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正在拔节生长

花雨入梦古韵悠悠(不由令人情思悠悠)(1)

前天气温高达三十多度,昨日的一天冷雨浇下来,降了二十多度。原本穿短袖衬衫,因没及时加衣,嗓子就出问题,回家只好裹上羽绒服,保暖之后,扁桃体才逐渐舒服。

小时候,不论是上学,还是下地干活,一出家门,就要在田间小道行走。每到春天,哪怕刚下过一场雨,但泥巴路上,仍很干爽。母亲会说:“田地里的庄稼都等着雨水灌溉,所以春雨是不占路的。”后来发现,确实如此。

在一场接着一场春雨之后,漫山遍野的植物仿佛被唤醒了一般。到山上砍柴,能听到枝头嫩叶带着拔节的轻微声音。有的柴虽然很好砍,一旦看到正在长嫩尖,就不忍心下刀,只捡些被冬雪压断的枯枝,或者用钉耙沿着山坡划拉一些落下的松针。

花雨入梦古韵悠悠(不由令人情思悠悠)(2)

其实,那些正生长着的嫩柴,虽然好看,捆起来也打秤,但扛回家,进灶里只会冒黑烟,很难烧出火苗。需要好太阳暴晒多日,干瘪之后,就如青草,根本不如那些枯枝败叶经烧。

家门前不远处,有条大河。河边,自然生长着无数野生的垂柳。每到这个时节,河水潺潺,垂柳依依,若能放牛,则是最美好的时光。只需将牛赶到草坪上,任由它们吃草,我们则可抓鱼摸虾。踩进水里,轻轻地移开鹅卵石,石下,必有河虾四处逃窜。

玩累了,就往柳树下一躺,将折下的柳条编成一圈小圆帽,戴在头上,爬起来,小朋友们开始上演敌后游击队。在岸边低矮的柳树丛中或钻进水底,打得不可开交,仿佛并非在做游戏。

花雨入梦古韵悠悠(不由令人情思悠悠)(3)

家乡的垂柳,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生长。形状各异,无人修剪,参差不齐,倒影在水里,也是随波逐流。后来才知道,由于柳树易成活,在中国种植的历史已达4000多年。而且,世界上有520余种柳树,中国约占一半。

因柳和“留”同音,所以古人常以柳赠友,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千百年来,垂柳也一直为文人墨客青睐,以柳入题,歌咏不绝。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小雅·采薇》篇记载: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进入盛唐时期,咏柳的诗词更是名篇迭出,晏殊曾写:“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简单两句,就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抚垂柳,湖边月色的美景……

花雨入梦古韵悠悠(不由令人情思悠悠)(4)

再回家乡,河边的垂柳已被很多杂乱的毛草所包围,想钻进去都很困难。千百年来,河水依然向东流淌,然而,河里没了鱼虾,也就无人光顾,到处恣意生长着毛竹与杂树。

在城里,经过园丁辛苦劳作,街旁景观修剪得如油画一般。河边,难得看到几棵垂柳,经过一天春雨的滋润,柳条青中泛绿,随风轻飏,正向人们展示着那份美丽与多情。

最近,也只能通过早晚散步的方式锻炼身体,除了水泥路上有少量积水,健身步道上,行走十分舒适。只是,在人多的地方,还得加强防护。到了河边清静之处,可取下口罩,尽情呼吸。忽而闻到一阵清香,仿佛置身于家乡的山间或水旁,那是植物正在拔节生长。

(2022年4月14日)

花雨入梦古韵悠悠(不由令人情思悠悠)(5)

作者简介:南京机关作家协会会员。平时热爱生活,夜间坚持写作,所写文章,散见报端。随笔集《都是真实的人间》作为文汇新观察丛书之一,于2021年9月在上海文汇出版社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