我中华之时,满腔热血无畏牺牲的八路军战士以及二线民兵无声的接力,哪怕手中的退役枪支已然残破不堪,却依然不顾自身危险而时刻保卫民众安全,保证前线战士永远优路可退。

抗战期间的冲锋枪 抗战时民兵有冲锋枪(9)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是依靠先进的科技,更不是依靠打不完的和投不完的炸弹,就是在这样物资极度匮乏,一枪一枪打赢了这场仗。

或许英雄从不觉得自己是英雄,历史也不是易碎品

我们无从窥探真实的历史,电影和电视剧也写不出战争残酷程度的万分之一,难以想象这些残酷的事实都是真实发生的。英雄或许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英雄,但却足以让后代以不屈的先烈而自豪。

民兵扛着冲锋枪,死而后已,绝不后退;八路军握紧步枪,绝不后退一步,鬼子来了拼刺刀!不管是残破的二手冲锋枪,还是不算先进的小步枪,都是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