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

该病通常被称为中耳积液,就是鼓膜后部的脓液或黏液的积聚。由于咽鼓管(排出耳部积液的管道)持续的肿胀和收缩使得积液无法排空。该病在3岁以下儿童中多见。尽管此病通常无痛,但它是儿童听力受损最常见的原因,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能引起中耳炎复发,并且导致说话和语言能力发育延迟。

分泌性中耳炎要注意什么(分泌性中耳炎你应该了解一下)(1)

》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是中耳感染,通过引起咽鼓管感染,使得中耳易于积液。当复发性中耳炎导致积液的时候,可能归咎于淋巴结和扁桃体的感染。其他如上呼吸道黏液增加或者损害咽鼓管功能的情况同样能引起内部积液。这些情况包括鼻部感染、感冒、胃食管反流和腭裂(一种在嘴上部开裂的出生缺陷)。暴露于空气污染中包括二手烟也能刺激黏液的产生。

分泌性中耳炎要注意什么(分泌性中耳炎你应该了解一下)(2)

》预防

避免暴露于二手烟和已知致敏源,诸如尘螨和花粉。

分泌性中耳炎要注意什么(分泌性中耳炎你应该了解一下)(3)

》诊断

医生将会检查耳道和鼓膜后是否有起疱和积液。尽管医生通常能检测到有积液,但是感染有时候是难以诊断的,鼓室计可被用来估计黏液的浓度和量。该工具通过改变耳道的气压、检测鼓膜的反应来工作。如果出现积液6周以上,医生也可以做听力检测。

分泌性中耳炎要注意什么(分泌性中耳炎你应该了解一下)(4)

》治疗

以环境改变来治疗中耳的积液,如果有需要结合药物和手术治疗。如果有隐性病症,比如说是胃食管反流病(CORD)引起积液,治疗也包括需要控制该病症。

·自然环境

首先是改变可以引起中耳积液的自然环境,正如前面预防中写到的,这可以有助于积液自行排出。

分泌性中耳炎要注意什么(分泌性中耳炎你应该了解一下)(5)

·药物治疗

如果积液存在数周,可以给予抗生素来控制中耳的炎症。

分泌性中耳炎要注意什么(分泌性中耳炎你应该了解一下)(6)

·手术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数月后积液依然存在,可以建议进行外科手术排出积液。在许多病例中都是在鼓膜上开一个小切口,然后将排出管放在切口内帮助排空积液。该方法也能预防积液再次产生。

如果淋巴结和扁桃体的感染是病因,医生可能会推荐摘除淋巴结和扁桃体。

想要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小编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