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历来有“放排”的行为,它是一项危险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放排之时,头棹往往要善待一种名为“水老鸹”的鸟类。该种行为看似是一种迷信,实则却蕴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老鸦绕树三匝(为何头棹要善待)(1)

​​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鸭绿江流域群山叠嶂、林海莽莽,其自然生长的树种多达160余种。红松、落叶松、油松等优质木材占森林面积的1/3,其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在清朝入主中原后,统治者认为东北为“龙兴之地”,禁止关内百姓前往关外,故此关外地区的森林植被得到了保护,至清末年间,其森林面积竟然达到358.6万亩,储材量高达12亿立方米。如此丰富的木材资源,也催生了一个行业的诞生——东北木帮。

​​

老鸦绕树三匝(为何头棹要善待)(2)

​​

东北木帮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在深山老林里伐木的伐木者,另一种则是于江水之上放排的运输者,二者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木材开采运输产业链。读者们对于伐木相当熟悉,无非就是将参天大树砍倒,但对于放排却不甚了解。众所周知,木材在被砍伐之后,需要被运输到全国各地,如此才能获得利润。但木材本身沉重且山林里无路可走,因此人们只能利用松花江江水的冲击力运输木排,放排者正是水力运输木材的护航之人。

​​

老鸦绕树三匝(为何头棹要善待)(3)

​​

大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但自然环境中也充满着许多未知的危险,木排在被江水运输时,往往会遇到险滩激流,一旦发生事故,不仅木排会被冲散,连放排者也会性命不保。放排的掌柜叫头棹,还有二棹和小棹,他们都是整次放排的重要负责人,俗话说“头棹忙,二棹稳,帮棹尾棹要拿准”,就是指排上人员的分工和职责规范。三个人必须要密切配合,掌握好木排在江中行进的方向,尽量让其避开激流险滩。当然,多年的放排经验也让放排者们掌握了一套放排的方式与方法,其中尤为神奇的放排方式之一,就是——跟着水老鸹走。

​​​

老鸦绕树三匝(为何头棹要善待)(4)

​​​

“水老鸹”是一种鸟类,它们的外形类似于水鸭子,既能在水上游泳也可以展翅飞翔。“水老鸹”被放排者誉为“救星”,他们都称水老鸹是“老把头”,其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传说放排的祖师爷是一位外号叫“谢老鸹”的人,此人是山东人,后闯关东来到东北地区,专门在长白山一带放排为生,但是在一次放排时,他为了能够保证木排顺利通过险滩,不惜年老的身体毅然跳入水中,终于将起跺的木排顺利开跺,但自己却精疲力尽被江水卷走。后来,放排人便养成了豢养水老鸹的规矩,认为水老鸹就是谢老鸹的化身,会带着他们避开危险的江域,顺利到达目的地。

老鸦绕树三匝(为何头棹要善待)(5)

​​

放排者以水老鸹领路,究竟是迷信还是科学?其实我们也能通过推测的方式得到答案。在宣布结果之前,我们可以谈一谈水老鸹的生活习性。水老鸹栖息于山涧河谷溪流露出的岩石上,飞行的时候常常会沿着水流并贴近水面飞行。水老鸹是凶猛的肉食性鸟类,专门喜欢吃江里的小鱼,松花江里的鱼类都喜欢生活在水流平稳且微生物众多的江心,而暗礁附近,水流呈现涡流状态,鱼儿和微生物,不会在暗礁附近生活,故此,鱼儿聚集的地方水老鸹捕鱼的天堂。正是水老鸹有如此天性,放排者们才会放心的让它为自己带路,避开江水下所有的暗石,让木排得以顺利通过湍急的水域。

​​​

老鸦绕树三匝(为何头棹要善待)(6)

​​​

迷信与科学是对立的,但在许多看似迷信的现象中,却隐藏着某些科学规律,因此在研究民俗时,对于一些迷信现象,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而是要对其深掘深挖,寻找其科学的本质。

参考资料:《东北匪事》黄彬著吉林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