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1)

行走山野,应该拥有怎样一件中间层?

我们不会简单粗暴地告诉你选择哪件产品应用于何种场景去使用,而是提供一个评分标准和模型,你可以自行选择。

关于中间层,我想把知道的,都告诉你。

作为一个生活中也假装很“阿式”的人,在我个人的评分模型里,一件中间层的暖重比最重要,既需要保暖,也需要轻量。

那么,大家都知道,重量计量单位是克,可形容保暖性能的,有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呢?


正如大家都熟知,防潮垫热阻值R值的概念,目前国际上也有一个衣物保暖的指标,叫CLO值(克罗值),其值越大,衣物的保暖性越好。

服装标准 ISO 9920 :1995 (E)对各种材料所做的 CLO 值测试,单位是clo/oz/m²

我们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将它们的CLO 值告知大家,后文还会有对这些材料(包括他们所属的品牌商)进行详细说明。

天然棉花 0.04 clo

美利奴羊毛 0.084 clo

抓绒 Polartec Classic 系列micro 、100、 200、300 0.16 clo

抓绒 Polartec Thermal Pro 毛猴系列 0.185-0.210 clo

棉服 Primaloft 的黑标 0.7 clo (以前的 Eco略低)

棉服 Primaloft 的银标 0.92 clo (以前的Sport略低 )

棉服 Primaloft 的金标 1.68 clo (以前的One 略低)

棉服 Coreloft棉(始祖鸟家独有) 0.82 clo

棉服 Polartec Alpha棉 0.28 clo

羽绒 (550 蓬) 0.70 clo

羽绒 (625 蓬) 0.92 clo

羽绒 (800 蓬) 1.68 clo

羽绒 (850蓬 ) 2.53 clo


当然,还需要了解你自己对透气性、防风性、便携性、压缩性、暖重比这五个方面的需求。每一项满分值为5分,有一些性能描述,可能存在矛盾,比如透气性和防风性。你需要根据你的使用环境决定评分模型。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2)

假如当你在低海拔进行高强度的越野跑比赛,你对透气性能的需求会远大于防风性能需求,因此计分时可以考虑将防风性的分值折半计入。

可如果你要去高海拔进行越野跑比赛,这时由于海拔因素的影响,运动时瞬间强度并没有低海拔那么大,且由于多风雪的环境,你对防风性能的需求大于透气性,此时计分便可以考虑将透气性的分值折半计入。

最后,将你中意的产品一一打分,得出的结论将非常理性。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3)

UTMS赛事,供图者2019年50km组女子第三名心洛。

高海拔越野跑,比如UTMS,大运动量下对中间层透气性的要求更高。

其实看到这里,这篇文章想表达的观点已经很明了,毕竟,数据总是那么直观

比如,始祖鸟家独有的C棉客观指标CLO值还不如P棉银标,而再好的P棉,也比不上800蓬以上的羽绒;至于抓绒一类的面料,哪怕是毛猴,从数据上看,也实在一般呢。

但是,这篇文章为什么还有往下写的必要呢?值得注意的是,CLO值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指标,该值考虑了生理参数、心理感觉和环境温、湿度及风速条件,变量较大,形成了一个计算标准(手段)。

并且,我们上面说的,仅仅只是材料的CLO值,而最终一件成品衣物是否足够保暖,和它的厚度、裁减、细节设计都有很大的关系。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4)

图片来源:胡说

大运动量下棉服直接外穿独立使用,不再作为中间层。

所以,假设你是个"大富豪",抓绒、棉服、羽绒服统统拥有。你还是需要了解清楚三者之间材料的特性与区别,也需要明了三者最为适宜的使用场景,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物尽其用。

实际上,只有选对户外运动时穿着的中间层,才能在行进中保持舒适的体感,这一次旅程才有愉悦感可言。毕竟,你一定不希望背着沉重的背包频繁的增减衣服乃至有瞬临失温那样惨痛的记忆。

Part 1 我应该先买什么?

作为一名深入接触过许多户外运动项目的老鸟,如果我只有有限的资金准备,却要添置整套户外运动的服装系统,那么我推荐你优先考量的顺序依次是贴身排汗层、中间保暖层(简称中间层)、防护层(如硬壳、软壳)。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5)

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三层穿衣法,这也是标题“中间层”一说的主要来源。

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在贴身排汗层和中间层上,至于价格通常昂贵的硬壳、软壳这种防护层(各品牌旗舰冲锋衣通常两三千元以上),你可以选择用一件轻量化又便宜的雨伞或雨衣去替代。


而贴身排汗层和中间层,会决定你在恶劣环境下的舒适度与体温,乃至影响生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6)

图片来源:Arcteryx.com

Arcteryx 叠穿系统示意图,迄今为止仍会有一些人将中间层与抓绒直接画上等号。


先从人人都知道的抓绒衣说起,相当多的“老驴”自觉地将抓绒衣与中间层划上了等号,殊不知这是错中加错。如果在抓绒、羽絨、棉服之间做一个排名的话,首先被踢出局的,便是抓絨。

开头便说到的抓绒 CLO 值比较低,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据一份非官方性质的数据统计显示,在有过失温经历的人群中,失温时穿着抓绒作为中间层的比例最大。

这可能有些违背许多“老驴”们的认知,抓绒便宜量又足,多年来也一直穿着抓绒衣,甚至早年市场火热的“三合一”冲锋衣,中间层都是抓绒,又能有什么问题呢?


抓绒本质上便是的聚酯纤维。

如果要追溯抓绒的研发历史,可以久远到二战时期。当时作为军需的羊毛等天然保暖材料一度短缺,迫不得已,人类研发出最早形态的聚酯纤维这种人造保暖材料,这一年是1950年,被命名为仿羊毛聚酯纤维。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7)

抓绒经典covert hoody内侧的成分说明——百分百聚酯纤维。

由于其中疏水性纤维的存在,遇水后,抓绒能吸纳的水分相对于抓绒本身重量的比例远低于羊毛等天然材料,因此一度被称赞为人类研发出的第一种潮湿后依然能保留部分性能的保暖材料。

当然,这只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那个人造(合成)保暖材料高度单一的年代里,矮个子里拔将军。

抓绒材料遇水潮湿,相比较于人造棉的缺陷——更容易丧失保暖性。要知道,一旦中间层丧失了保暖性,在寒风的侵袭下附着在身体表面还会不断带走体温,处置不及时的情况下造成失温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了。

相对而言,羽制品也存在这个间题,并且更为严重。

但是由于羽绒产品具有压缩性能好、便于携带、同等重量下保暖效果最强(暖重比高)等一系列优点,而抓绒产品压缩性能差、不便于携带、同等重量下保暖性能最弱等一系列缺点,毫无疑问,抓绒产品最最先出局。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畅销多年的抓絨制品没有优势吗?

有,并且优势颇大,售价低廉款式多样、品牌可选择余地高都是优点,总结五个字便是“便宜量又足”。


市面上的抓绒种类繁多,却依然有一些值得一提的材料,在这一部分里我们仅就 Polartec品牌旗下的若干种材料讲行解读,对几个品牌的经典抓绒评分,指出优点与缺点,供大家选择。

事实上我们也认为,只要搞明白Polartec品牌旗下的面料种类,对抓绒这一类产品的理解就算足够深入了。

上文提及了抓绒的诞生历史,与二战息息相关,而Polartec品牌,论起源头也可追溯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二战时期,美国纺织公司Malden Mills赢得了军事合同生产美军制服,因此名声大噪。

战争结束,对于工厂来说,需要拓展新的发展方向,这时候他们意识到,在服饰领域里,天然材料向人工合成材料转变乃大势所趋。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8)

于是,Malden Mills对仿羊毛聚酯纤维的研究开始了,这一材料研发的初始目的便在于解决天然材料成本高昂,遇水后性能大降等缺陷。

1981年,最初版本的Polartec面料诞生,直至今天,发展到超过200种,若干系列,其中的classic是国内最为常见的,还有几种比如Thermal Pro(另一个名字叫毛猴,可能大家更熟悉),以及Power Shield,Windpro等都是不错的中间层面料,重要的是你将在哪些环境下使用它,发挥长处,避开短处。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9)

从上到下依次:Vaude混合抓绒(P棉混合毛猴)、Norrona毛猴、始祖鸟Covert hoody抓绒、Kailas Classic 100抓绒、Kailas Power Shield抓绒。

Polartec Classic根据重量的不同可以分为Micro(超轻级),100(轻量级),200(中量级),300(重量级)四个类型,越重的保暖性能越好,缺陷也很明显:

压缩性较差,不够便携,暖重比低。优点也很实在,经济实惠,多次洗涤也不会起球,一件可以穿很多年。我们推荐的使用环境是在干燥的环境下日常频繁的穿着,或是那些容易磨损衣物的一般户外线路上。通常一件轻量级或中量级的Classic,只需要200元到300元。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10)

市面上最常见的Polartec Classic 100厚度的抓绒衣,适用于一般环境下的户外活动。此类面料的抓绒衣大同小异,属于性能均衡的产品。暖重比2分、防风性3分、透气性3分、遇水潮湿性能3分、压缩性能3分、便携性3分。

Polartec Thermal Pro,大名鼎鼎的毛猴系列,利用更为繁琐的拉毛工艺使得抓绒面料表面形成的气囊更多,可以简单理解成“蓬松度”。

相比classic系列更高。因此压缩性能和保暖性能都有大幅度提升,相应的是成本也大幅度提升了。

买这样的一件抓绒,即便是前段时间NORRONA退出中国市场,吊牌价2000元出头的这件毛猴25折后也要500多元。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11)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Thermal Pro,也就是毛猴材料的抓绒衣,适用于较高强度下的户外活动。

此类面料的抓绒衣透气性能极好,压缩便携性能也不错,一般较薄,不会太厚。MHW山浩家的毛猴衣也是一代经典。暖重比3分、防风性3分、透气性5分、遇水潮湿性能3分、压缩性能3分、便携性3分。


值得一提的是,毛猴是一种透气性能很好的保暖材料,在腋下、后背等出汗量大的部位(因为户外人通常都会背包)拼贴使用毛猴材料的效果将格外给力,因此市面上不乏有一些P棉拼贴毛猴的经典产品,比如下面的这一款Vaude。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12)

Polartec Power Shield,一种很神奇的材料。

据官网介绍依靠面料外层复合的尼龙面料便能达到百分之98的防风效果,在2018年自主攀登阿尼玛卿雪山时笔者一度将这件“抓绒”作为中间层穿着,却觉得格外不透气,但是将其单独穿着,却有不错的防风和保暖性能。

因此,更应该把它当作软壳,而非一种抓绒去理解。在恶劣天气下,会带来出色的防护。售价通常在大几百元至千元之间。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13)

市面上相对少见的Power Shield,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户外活动。此类面料的抓绒衣防风性能极好,一般厚度适中,通常面料表面还进行了防泼水处理,压缩便携性能不佳。暖重比4分、防风性5分、透气性2分、遇水潮湿性能4分、压缩性能2分、便携性2分。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14)

左侧是毛猴材料,右侧是Power Shield材料,内部丝绒对比。

其实Polartec Power Shield内部的长丝绒有些类似上文提及的毛猴,只是面料外层使用了符合尼龙因此增强了防风性能,相对应的透气性能便下降许多,更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极限攀登。

Part 2 羽绒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羽绒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材料,那么,你知道羽绒的前世今生吗?

在我国,周代便已经有使用鸟兽毛羽制作毳衣的风俗,说起来,可能这是“最古代”的羽绒衣。

但国内的羽绒衣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市售,也只有短短二十余年的历史,这还离不开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国产服饰品牌(心中默念Bo Si Deng)的崛起。

但是早期,市面上常见的羽绒衣还是摆脱不了“低含绒量”“大充绒量”“低品质化”这几方面的影响。

低含绒量的导致填充物品质不高,为实现保暖效果就不得不提高冲绒量,也因此产品过重,抵消了羽绒制品轻薄的先天优势,造成整体品质低下。

羽绒产品,大体来说可以分为鸭绒和鹅绒两种。

在人们固有的印象里,鹅绒一定是比鸭绒好的。

确切来说,鹅绒的成本也确实比鸭绒高,并且由于鹅比鸭吃的更“素”(鸭会吃食一些水中的小型生物),鹅绒也比鸭绒味道更淡,原料加工过程中水洗过程“简化”(少了某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工清洁),因此我们更推荐使用鹅绒。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15)

纯净的白鹅绒。图片来源:羽绒金网

另外,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高品质的鸭绒,质量不在一般鹅绒之下,也可以考虑。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原材料,比如欧洲灰雁绒,使用这一材料的最为出名便是顶级睡袋品牌沃兰达Valandre。

选取过冬前迁徙的法国图卢兹灰雁掉落的绒毛填充,售价不菲,CLO 值在2.53以上。

因为羽绒材料相对来说更容易以一些指标量化,所以评判羽绒制品其品质高低相对容易很多。

蓬松度、绒子含量、清洁度、充绒量以及结构方面(比如是否是盒式结构,即是否有立衬)等简单的几个指标便足以帮助你判断一件羽服的好赖。

大概用几句话来简要说明上面提到的几项参数:

  • 蓬松度:直观反映羽绒蓬松程度的,越蓬松,越厚,越保暖。
  • 绒子含量:越高越好,说明绒好。
  • 清洁度:越高越好,说明绒干净。正常水洗标准的羽绒都可以满足清洁度要求,但皮肤敏感者仍需密切关注这一指标。
  • 充绒量:直观反映服装厚度的又一数据,决定保暖能力。
  • 结构:大体上有两种,一针扎透和盒式即立衬结构,后者费工时因而成本也更高,后者在以上数据接近时,保暖能力更强。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16)

立衬结构与一针扎透的区别示意图。图片来源:冰焰品牌


一款全立衬结构的盒式羽绒服,可以有多轻?

充绒160克800P 拒水白鹅绒,成衣重量450克,皮重不到300克。单从数据上来说,远远超过一些经典的中型羽绒服,比如某大牌的Thorium AR。

从轻量化的角度,说到羽绒服,我想冰焰的这一件还是值得一提。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17)

适用于一些相对静态需要保暖的户外活动,轻量化盒式羽绒的经典之作。

需要注意的是,羽绒服一类产品不适合高强度的连续出汗的运动。暖重比5分、防风性4分、透气性2分、遇水潮湿性能3分、压缩性能5分、便携性5分。

具体可以用作中间层的羽绒产品来说,举例堪称小充量排骨羽绒经典的MHW鬼语者系列,7D和10D面料拼贴营造出的205克重量,填充850蓬鹅绒(高达2.53的CLO值),它超轻,便于携带,压缩后体积只有拳头大小,面料也有防泼水的性能。本身在我看来是极其经典的户外装备之一。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18)

适用于多种场景的户外活动,轻量化排骨羽绒的巅峰之作、一代经典,MHW鬼语者系列,需要注意的是,羽绒服一类产品不适合高强度的连续出汗的运动。

暖重比5分、防风性4分、透气性2分、遇水潮湿性能3分、压缩性能5分、便携性5分。

但是前文我们也说了,高蓬松度的羽绒,拥有极高的CLO值,但也有材料本身的缺陷:

一是遇水潮湿后,会丧失绝大多数的保暖性能;

二是后期保养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高端羽绒制品的洗涤与保存可是门学问。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19)

拒水羽绒遇水照片。图片来源:冰焰品牌 摄影/梁燃。

如果直接采用防泼水面料,的确可以隔绝自外向内的潮湿,但是在相对湿度特别大的环境,潮气却无法自内向外透出。

羽绒打湿后保温性能的迅速下降(人体排出的汗水和水蒸气也会自内向外打湿羽绒),解决羽绒服潮湿丧生性能,成了各大厂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绒棉混合的羽绒服开始出现,经典的设计,如MHW, 在淋雨以及出汗的地方填充人造棉,其余地方则填充高蓬松的鹅绒。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20)

适用于多种场景的户外活动,棉绒混合服装的巅峰之作、一代经典,具备不错的防风性能。

暖重比4分、防风性5分、透气性3分、遇水潮湿性能3分、压缩性能3分、便携性3分。

还有些厂商,比如Sierra Design,直接使用拒水羽绒,DriDown拒水绒,使用了类似衣物的防泼水处理对每根绒做处理,使其表面覆盖一层拒水膜,使得羽绒不易被打湿,打湿之后干燥的速度也大大提高。

确实,拒水羽绒,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遇水潮湿后仍然拥有一定保暖性能且干燥速度变快。

但是国内目前市面上比较多的大多是Teflon技术处理后的防水羽绒,该处理技术会对羽绒本身蓬松度产生较大影响,并且持久性有待论证。(笔者个人使用经验来看,比较一般,期待新的技术,据说某国产品牌在研发中)

如果你还是一个有着动物保护主义倾向的消费者,RDS、IDFL、DOWNPASS等体系下的羽绒原料应该更容易获取你的好感。

他们都遵守高标准的羽绒供应链可追溯性、动物福利以及质量要求。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21)

很道德,很环保,很品质。

Part 3 为什么选择棉服做中间层的人越来越多?

前面说了抓绒和羽绒的缺点,如果有这样一种材料,既可以满足抓绒“便宜量足”,又可以满足羽绒服的高CLO值,还能解决遇水潮湿保留一定保暖性能(野外更安全)这样的“千古难题”,我想可能只有棉服可以实现了。

所谓棉服嘛,市面上可以选择的材料便有些多了,比如始祖鸟经典的ATOM系列使用的C棉,比如一家国产品牌田野使用的F棉,比如各大品牌上最常见的P棉,再就是上文抓绒中大家熟知的Polartec公司在棉服上也推出了 ALPHA棉系列。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22)

还有就是杜邦公司的Thermolite和3M公司的 Thinsulate新雪丽,在滑雪领域应用的更多一些,性能也都不错。

只是从CLO值的排名来看,还是没有P棉高。此外还有Marmot家的Thermal R和MHW家的Thermic Micro,基本上也都没有玩出什么新花样。

从境外网站上获取的一些专业评测情况看,Primalof棉纤维t的超细级别、纳米气室的结构水平,在“原材料”这一级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23)

仅仅棉服的“原材料”,市面上就有这么多公司推出,可见棉服在户外使用环境下的所具有的使用优势,是各家户外公司的共识,同样也是竞争无比激烈的领域。

先说一说Polartec Alpha棉,这是Polartec公司专为美军研发的高透气保暖棉,也是笔者最喜欢的棉服之一,不过,它的CLO值并不高,只有0.28 clo/oz,略高于抓绒而已。

为什么我会喜欢这种材料制作成的棉服呢?

看下面这张图,在阳光下,如此轻薄,它超级适合出汗量大的运动,比如越野跑。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24)

这种属于非常透气的薄棉服。适用于运动瞬间强度高/出汗量大的户外活动,便于压缩携带,也具备不错的透气性能。

暖重比3分、防风性3分、透气性5分、遇水潮湿性能4分、压缩性能4分、便携性5分。


如果是相对厚实一些的连帽款Alpha棉,比如NORRONA Loften Alpha Jacket,系属于Loften滑雪系列,而我经常穿着这件用于雪山接近,既拥有不错的防泼水性能,同样非常透气,满足重装时背负大包的需要,同时还具备不错的保暖性能。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25)

这种属于相对较厚的带帽棉服,作者本人出镜了~适用于滑雪/高海拔攀登等户外活动,保暖防风,也具备不错的透气性能。

暖重比3分、防风性4分、透气性4分、遇水潮湿性能4分、压缩性能3分、便携性3分。

可以看到,薄款棉服和厚款的带帽棉服,使用环境也完全不一样。


相对来说,在棉服这一领域里,一如Polartec公司在抓绒领域里一家独大一样,P棉应用相当的广泛,目前Primaloft公司在市场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Primaloft公司旗下的产品还是有必要重点说一说。


其实,材料的发展更迭,还是以军队的需求为主。

最初,美国陆军山姆大叔向各大厂商招标,生产一种类似羽绒的保暖材料,希望能够让军人在战场上不畏寒冷,而又能够适应潮湿恶劣的服装使用环境。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满足大规模生产、成本可控等因素。

于是,Albany公司划时代的材料 Primaloft 诞生了。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26)

Primaloft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P棉,其实和棉(cotton)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为了称呼方便。

本质上,P棉这种人造保暖材料,其实是在模仿羽绒的结构,利用粗大的中空纤维为骨干,将细小的中空纤维合成缠绕在粗骨干上面,形成如羽绒般的树状结构。这种结构特点,让PrimaLoft棉和羽绒在构造上非常相似。

由于 Primaloft的中空纤维极细、极复杂,这样的结构造成整块PrimaLoft填充物中有着数量极多、比水分子团还小的气室,这些气室能抓住身体散发出的热量,又有着先天的拒水性,即使整件衣服都打湿了,PrimaLoft 仍具有高度的保暖效果,这种特性是羽绒制品无法想象的。(其拒水原理参考PrimaLoft官方资料)

P棉在中国市场上,常见的有3个级别:金标、银标、黑标,以前还有ECO, Sport,One三个级别,其中使用环保原料的ECO最弱,One级P棉则最强。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27)

金标价格最为昂贵,而黑标价格最为低廉,相对而言,银标应用最为广泛。

因为P棉的独特结构,不像羽绒一样填充制衣,而是采用植入方式,因此没有蓬松度一说,同种P棉,厚度就决定了保暖度,一般用每平方米克重(克/平方米)来标识,比如200克每平方米的p棉比100克每平方米的p棉厚。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28)

虽然p棉没有蓬松度的概念,但是clo值摆在这里,可以与数值接近的羽绒比较,显然,最好的p棉,大致相当于800蓬的羽绒服。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棉服在压缩性和重量比上也有一定差距,像上文提到的鬼语者羽绒服一样打包成一罐拳头大小的事,没有任何一件棉服可以做到。

P棉虽然不惧水,但是也有类似羽绒的弱点:没有导出湿气的结构特征。

再加上内外两层外面料包裹,透气性一样堪忧,高排汗量情况下会让人感到身体有些潮湿气闷,不适合大强度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因此,上文在说到Alpha棉时,花费了一些篇章去解释说明。

既然P棉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那为什么现在选择P棉的人越来越多了呢?

总结一下原因:

一:相对于羽绒而言,耐用性更好,打理方便,随意机洗。

二:拒水性能更好,更适合潮湿环境适使用。

三:保暖效率比抓绒更高,相对轻薄。

可以说,P棉的应用,很好地结合了抓绒与羽绒的优势,对比下来,除了那种超高蓬松(800 )拒水的昂贵排骨羽绒服,秋冬户外中间层的选择,棉服实乃不二之选。

那么P棉制品的价格?

一般来说,只比羽绒制品略低,有一定价格门槛。

嘿嘿,但P棉真的有那么贵吗?这时候我们的目光就应该转向国产,在户外服装做工设计日益优化的趋势下,国产品牌依旧保持着其超高性价比。

那么,你们觉得性价比最好的P棉是哪种呢?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29)

一到十七楼哪层好(好的中间层其实一层就够了)(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