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在历史上,非常的有名气,被誉为“华夏第一相”,齐国的强盛管仲功不可没,他一生经历充满传奇,连诸葛亮都是管仲的粉丝。我们通过几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他吧。

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故事 管仲的小故事系列之一(1)

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鲍叔牙家里很富裕,管仲的父亲去世早,母亲多病,家里很贫穷。他们二十几岁的时候,两个好朋友决定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本钱拿的少,鲍叔牙家里富裕,本钱拿的多。他们的生意还不错,年底分钱的时候,鲍叔牙把一大部分的钱都给了管仲,鲍叔牙的仆人很不理解,就询问:“为什么鲍老板您出的本钱多,反而分红时,管仲得到的钱更多呢?”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能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朋友之间就要互相帮助。”

管仲和鲍叔牙还一起打过仗。说起这件事,也是把人笑死了。

出兵的时候,管仲能排在队伍后头他就排在后头,退兵的时候,能跑在前头他就跑在前头。大伙就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又立刻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贪生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他多病的母亲!像他这样孝顺又勇敢的人天下少有!”管仲听到之后说:“哎,生我者父母,了解我的,只有鲍叔牙!”

几年之后,齐国君王的两个兄弟(公子小白,公子纠)被逼到其他国家流浪,公子小白认为鲍叔牙很有学识,就拜鲍叔牙为师,而公子纠拜了管仲为老师。管仲带着公子纠逃到了鲁国,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逃到了莒(jǔ)国。

不久,齐国的国王死掉了,齐国发生了内乱,齐国的大臣派使者到鲁国去接公子纠,请他去做国君。鲁国的国君鲁庄公亲自派兵护送公子纠回齐国,管仲对鲁庄公说:“公子小白在莒国,离齐国近,万一他去抢了君位,就麻烦了,能够给我一队人马先去挡一下?”鲁庄公同意了。就这样,管仲带着几十辆兵车去拦截公子小白了,结果公子小白动作更快,管仲就一气追了三十多里,真给追上了。

管仲看见公子小白坐在车里,就跑过去说“公子去哪儿去呀?”小白说:“回国办丧事去。”管仲说:“有您哥哥在,您就别去了,省的叫人家说闲话”,鲍叔牙虽然是管仲的好朋友,但各自为主,就大声道:“管仲!个人有个人的事,你管得着吗?”,旁边的士兵也开始凶狠的吆喝起来,管仲不敢多说,退下来偷偷的拿出弓箭,对公子小白射了过去。

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故事 管仲的小故事系列之一(2)

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里,眼看活不成了,周围的人都哭了起来,管仲趁乱急忙逃走了,以为公子纠的君位稳了,谁知道公子小白是假死,这一箭恰好射到他的带钩,公子小白怕再来一箭,故意大叫一声,咬破舌头,等管仲走了之后,才加速赶往齐国。

到了齐国后,大臣们说已经派使者去鲁国接公子纠了,怎么能换人呢,鲍叔牙对大臣们说,齐国已经内乱了两回了,必须得立一个厉害得君主,再者,要是立公子纠为君主,鲁国人就得以恩人自居,齐国以后就得听鲁国得了。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就这样公子小白即位,他就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这时,鲁国兵马已经到了齐国地界,齐国发兵抵抗,齐鲁就打了起来,鲁军败退,齐国要鲁国杀了公子纠,交出管仲,鲁国没办法就都同意了。小白当上国王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的本领比我大十倍,如果能让他来辅佐您治理天下,那您得江山一定会更稳固”小白一听:“管仲当初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您为什么还要我重用他呢”鲍叔牙却说:“当年他是公子纠得师傅,自然要冒死帮着公子纠了,现在主公要是肯用他,他肯定会给您立大功的!”齐桓公听了这话,就把管仲封为了相国。

管仲上任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改革,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让齐桓公称霸天下。

鲍叔牙心甘情愿的屈居管仲官位之下,他仍旧为齐国尽心尽力,鲍叔牙的这种精神,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我们有句成语叫“管鲍之交”,这个典故就出在这。后来,大伙在称赞朋友之间有非常不错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扩展资料】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人(今安徽省颍上县)。春秋初期齐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