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市场强弱(8.10市场逻辑梳理)(1)

一、重要信息

1、美国7月CPI:同比升8.5%,加息预期快速降温

>周三盘前公布的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通胀同比升8.5%,不仅低于预期,也低于6月的数据,这意味着从表现上来看,美国通胀已暂时回落。>美元指数持续下挫,现跌破105,为7月4日以来新低,日内跌1.3%

2、刀片电池:消息称比亚迪刀片电池已供应特斯拉

>8月10日下午IT之家消息,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由比亚迪供应的刀片电池已经交付特斯拉位于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这也是特斯拉首座应用比亚迪电池的超级工厂,预计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特斯拉车辆最快可以在1个月内(也就是8月底至9月初)下线。>从另外的消息人士处还获悉,备受关注的上海超级工厂暂时还没有使用比亚迪电池的计划。

二、行业&题材

  • (一)热点题材
  • 1、农药:受益于原料价格下行与欧洲产能转移

    >天然气是农药成本中的重要部分,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农药成本随之上涨。全球四大农化巨头有两家在欧洲,因为成本压力寻求海外建厂,或与当地企业合作采购相关原药。>农药市场的增长主要集中于以巴西、阿根廷为代表的拉美地区,以及中国、印度、亚太地区等新兴国家,进一步催生了本土农药企业的发展。>农药原材料占生产成本比例较高,且大多与原油高度挂钩,随原油价格下行,行业盈利有望修复。>相关公司●海利尔:丙硫菌唑年内有望形成3000吨产能,恒宁二期8000吨产能规划;●先达股份:8000吨烯草酮、2000吨烯酰吗啉等新产能投产,三期规划1200吨咪草烟、200吨甲基咪草烟等产品;●长青股份:2000吨功夫菊酯、600吨氟虫腈、3000吨噻虫嗪等一期产品今年有望带来增量;●中旗股份:3000吨虱螨脲、1000吨丙炔氟草胺等Q3有望投产;●利民股份:1.2万吨三乙膦酸铝新产能投产,5000吨草铵膦、500吨多杀霉素、500吨泰乐菌素等下半年有望陆续投产。

    2、医疗影像设备龙头联影医疗上市

    >事件催化:8月10日,联影医疗开始上市申购,发行价格:109.88元,拟募资124.8亿元,发行市盈率为77.69倍,为年内第二大IPO,仅次于中国海油,总市值接近1000亿元。>核心逻辑:1)医疗影像设备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目前中低端逐步实现了国产替代,高端产品仍以进口为主。2)联影医疗发行市盈率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联影医疗:绝对龙头,MR市占率20.3%,CT市占率23.7%,DR市占率7%,PET/CT市占率32.1%。>相关公司:万东医疗:MR市占率8%(联影20%),DR市占率15.3%(联影7%)。祥生医疗:主营XBit系列等高端彩超产品,22H1实现归母净利润7100-7851万元,同比增长50.48%-66.40%,动态PE25倍,低于同行业。开立医疗:产品涵盖超声医学影像、内镜诊疗、微创外科和体外诊断等多个领域。易德龙:联影医疗的供应商,近3年易德龙均进入了联影医疗前五大供应商的名单,从2019年5929.76万提升至2021年的1.34亿,从联影医疗处获得的年收入以50.32%年复合增速增长。

    (二)前瞻题材

    1、折叠屏:小米与三星新品即将发布

    >事件:8月10日晚三星将发布Galaxy Z Fold 4,小米MIX FOLD 2预计8月11日发布,相较于第一代MIX FOLD 2有望在比例、配置、性能、影像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预计三星今年的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将比去年高出2倍,达1500万台以上,可能订购约1800万台可折叠手机用零部件。SDC越南将可折叠手机模组产线增加到10个,产能将扩大到每月200万台的水平。>OPPO、华为、小米、荣耀先后发布新款折叠屏手机,上半年国内折叠屏产品出货量超110万部,同比增长70%。品牌方将加速迭代升级折叠终端产品,带动整体行业增长。>预计未来折叠屏手机产品形态或将以竖折为主,定价下探至5000-8000元档位,面向大众中高端市场。横向内折定位高端商务市场,以万元档位为主。小米MIX Fold 2推测定价在6500-8000区间。>相关公司●精研科技:折叠屏手机转轴项目已取得量产订单并开始出货,主要为某安卓系手机全球头部品牌;●科森科技: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军企业,具备折叠屏铰链的技术和产能储备;●长盈精密:具备研发制造折叠屏手机铰链的能力,为VIVO X FOLD折叠手机提供金属外观件;●长信科技:具备量产折叠屏用UTG相关产品的能力,已获得国内主要头部品牌客户的项目定点。

    2、光伏组件:后硅料时代来临,需求回升下弹性最大

    >随着硅料新增产能持续投放,今年行业受上游约束的因素有望得到释放,产业链供应能力的增强将提高装机规模上限。>国内集中式电站已经等了很久,此前国内集中式项目对于单面组件接近1.95元/W的价格接受度较低,降价短期内会影响国内集中式电站的装机进度,迎来一波需求爆发。>盈利能力方面,电池、组件可能会更坚挺,大尺寸电池产能紧俏,硅片环节要进一步看供需,辅材环节受益于组件量增,粒子紧张可能带来胶膜紧张,综合考虑量价、供需关系后,受益程度排序为一体化组件>电池>辅材>逆变器>硅片>其他。>相关公司: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

    3、海光信息:国内x86 CPU龙头,将于12日上市交易

    >海光信息为国内x86 CPU龙头,将于12日上市交易,国内能够生产X86架构CPU的厂商只有海光信息和上海兆芯。>格局:基本被国外Intel与AMD垄断,2020年我国CPU国产化率仅为0.5%,海光信息基于AMD技术授权独立研发。根据亿欧整理的近年三大运营商服务器集采情况,国产CPU服务器占比位于20%-40%,其中海光在国产服务器中占比在40%左右。>规模:据IDC,预计2025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410亿美元。X86架构销售额占全球服务器91%,2021年中国X86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391万台,同比增长13.72%。>估值(市值):华创证券给予1002亿元、东亚前海证券1060亿元、天风证券1315-1550亿元;预计22至24年收入50.1/84.5/112.3亿元;归母净利润12.7/26.1/38.7亿元; >相关公司中科曙光(488亿):直接持有海光信息股份27.96%;金时科技(40亿):间接持有的海光信息0.82%股权;

    二、个股挖掘&预期差

    (一)涨停个股(不分顺序)

    1、ST中利:被遗忘的光伏企业

    地位:公司拥有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研发专利等技术储备十九项,拥有TOPcon电池及组件研发专利等技术储备二十七项;配合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及“6 1”绿色智慧光伏项目的开发;公司拓展海外光伏市场以及国内光伏组件销售市场。>子公司腾晖光伏作为全球知名的光伏系统服务商,是国内早期成功的光伏电站开发商之一;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光储充一体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项目:1)、3月子公司腾晖光伏与众为新能源签署的《合作协议》,并且合资成立“河北众立腾晖新能技术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拟5年内在阜平投资建设5GW异质结电池、5GW光伏组件制造项目,总投资约为50亿元;拟投资建设5GW“光伏 现代农业”发电项目,项目EPC总值约为210亿元;2)、公司光纤及光纤预制棒长期订单已签至2023年年底。>危机处理中:22年7月27日互动易回复,控股股东已制定了相应的还款计划,公司也在积极督促还款

    (二)非涨停个股(不分顺序)

    1、世纪华通:8月13日司法拍卖,腾讯入主预期

    >阿里司法拍,公司8月13日的拍卖涉及第一大股东变更,公司目前是无实控人状态,第一大股东王佶(10.22%)与第二大股东腾讯(10.00%)之间股权差距仅为0.22%。>拍卖的标底是公司第四大股东邵恒约占总股本的3.39%,若腾讯参与拍卖就能成为第一大股东。

    2、联瑞新材:硅微粉稀缺龙头,产销两旺,受益于先进封装

    >公司布局高端球形硅微粉产品,打破了日本雅都玛等海外企业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硅微粉是电子产业核心基础原材料之一,应用于先进封装、新一代高频高速覆铜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和光伏电池胶黏剂等领域。据国泰君安测算,全球球形硅微粉总需求量预计从2020 年的22.58万吨增长至2025年的39.62 万吨。>受益于芯片封装,21年产销两旺:公司球形硅微粉及球形氧化铝为代表的高阶产品迎来高速增长期,球形硅微粉销售量达到22109.8吨,YoY 96.9%,以球形氧化铝为代表的其他粉体产品销售量2961.7吨,YoY 57.7%。21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68.85%。积极扩产,维持龙头地位:21年8月,公司向全资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1.5万吨高端芯片封装用球形粉体生产线,主要用于先进封装、高频高速电路基板等领域,预计于2022年四季度贡献利润。

    3、继峰股份:国产乘用车座椅打开增长空间

    >继峰座椅头枕市占率20%以上,并购的拉默商用车座椅欧洲市占第一;已获两个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座椅定点,乘用车单车配套价值从当前700-1000元,提升至5000-6000元,且从Tier2转变为Tier1。>预计22-24年座椅业务收入0/4.8/20.8亿元,归属母净利润2.12/5.90/9.00亿元,公司当前市值194亿。(国信汽车)

    4、晶瑞电材:高纯试剂 光刻胶 锂电材料

    >光刻胶订单因国产替代爆满,供不应求,ASML1900型光刻机已安装到位,KrF光刻胶已完成中试,ArF光刻胶研发进行中,产品升级会带来5-10倍增量。高纯试剂构筑高纯双氧水、高纯硫酸、高纯氨水三大主流产品体系,收入级别将超10亿 ,未来至少5倍成长。>NMP、粘结剂等锂电池材料需求旺盛,拥有宁德、三星、天奈等行业头部客户。公司已提纯NMP并供货半导体,NMP占锂电成本较低,传导压力小,价格继续看涨。公司拥有5万吨NMP和1万GBL扩产在即,还开展回收加工模式进一步扩大盈利。>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为24.22、29.58、34.74亿,EPS为0.72、0.86、0.98元。(华鑫电子)

    5、华铁股份:高铁动车座椅龙头 汽车座椅核心供应商

    >传统主业高铁动车座椅、给水卫生系统等新车市占率超50%,部分车型70%以上,08-10年投资高峰期的列车进入更新期,后市场订单即将进入爆发期。未来5年业绩复合增速超35%。>高铁新车座椅后背会加装智慧屏,一个标准列车改造费用220万,4000列合计80亿市场,5年改完对应每年16亿收入。华铁主导智慧屏运营,1000列车对应10亿运营收入,远期可以做40亿运营收入。>公司近期将拿下Smart纯电、沃尔沃XC纯电和混动平台等高端平台化乘用车座椅项目,单车价值量4300-8000元,规划到25年实现55-65亿汽车座椅销售,对应5.5-6.5亿利润。>公司在高铁的备用电源系统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储能系统设计制造和应用能力,有望向分布式光伏储能和家庭储能两个方向进行延伸拓展,在海外设有事业部,有望从欧洲率先实现储能业务突破。>预计华铁22-24年业绩5亿、7亿、9亿,对应pe为18×、14×、10×。

    6、南山智尚:转型新材料平台型企业

    公司两期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项目投产,届时份额跻身全国第三。一期试水的600吨项目当前出货顺畅,为二期3000吨项目明年的投产起到前瞻验证作用,整体两期项目将打开利润弹性。>公司布局聚乙烯有两年储备积累,行业内专家、南山研究院及集团旗下炼化项目专家共同打造,使用更为先进的二氯甲烷工艺,集团旗下炼化项目给予聚乙烯原材料质量、稳定性扎实的支撑。>公司传统业务进入拐点,出口短期受益于海外常态化恢复性增长,长期顺应精毛纺由欧洲向中国转移趋势,进口替代逐步加快。>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1.93/2.62/3.32亿,对应PE分别为17/12/10倍。(华安轻纺)

    7、松原股份:国内领先的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一级供应商

    >安全带总成为公司主要业务,原材料自制比例高。随着钢材、塑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回归均值,毛利率有望回升30% 较高水平。预计2022、2023年安全带业务营收8.4亿、11亿。>公司安全气囊、方向盘产品目前已与吉利、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北汽福田、合众、威马等客户进行项目开发合作,已为五菱宏光MINI奇瑞QQ冰淇淋车型配套供货。预计2022、2023年安全气囊、方向盘营收2亿、6亿。>公司目前布局安全带、气囊、方向盘等被动安全硬件,有望拓展到控制系统。后排安全带已通过德国大众认证,大客户拓展加速,订单兑现有望超预期。>预计2022净利润1.5-1.6亿,2023年2.7-3.0亿,对应PE20-25倍左右。(国金电车)

    8、瑞德智能:与国内空气源热泵出口第一公司关系密切

    >芬尼科技是国内空气源热泵产品线较齐全的企业之一,产品出口集中在欧洲等国,2017年-2019年,按空气源热泵出口额排名,排名均为第一名,且空气源热泵出口额占国内出口市场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3.80%、25.30%和24.30%,外销市占率第二为美的,市场份额为8.5%。>公司与芬尼科技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为其提供智能控制器,芬尼科技2020年以来向公司的采购金额增长较快,2021年1-6月芬尼科技为公司第五大客户,营收3070万,占公司营收4.89%。

    9、正业科技:芯片缺陷自动监测设备商,可用于chiplet芯片封装检测

    >8月10日盘后互动回复,公司具备chiplet芯片封装检测的能力。公司主要面向锂电、半导体、PCB、平板显示等行业制造厂商提供工业检测智能装备等相关产品和服务。>21年12月23日投资者关系记录表显示,公司与某全球半导体行业知名厂商已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向该客户提供8套搭载了电子光学成像自动识别系统的全自动X光检查机。截止22年8月10日,已全部交货,7台已通过验收。>公司在2021年成立了半导体事业部,在锂电池检测自动化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横向发展,将“X光检测技术”应用于半导体封装测试阶段,针对芯片缺陷的自动检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半导体分立元件在线全自动X-RAY检测设备为半导体行业客户解决检测效率的难题。

    10、金三江:高端二氧化硅材料隐形冠军

    牙膏用二氧化硅国内第一(2.6万吨产能,在建6万吨),国内市占率超过1/3,华创证券预计未来5年金三江牙膏用二氧化硅年销量CAGR有望达到30%左右。>电池、芯片等高端制造业的应用具有潜在可能。例如蓄电池隔板、化工开口剂、CMP研磨剂、涂料消光剂、特种轮胎补强剂等领域,未来或达百万吨级,且吨售价也会远高于其他日常应用。金三江具有较好的先发优势,在蓄电池隔板领域也在持续投入资源,与客户进行了长达8年的认证流程,目前正处于放量增长的前夜。日化领域:行业放量初期,预计2026年左右有望做到 2 万吨以上规模,其中硅橡胶占比 60%,食药妆领域占比 40%。>华创证券22年8月7日深度研报:基于公司业务的高门槛、高增速和潜在市场爆发的可能性,给予公司23年35XPE,目标价2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