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愿做佛前一束青莲 乐终古而未央人莫予毒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之前也教孩子背过几篇《世说新语》当中的篇目。文学大师梁实秋个人很推崇《世说新语》,据他自己说,他一生都在反复阅读这部书,晚年听说美国出版了英文版的《世说新语》,还特地让女儿女婿在美国给他买了一部做为自己的生日礼物。

我们先来看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梁国杨氏子”,梁国那个地方有个杨氏家的小孩子。梁国,地名,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梁国,每个时代梁国所在地区大不一样,两晋南北朝时期,梁国位于黄河以北地区。

九岁,甚聪惠”,九岁,就非常聪明,《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很多早慧的孩子,王戎,孔文举之类,不过这些早慧的孩子结局都不太好。

孔君平诣其父”,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孔君平是孔子的第二十六世孙。我觉得孔子家族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最传承有序的家族了。孔氏家族也是最严格按照家谱排序的了。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杨氏之子阅读(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

现在孔氏家族大部分是排到了“庆繁祥令德”,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孔庆东、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杨氏之子阅读(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2)

孔繁森,孔祥熙,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杨氏之子阅读(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3)

孔祥明(聂卫平第一任夫人),孔令侃(孔祥熙的儿子),孔令辉,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杨氏之子阅读(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4)

孔令文(聂卫平和孔祥明的儿子)。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杨氏家长不在,杨氏家的小孩出来招待孔君平,摆了些水果,其中有杨梅。看样子是夏天,之前学过一篇《葡萄》,里面写到,“桔柚秋黄,杨梅夏紫”。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杨氏之子阅读(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5)

不知道这些招待客人的水果是真的请客人吃还是做做样子,我们知道清朝时给客人倒的茶水是不能喝的,都说端茶送客,客人要是端起茶来喝,难道是要把主人给送走吗?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杨氏之子阅读(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6)

也许真是摆摆样子,齐白石就深谙此道,据说齐白石会用陈年的花生和月饼招待客人。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杨氏之子阅读(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7)

有一次黄永玉到齐白石家作客,齐白石一如既往地端上来花生和月饼,花生是浅浅几粒,月饼还剩四分之三,黄永玉仔细观察发现:花生上落着蜘蛛游丝,月饼内的虫子慢慢蠕动。不过黄永玉并没有大吃一惊,因为已经有人提前告知他"都是坏了的,不能吃",不然岂不是会闹出更多笑话。齐白石端出来食物,并不期待客人真的吃下,而是礼数做做样子,习惯了的朋友们也心知肚明。

接下来孔君平和杨氏子的谈话很有意思。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你们杨家的果子啊。“杨梅”------杨家的果子。孔君平当然是在逗小孩玩。杨氏子的回答也很巧妙。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应声答道,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夫子家的的家禽。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杨氏之子阅读(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8)

“夫子”,指的是孔夫子。各地都有夫子庙,南京的最有名。

杨氏子的反驳应该叫做“归谬法”,用对方的逻辑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逻辑是错的。如果“杨梅”是姓杨的家的水果,那么难道“孔雀”就是姓孔的家的家禽吗?“牛油果”就是牛魔王家的?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杨氏之子阅读(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9)

“马铃薯”就是马俊仁家的?

杨氏子的记载只此一则,我们也不知道长大后有什么 故事或者说成就,但伤仲永的故事我们听得太多了,像孔融那样小时了了的故事我们也听得太多了。

五年级下语文文言文杨氏之子阅读(和孩子一起学文言文)(10)

让孩子成长的慢一点并不是什么坏事,只不过现在家长揠苗助长的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