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节肢动物·索氏角胸螳。

螳螂卵长什么样(生物多样性百科)(1)

索氏角胸螳

Ceratomantis saussurii

节肢动物,昆虫纲,螳螂目,花螳科,角胸螳属。多栖息于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灌木或枝头,捕食小型节肢动物。国内仅分布于云南和海南。照片摄于普洱。

索氏角胸螳为渐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和成虫长相大体相同,区别在于成虫羽化后多了翅膀。

索氏角胸螳的螵鞘(即螳螂卵)常见于蕨类植物上,和常见的广斧螳、中华大刀螳的螵鞘相比略有不同,呈黄褐色半透明状,当阳光或者强光照射时可以隐约看到内部的发育,尤其是可以清晰地看到螵鞘中分布的黑色“小点”,这些“小点”几乎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大,当“小点”变为“眼睛”状时,就进入了若虫阶段。

发育至成虫时,其头与前胸宽度近等,复眼为卵形,头顶有一个锥状突起的“犄角”,“犄角”顶端略微分叉,前胸板以及腹部上有“刺状”锥状突起。前足股节扩展明显,上缘略呈“S”状。雌性前翅短宽,达腹端,腹部宽阔;雄性前翅狭长,远超过腹端。

千万不要被照片中索氏角胸螳的特写所迷惑,其实它在螳螂界算得上是“小个子”,成虫体长约为21~23㎜,如此袖珍的体型甚至比不上一些热带蚂蚁的体型。

为了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界中存活,索氏角胸螳努力把自己的体色发挥到了极致,照片未拍摄的背部,体色为棕褐色夹杂着花白,雄性更加偏黄色,雌性偏白色,可以很好地融入苔藓中和树干上,加之体型小,不仔细看就像是一坨鸟屎。

特别鸣谢: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馆长、《中国螳螂》一书作者朱笑愚对本文的支持!

螳螂卵长什么样(生物多样性百科)(2)

范毅,生态摄影师。连续4年获得国际花园摄影师年赛大奖,获2018首届中国生态摄影大赛野生动植物类一等奖。致力于拍摄中国西部尤其是云南境内的人文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之美。

统筹:连惠玲

文字整理:田源

海报设计:郑弼尹

螳螂卵长什么样(生物多样性百科)(3)

》》戳图进入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